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2010-2019年28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以广东省“双百计划”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合成控制法实证检验乡镇(街道)社工站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显示,乡镇(街道)社工站对广东省乡村振兴发展指数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表明社工站建设能够有效地助力乡村振兴,且这一结论具有稳健性,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实践路径。然而,广东省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追求社会工作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应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践探索,加快完善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的相关配套政策和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2.
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是当前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关键任务,各地政策文本为推进社工站建设提供依据、指明方向。文章以省级社工站的综合性政策为样本,采用相似度对比和对应分析法揭示社工站建设政策的扩散过程与内容。研究发现:省级社工站建设政策形成了以湖南政策为主干的水平方向扩散流,扩散受“任务指向”和“模仿学习”两种机制推动,并呈现出非渐近和非邻近的扩散模式,最终分化出两条路径。湖南引领的“先有后好”建设路径因具有普适性得到多数省份借鉴,而以广东为代表的“专业为本”建设路径因采纳门槛高呈现低强度的扩散。研究建议:民政部要继续把握社工站建设政策总体方向,提炼地方政策经验,鼓励和支持政策学习与制度创新;地方政府要针对政策执行中存在制度缺位完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3.
社会工作在中国大陆的恢复和发展已有近二十年,随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日益重视,人们似乎已经看到了社会工作发展的"春天"。然而,一个至今仍没有改变的事实——社工人才大量流失严重影响了社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工作发展的最大障碍仍然是体制因素,社会工作"教育先行"策略应该有所调整,社会工作发展应是一个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4.
建设运营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是解决基层社会服务能力不足的重要路径,标准化建设是提高社工站服务专业化水平、推动服务质量改进的有效举措。本研究以广州市B街道社工站的标准化建设实践为案例,梳理了社工站标准化建设的策略,并基于站点工作者在标准化实践中的体验和评价剖析了标准化建设遇到的困境。研究发现,社工站标准化建设增强了其对社区居民的吸引力,提升了站点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工作能力和专业信心。但是,标准化实践中存在着标准化与专业自由裁量权的实践困境,站点工作者关于标准化的认识及实务能力的差异影响了标准化建设的成效;站点工作者在整个标准化实践中的主动性不强、参与度不足,在标准化实践中较为被动。基于此,本文提出要在标准化的刚性与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灵活性之间找到平衡;强化对站点工作者的培训、提高其处理复杂情境的能力;将标准化建设视为推动社会治理水平提升的重要过程,注重吸纳多元主体的参与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探讨了制约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师资、招生、实习与督导等问题,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希望对社会工作教育问题的解决和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理论是近年来学术界讨论比较多的两个理论。从时间先后来看,新公共管理在前,而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在批判新公共管理尤其是企业家政府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也正因为如此,新公共服务理论通常被认为是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替代理论。该文通过对新公共服务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辨析,尝试从将二者整合这一新的角度来看待这两种理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住房市场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基于新公共管理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公共管理理论进入中国后,其市场化的理念对中国住房市场的改革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新公共管理的视角,对住房市场中的地方政府行为进行分析,发现中国住房市场的症结在于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和迷信住房市场,因此选择性地执行政策法规,并由于缺乏制度约束而导致寻租严重、玩忽职守.地方政府应该重新定位自己的职责,从制度上减少逐利性行为,加大对住房市场的监管力度,并尽可能培育多种住房开发主体. 相似文献
8.
挑战、批判与反思:解读当代西方的新公共参与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末期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发达国家亦或发展中国家,公共参与的需求都不断膨胀.本文认为其动因在于:教育、信息技术、民主行政的需要,产生了所谓新公共参与.之后文章分析了新公共参与产生的社会背景;新公共参与与传统的参与理论之差异与共性;为什么公民与政府官员都不喜欢公共参与.此外,文章还指出新公共参与主要倡导与强调的是公共参与不仅分享政府的权力,更重要的是分担政府的责任;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剖析了对于新公共参与理论的批判与反思. 相似文献
9.
建设运营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是加快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向现代化转型的一个关键性事件。但是作为一项新生事物,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在基层社会治理格局中的组织定性和运行绩效如何,政学两届尚未对此清晰回应。本文以组织社会学为分析视角,运用个案研究分析法,在对H市社会工作服务站的田野调查中发现,运营模式无序、专业辨识度不高、组织性质不清是其当下面临的主要结构性张力。基于这些问题,文章尝试从社会工作服务站对科层设置、专业服务和社会建设的路径依赖分别予以剖析,并指出其实质是经济社会深度转型期基层社会组织在功能高度复合后,所引致的条块关系、政专关系和政社关系紊乱。沿循这一研究思路,本文认为可以从组织、专业和制度三个不同维度进行功能性赋权,以消弭政社专三者间的内在紧张关系,从而助力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0.
日前,2011中国·重庆“社会工作与社区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在重庆隆重举行。这次会议由重庆工商大学和美国韦德恩大学联合主办,由重庆工商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市发展信息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美国韦德恩大学人类服务学院承办。来自国内外近百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新公共管理强调以顾客为导向,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私营部门的管理思想,主张以市场机制改进政府效率,提高公共服务品质。它的提出是基于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和现实的反思与质疑,核心内容是改革政府管理的方式与职能,提高政府管理的绩效。本文从制度、治理主体和文化三个视角解析了中国城市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来解决中国传统城市治理存在的弊端从而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社会变迁与社会转型整体上迅速推进了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而随之出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给我国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困境与挑战,社会工作也由此迎来了发展机遇。本文立足当前社会转型与变迁的现实,分析民办社工服务组织的现状,探索了社会管理视阈下,我国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路径,以期为实现社会管理创新战略目标,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覃娜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10):57-59
数智赋能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是目前高校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技能的有效途径。新文科对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针对目前高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该文从教学体系标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管理机制三个方面对数智赋能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推动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4.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关系问题在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基于当代美国政府改革实践的视角,二者在产生的背景、主体、对象、主要理念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且时代背景的区别是二者存在土壤方面的区别,主体方面的区别是二者管理力量来源方面的区别,对象方面的区别是二者管理内容方面的区别,而理念方面的区别是二者最主要、最本质的区别。当代美国的公共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公共行政的价值理念,借鉴其政府改革实践中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区别,我国政府应该:适应转型期的要求,改变政府管理方式;适应我国阶层分化的形势,扩大参与政府管理主体的范围;适应公共事务复杂化的特点,对其实行分类管理;适应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建设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 相似文献
15.
公共危机管理中如何主动做好新闻发布,依法进行信息公开,既是危机管理工作高效有序的内在要求,又是树立地方形象、赢得社会积极评价的传播要求。新闻发布中,如何克服信息授权、信息整合、信息闭合、信息解读、信息校正和信息综合等相互间的矛盾,科学建构政府、媒体、公众之间的信息关系,不仅是促进数字舆情生态良性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且是公共危机管理系统运行本身不可或缺的内在要求,对于增强政府与媒体公信力具有直接影响,也成为政府进行有效社会动员的重要保障。从政府、媒体、公众在社会应急状态下的信息供需关系出发,把握好各类主体的有效发声与传播声量是三者关系建构的主轴。政府必须建立新闻发布与舆情处置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在发布议题设置和双向沟通交流中既坦诚相待,又主动有为,以合理地对关注加以引导、消解、分散和转移,促进形成有利于危机高效处置、社会团结和谐及政府能力提升的舆论格局。 相似文献
16.
古代中国的宋明理学三种形态和现代西方的欧陆“理学”各个流派代表了不同形式的体系哲学。前者围绕理、心、气三个本体概念,后者围绕神、心、物三个本体范畴进行体系建构,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呈现出了理学、心(理)学和物(理)学之间的静态的逻辑秩序。贺麟先生通过“以中释西,以西释中”的方法展开的中西哲学研究,他在此基础上建构的可以溯源至宋明理学、尤其是陆王心学的新心学,为在两类体系哲学之间进行比较研究提供了诸多有益的资源和启示。我们进而可以勾勒出理学、心(理)学和物(理)学在欧陆现当代哲学中的逻辑演进,籍此理解体系哲学在西方是如何逐步走向解体的。 相似文献
17.
刘芷含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11):139-142
起源于医学教育、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领域的PBL问题式学习模式对于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高度启发性。该文采用“三阶段”培养策略,构建了PBL模式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多维融合体系,即通过通识课阶段,夯实公共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想基础;通过专业课阶段,从自主探索创新、科教结合创新和产教融合创新三个方面,全方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理念和技能;通过实习阶段,形成公共管理专业大学生科研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综合培养平台,实现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专业嵌入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工作机构作为一种新的社会要素逐渐被政府所认可,开始介入基层社区服务。在政府权力不断渗透的过程中,社会工作机构日益变得官僚化和行政化,逐渐走向以管理为中心的运营模式。在以管理为中心的社会工作机构中,一线社会工作者及其专业服务活动成为被管理的对象,服务对象在此过程中也被客体化,从而造成以服务为中心的专业在机构中日渐式微。在以管理为中心和以服务为中心两大运营模式的博弈中,一线社会工作者处于政府、机构与社会的强权力夹缝中,专业的归属感和尊严较低。本文从组织环境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造成社会工作机构当前处境和运营模式的各种环境因素,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探讨从政府、服务对象、机构自身以及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等四方面进行改变,最终重塑以服务为本的社会工作机构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19.
民政社会工作者身处民政系统中,兼具社会工作与行政的双重属性,是我国社会工作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中国社会工作动态调查(CSWLS2019)中民政社会工作者数据模块为依据,基于个体"主位"视角,从个体维度、专业维度与组织环境维度对民政社会工作者的行业特征进行系统描述与分析.研究发现,民政社会工作者处于基层民政领域,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