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卓群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12-13
佛学与西方哲学的最大对话之处在于本体论;康德将时空从本体论中剥离出来而具有了认识论的意义;而天台宗的时空观仍然滞留于本体论的原地徘徊不前,使得与康德认识论意义上的时空观基本上失去了可比性。 相似文献
2.
刘溪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
巴赫金时空体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小说,但对于戏剧文本的分析也同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以契诃夫的《海鸥》(1895)、《凡尼亚舅舅》(1896)、《三姊妹》(1900)和《樱桃园》(1903)四部戏剧为文本依据,将契诃夫戏剧的时空体概括为以外省庄园时空体为背景,以外来人的都市时空体对外省庄园时空体的冲击为内在冲突根源,以相聚、离别时空体为基本构架方式和情绪渲染手段,以沙龙时空体组织大型复调对话挖掘人物心理“潜流”的多重复杂时空体模式,并以此为出发点来看待契诃夫戏剧中的人物、情节、冲突、结构及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3.
高卓群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佛学与西方哲学的最大对话之处在于本体论;康德将时空从本体论中剥离出来而具有了认识论的意义;而天台宗的时空观仍然滞留于本体论的原地徘徊不前,使得与康德认识论意义上的时空观基本上失去了可比性。 相似文献
4.
方国武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2):107-110,115
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巴赫金小说时空体理论的诗学特征。一、概述了巴赫金对小说时空体的历史发展情况的研究,揭示了巴赫金时空观的艺术功能转变。二、从体裁诗学的角度论述了时空体的理论核心及其对复调小说类型的形成意义:时空的有机融合孕育了对话情境,使对话成为可能。而对话特征正是复调小说的核心。三、从文化诗学的视角彰显出复调小说时空体的文化精神。时空渗入人的心灵,是人的存在的理想家园。 相似文献
5.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2):88-96
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有四种时空体类型最具代表性,它们分别是以鲁迅作品为代表的故乡时空体,以沈从文作品为代表的湘西时空体,以赵树理作品为代表的解放区时空体,以莫言作品为代表的高密时空体。时间在时空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鲁迅的现实生活时间与历史时间的对话,到沈从文的循环时间,再到赵树理的民间时间,最后到莫言的绵延时间,时间无一例外都是作品的主导。乡土时间的凝滞导致的焦虑、无助,使他们的小说有一种悲观的宿命色彩,也有一种企图把握时间的挫折感和面对时间的迷茫感。 相似文献
6.
身体的狂欢——巴赫金诗学理论的人学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建军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9(6)
诗学问题一直是一个现代人文学术领域的重要问题,然而巴赫金诗学理论的独特意义在于,他以人学的视野观照诗学,格外突出了"身体"问题在其诗学理论中的重要性,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生存诗学理论.扩而言之,就是以"身体占位"理论为其诗学建构的现实基点,以"身体时空体"与"身体狂欢"理论为其诗学从认识到实践的双向度展开,由此建构了"本体-认识-存在"三位一体的生存诗学理论.把握这一理论,对于今日科技理性主宰下实现人的本真生存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谢龙新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8):172-179
在巴赫金的原初语境中时空体有两个定义,一个是作为文学再现的时空体,另一个是作为认识论范畴的时空体。“巴赫金之后”的时空体研究全面发挥了时空体的认识论功能,在哲学、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叙事学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时空体”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这些领域共同关切点。由这样一个共同的关切,时空体理论因此可成为叙事认同的重要资源。个体认同、民族/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将是时空体理论重要的可拓展领域。 相似文献
8.
王赠怡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1(4):43-48
文艺复兴时期时空已经普遍作为一种认识的基础体现在艺术创作中,经典的案例就是透视法,它的作用不是为了呈现对象的客观真实性,而是为了建构符合视觉感受的主观真实性。联系康德对象符合知识的论断看,知识的产生要以感性直观为前提和手段,而感性直观的纯形式又表现为时间和空间,并存在于心灵中;康德对象符合知识的论断实际上是要求对象符合人的心灵感觉,康德这种哥白尼式的认识,显然是其将时空心灵化后必然要作出的论断。而文艺复兴的时空意识要求对象符合人的视觉感受,人们认识的对象就是一个感官经验的世界,是一个符合透视法知识的世界,一个被心灵化了的世界。这正是文艺复兴的时空意识对于康德时空观所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时空是哲学和科学的基础范畴,也是两者的重要交叉点。在时空研究方面康德最具个性,最具挑战性,给我们提出了一系列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时空观念的特殊性就是其中的一个。根据康德哲学我们可以归纳出时间、空间两个观念的下列几个特点:一、时空是观念存在,不是实体,也不是实体的属性。二、时空两个观念的产生区别于声色等观念的产生,没有人体感觉器官的被刺激性感受。三、时空两个观念虽没有感觉器官的被刺激性感受,但在科学和哲学中普遍存在,而且格式化为像算术、几何学这样精确、完备的逻辑体系。四、时空两个观念不仅有多样整合性特点,还有无限可容性功能。五、时空观念区别于善恶、上帝等观念,没有直接的人文意义和合目的性价值。时间、空间观念作为人的精神世界的经纬线,具有切块(空间),切段(时间)和坐标所有其它思维内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周红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26(2):37-40
巴赫金的诗学研究广泛涉及社会学诗学、历史诗学和文化诗学各个领域,各领域之间又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其研究成果在20世纪诗学发展中占重要地位,对当今文论建设也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朱烨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3):115-118
纳博科夫处女作《玛丽》打破了时间的线性流动,情节由多个空间场景和虚实时空间的不断对话构成,展现了人物在时空对话中对自我的探索。《玛丽》中时空成为其设置情节、展示结构、表达人物内心思想的重要手段。体现了纳博科夫洞察时空的能力,初露其时空对话的叙事风格和文学创作理念,为其后期小说时空对话的创作方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苏联当代剧作家万比洛夫在代表作《打野鸭》中试图建构一个以时间和空间呈线性维度与循环维度交织的节奏化时空体。该时空体以主人公的当下行为和回忆之间的互动铺开而形成有机整体,同时被剧中的葬礼、乔迁之喜、打野鸭等仪式的展演而消解;在建构与消解过程中,剧作家揭示了作为时空体核心意象的剧中人物充满彷徨矛盾的特征,并对这一负载俄国传统文学“多余人”形象的知识分子提出“行动”的殷切希望。 相似文献
13.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20-26
把两部时空诗学理论著作(《巴赫金全集》第三卷与《现代主义小说中的空间形式》)进行对读,能够还原、理清时空诗学的"前世今生"。巴赫金侧重于现实主义的小说,是较早期的作品;弗兰克等人侧重于现代主义的小说,是较近期的作品。巴赫金所阐述的是从古典到现代转变的时空诗学;弗兰克等人阐述的则是从现代到后现代转变的时空诗学。并且,他们的时空诗学理论能够严丝合缝地连接起来,演绎成一个时空诗学流变史。当然,时空问题并不是不言自明的,它很复杂,不能够作简单化处理。巴赫金和弗兰克的时空诗学也有一些交叉之处。只不过,在不同的时代,时空关系会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按照时间的阙如(或称循环时间)、历史时间的产生和时间的破碎化可以把整个时空嬗变历程分成古代时空、现代时空和后现代时空等三个连续的时空阶段,以便于我们理清巴赫金与弗兰克的时空诗学对当下小说研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杨东篱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9-32
后现代主义是 2 0世纪中叶以后出现的世界性文化思潮 ,其中最主要的三种思潮 :晚期现代论或转型前卫派、无政府主义的后现代理论、哲学中的后现代本质主义在后现代主义诗学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构成了后现代主义诗学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由对这三个基本构成中体现的后现代主义特性的分析可以发现 ,后现代主义诗学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超越它的后现代过渡特性 ,进行新深度理论模式的构造。在这一点上 ,作为旧深度模式的集成者与现代主义美学的开山者的康德从四个方面 :艺术审美中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协调关系 ;艺术语言鉴赏式的交流过程 ;个性与普遍性、艺术与文化的关系 ;以及艺术中人学逻辑与自然逻辑之间的关系都作出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莫色木加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2(2):89-94
: 《太阳石》既作为一种时间性的存在,又作为一种空间性的存在。通过分析帕斯抒情诗中对时空艺术的处理技巧来进一
步探讨帕斯的时空诗学。在时间方面,他认为时间的运动是无限循环的,而且诗人的时间是具有双重的意义:一种是可看得见
的和普通的意义,另一种是不寻常的深奥的意义。在空间问题上,他认为人类和宇宙之间是可以互相感应的。为了突破时空
的限制,诗人在诗歌中对时空关系的处理采取了时间的空间化与空间的时间化的策略,即诗中的时空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相
互表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程正民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巴赫金认为体裁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诗学研究应当把体裁作为出发点,强调体裁是诗学和文学史的交汇点,体裁的发展问题是文学史的根本问题。他指出体裁是有含义的形式,体裁有其社会性,艺术家必须学会用体裁的眼光看现实。他认为体裁是历史的记忆,体裁的发展有规律可寻,传统与创新、稳定与变异、集体创造和个人创造的辩证统一,是体裁发展的活力所在。这些看法非常独特,也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很强的理论冲击力。巴赫金关于体裁诗学的研究内容很丰富,既有一般的体裁理论研究,也有具体的小说体裁和复调体裁的研究。在巴赫金看来,体裁的历史发展和文学的历史发展,有其客观的和内在的发展规律。他从日常生活语言现象出发,认为日常生活中就广泛存在着言语体裁,而文学体裁是一种特殊的、典型的、更为复杂的言语体裁。 相似文献
17.
林艺鸣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20-124
新疆民间文化明显体现着巴赫金诗学的狂欢化精神,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理论可以为新疆民间文化品位找到提升的理论根据,同时也可为巴赫金狂欢化诗学找到理论旅行的路径与载体。主要表现在巴赫金诗学与新疆文化的民间性呼应、笑文学与新疆民间文化的狂欢性交合、狂欢化精神与异域风情的颠覆性契合、开放的文学观念与生生不息的新疆民间文化凸显创造性活力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19.
张丽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71-77+154
巴赫金的表述诗学以巴赫金思想的发展脉络为基础,经历了提出、发展、实践、完善、拓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表述与符号、话语、言语行为等要素之间的关系,显示了表述与巴赫金各个理论之间的联系。表述的内部所要建构的是由完整表述构成的表述整体。表述的外部作为一种独特的存在,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它在完整表述基础上形成,通过读者、听者、第三参与者的解读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