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在国势危亡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了中国近代以来的体育思想,在其基础上形成了"五育并重、注重体育"、"抵御外辱、复兴民族"、"体育走进社会"的"体育救国"理念.在任东北大学校长期间,他将其体育理念付诸实施,为东北大学制定了完备的体育发展规划,完善了学校体育设施,引进体育人才,组建各种运动队并组织参与众多的体育活动.发掘、培养、资助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是其体育理念与实践的重要结晶和标志.张学良的体育理念与实践为我国体育发展史和东北大学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经济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与系统综合的探讨,可以深化中国近代体育史研究,并为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化提供历史参照,最终形成中国近代体育经济史这一体育史学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历史上科学技术教育起步较晚。京师同文馆在当时尽管是被动开放,但它率先将近代科技知识纳入教学内容,开创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教育的先河,对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教育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历史启蒙意义不容否定。  相似文献   

4.
康有为的体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康有为提倡尚武精神,富国强兵军事体育思想和学校体育思想以及女子体育思想等方面进行梳理。康有为的体育思想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与体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百年东大的校史反映了中国高校发展的曲折和艰辛 ,可谓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东大各时期的办学理念及东大体育的发展可通过其对中国高等学校体育作出的贡献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6.
建校于1895年10月的北洋大学是我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所大学,从这里走出了我国第一批自主培养的高级知识人才。北洋大学的所在地天津是我国近代体育的重镇,许多近代体育项目和体育理念在此登陆。然而作为近代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部分,有关这座中国最早大学的体育教育却鲜见于册,不啻为教育研究和体育史上的一块空白。文章试图从历史角度进行些许探究,以再现北洋大学与近代体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丁宝桢创办四川机器局坚持不用外国人,依靠本国的技术力量,鼓励和支持技术创新,成绩卓著,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四川机器局是富有近代文明气派的新事物,它的建立在四川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有别于自然经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标志着四川近代工业的开端.四川机器局以其自身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有力地推动了四川近代工业的发展.四川机器局陆续将生产的大量军用物资用于国防建设,在加强我国西南边疆国防建设和抵御外辱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丁宝桢以执著追求中国近代化的爱国精神投身于办近代工业企业,他为促进四川近代工业的出现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开创四川近代工业的有功之臣,一位中国近代化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践探索总结出八种现代体育教学模式,并对每一种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明确指导思想,教学过程的结构特征,进行案例分析。以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鲁迅的体育思想是其“立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鲁迅呼唤、弘扬个体生命的意志和力量,改造“安弱守雌笃于旧习”的国民根性;主张用近代科学态度继承古今中外合理因素,发展近代体育活动;力倡培养儿童将来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鲁迅的体育思想秉承了西方对人性的呼唤,对人的尊严的珍视,以及突显人的强大力量,彰显生命激昂、永不妥协的精髓。鲁迅的体育思想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与体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深深地影响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教育历史,对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通过研究毛泽东学校体育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利用原始资料,分析其成因,了解其思路,对于继承和发扬毛泽东的教育思想,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思考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及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迫切需要有一个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理论需要的正确的思想来指导自己的改革和实践 ,在这种形势与背景下 ,对学校体育教育思想进行专门的系统的研究 ,对指导现阶段的学校体育改革与实践及其理论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探讨近现代学校体育思想发展演变的主要脉络 ,探讨学校体育思想发展演变过程中的某些内部规律和特点 ,对学校体育思想的专门研究稍作系统化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穆藕初作为我国近代引入西方科学管理法的第一人,在漫长的实业管理过程中一直致力于实践和推广科学管理法。从穆藕初管理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入手,运用大量史料详尽地介绍了穆藕初管理思想的发展线索,从历史的角度向读者展现了穆藕初一生都在积极介绍西方科学管理思想,并将其与中国的具体企业实践相结合。他既不拘泥于已有的现成理论,也不囿于中国多年的固有成见,勇于学习,大胆实践,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为中国近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通过对他一生管理思想发展变化的梳理,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近代西方科学管理思想的引入和传播过程,把握中国近代管理思想发展的线索。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救国是中国近代体育思想史的主题;从严复、康有为到孙中山、黄兴,从陈独秀、鲁迅到徐一冰、张伯苓,无论是政治家、革命军、思想家,还是教育家、体育思想家,都明确地认识到这一点并大力予以宣扬、鼓动。体育救国思想在长达百年的中国近代体育思想史的发展过程中,因历史时期不同,思想主体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特点。体育救国之所以成为中国近代体育思想史的主题,有其内在与外在的双重原因。  相似文献   

14.
人才的培养与储备是我们走向世界强国的重要条件,而体育人才有着它历史条件下的特殊性,重视和解决体育人才的可持续性和多元性,将给高校体育教育带来新的思维与探索。加强现代体育人才培养的研究,关系到我国体育战略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家繁荣、民族富强的大事。现针对高校在现代体育人才培养中的优势与作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古代体育的发展虽还未成为独立的文化形态之一,但日渐显露出对人类自身及人类历史的影响;近代体育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较为独立的文化体系,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较古代更为明显;现代体育已基本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独立的文化体系,已构成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方面。世界历史愈往前发展,体育在其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就愈明显。  相似文献   

16.
试论费孝通的社会学本土化思想架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学的本土化研究关键在于本土化研究方法的确立,费孝通在探索社会学本土化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从寻求社会学传统与现代的统一、追求社会学研究应用策略和价值关怀的协调、探求社会学研究从文化反思到人的自觉三个角度分析和归纳了其社会学本土化思想架构,费先生的这个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代以来 ,中国社会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 ,陷入了空前的民族危机之中。为挽救民族危亡 ,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 ,中华民族的先驱者们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努力和探索。这种努力和探索的最终结果就是使我们民族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一百多年的历史表明 ,社会主义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是当时的时代条件和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唯一选择 ,因而 ,它也是中华民族实现独立富强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8.
论“墨学复兴”在近代科技文化传播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西方文化科技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贯穿了近代“墨学复兴”的三个主要阶段,①“墨学复兴”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作为一个重要的中介,推动了近代西方科技文化在中国广泛地传播与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中国体育教育专业从单一的培养目标和粗放的课程设置结构到逐渐适应世界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潮流,初步形成自身特色,迅捷地完成了一个时期的任务,为新中国体育教育专业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历史阶段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社会需求的变化制约着培养目标的内涵与外延,同时也制约着课程体系内部结构内容及其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张伯苓首创了近代中国的体育教育。他创立了南开系列学校,将体育理念贯彻于学校教育并传播给社会。张伯苓的体育理论与实践,对当今学校体育教育和群众体育的开展仍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