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凌芳 《理论界》2013,(11):30-32
松江粮食家庭农场因其健全的制度安排与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在实践中得以成功推行.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其经营主体与适度规模的确定“嵌入”于特定的制度环境与社会关系中,达到了政府、土地流出方、家庭农场户等主体满意的效果,在社区和谐的基础上推动农民增收,确保粮食安全.但该模式的推广性也受特定制度环境与社区关系的制约.  相似文献   

2.
陶娟 《阴山学刊》2004,17(5):115-118
城市房屋所有权与国有土地使用权均应受到法律保护。但由于我国房地产权属登记制度的不完善及土地登记办法的不健全,造成房地产流转不规范,从而使房产、地产有了不同主体,最终形成权利冲突。在现行法律框架内解决这一问题,一要对房地产统一管理,二要实行土地分割证制度。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妇女土地权利的制度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制度安排上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妇女土地权利状况。研究方法:定性分析法、产权分析法。研究结果:在对影响农村妇女土地权利的土地制度、民间法规等相关制度安排考察和解构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农村妇女土地权利的现状和特征。研究结论:需要增强法律的性别敏感性;清晰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开展夫妻共有产权登记;协调法律和民间法之间的不一致;建立和健全农村妇女土地权利司法救济制度;加强对村民自治的权力监督。从而消除制度上的漏洞和潜在的制度供给不平等,为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权利提供一个公平、有效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4.
粮食安全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国家战略性问题。在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农村土地撂荒和农业劳动力不足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家庭农场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不但能够解决土地撂荒和农业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还有利于提高粮食生产经营的集约化程度,从而保障粮食安全。然而通过对河南省舞钢市21个家庭农场进行调查之后发现,家庭农场呈现出显著的"非粮化"倾向,原因主要在于粮食经营投入高、收益低。因此本文在对该地家庭农场"弃粮从经"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引导家庭农场转向经营粮食作物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黑龙江垦区与农村制度上的不同 ,分析了黑龙江垦区不同与农村的土地所有权制度创新上的特点与难点。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黑龙江垦区在土地所有权上的可能创新方向  相似文献   

6.
制约我国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的法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男女平等的制度安排和设计在土地权益保护的实践中并没有得到有效实施,究其原因,除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的诸多制约外,法律制度规定本身的不完备是影响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完全、充分实现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研析妇女权益保障法、村民组织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涉及农村妇女土地权属的法律后,本文发现现有的法律制度缺乏社会性别视角;立法缺乏前瞻性;法律规定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法律缺乏可操作性,不能提供有效的救济手段维护妇女土地权益;法律制度的不稳定、不统一和缺乏连续性等问题影响了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7.
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之一,最早见于1995年3月由国务院批转农业部的《关于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意见》中。虽然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在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后,已经成为一种相对完善的流转方式,但是由于相关法律制度、配套设施的不健全,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笔者拟从解析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的法律概念入手,在对立法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受国家法律和土地产权制度制约,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集体决策机制、土地价格机制、收益分配机制、供后监管机制不健全,抵押融资、农村规划、土地征收、土地整治配套改革滞后。成都市在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需借鉴成都市经验,从优化制度环境、健全内部机制、完善配套改革三方面构建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缺陷及其转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存在很多缺陷:“过急”的变迁路径、计划经济的产物、产权模糊、农民经营行为的外在性、政府与民争利的载体等。在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要对农村土地制度认真审视、重新思考和进行制度建设,探索“国有和个人土地共同所有制”的产权模式,让农民和国家各自拥有一半的土地产权,从要素角度来保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使“有恒产者有恒心”。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曾长期存在着土地国有与私有并存的状态,虽然土地所有权国有的制度始终未被彻底打破,但以土地为核心的物权法律关系仍在一定条件下得到了实现与发展.土地所有权向私有方向发展虽起起伏伏,但从未间断,并最终形成了更加明晰的土地私有权制度,构筑起了具有中国封建社会特色的以土地为核心的物权保护体系.在土地所有权国有与私有的长期斗争中,法律最终从注重土地所有权的确认转向了更加注重对土地使用收益权利的保护,并最终孕育和完善了封建社会的物权制度.  相似文献   

11.
家庭农场的本质是扩大的农户家庭经营模式,它既具有传统农户家庭经营的所有优势,又克服了农户家庭经营存在的弊端;既可以激发农民对新技术、新知识的需求与推广,又有利于农村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实现规模经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为家庭农场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但家庭农场的发展在土地、人才、资金等方面面临诸多困境,必须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构建土地保障新机制;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创新人才支撑体系;完善各项扶持政策,创新金融支撑体系,以促进我国家庭农场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目前的实践来看,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方式因其技术、制度及组织路径的便利性正成为我国土地集体所有制下推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一个探索热点,因而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通过探讨土地集体所有制下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方式的特点,分析土地集体所有制下家庭农场生产经营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发展家庭农场生产经营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完善我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是我国城市用地制度的再一次创新 ,是进一步深化我国城市用地制度改革的一种客观要求。因此 ,建立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具有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必然性。然而 ,在城市土地储备制度运作的实践中还存在若干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建立和完善我国城市土地制度 ,关键是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土地储备运行机制 ,建立城市土地基金 ,健全和完善土地市场以及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法律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土地问题一直是中国的热点问题,如何从法律上构建土地利益的公平分享制度,又是个难点问题。实现“公平分享”必然伴随一个制度创新,制度变迁的过程。土地利益的公平分享法律制度应以机会公平为切入点,从明确权利、限制权力、宏观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等三层面进行构建。这一法律制度的实现是可以用经济性标准和社会性标准去评判其优劣的。  相似文献   

15.
《江西社会科学》2016,(11):162-168
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有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经济差距;有助于缓解城市供地压力,提高土地使用的经济效率;有助于健全土地要素市场,实现土地所有权主体地位的平等;有助于强化农民权益保障,推进农民市民化。当前,我国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构建主要面临四大现实困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法律性质定位不清;流转规划法律制度不健全;流转中政府职责(权力)定位不明;流转收益分配法律制度欠科学。须从四方面来加强相应制度创新,助推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6.
傅晨 《学术研究》2006,(1):47-52
本文综合考察了研究俄罗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俄罗斯农地制度私有化改革包括土地私有化和建立私人农场。土地私有化的主要手段是股份化,目的是建立私人农场。本文认为,俄罗斯农地私有化的进展和绩效不佳,不应夸大土地私有化改革的作用,这对我国农地制度改革所有启示。  相似文献   

17.
农地市场与地权配置:国际经验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农地市场与地权配置的逻辑关系和隐含的前提,指出在不同的前提条件下农地市场对地权配置具有不同的影响。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会使得农户为渡过生存难关而出售土地,从而导致土地所有权的集中和社会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当农村中信贷市场、保险市场不完善以及存在不恰当的政策时,家庭农场并不比雇工农场更有效率,土地使用权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也会发生集中,家庭农场被雇工农场所替代。  相似文献   

18.
《江西社会科学》2015,(1):205-210
在家庭农场快速涌现的背景下,进一步阐明中央鼓励其发展的战略意图,并对其发展实践中存在的实际偏差进行分析和矫正,这对于中国式家庭农场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切实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问题是发展家庭农场的核心战略意图,其构成要件具体体现在对农场主、劳动力、经营种类、经营规模、机械化水平、收入来源等方面的要求上。根据对中部地区某县的实地调查,发现家庭农场存在经营者职业素质偏低、劳动力来源结构失衡、"弃粮从经"倾向严重、经营规模差异明显、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镇居民等实际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地方政府认识不到位、法律界定不明确、生产要素市场不成熟、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如果政府能采取科学界定注册认证标准、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切实完善土地流转机制、着力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切实完善政府支持政策等举措予以矫正,将会使家庭农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论土地权利发展的三大轨迹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权利制度是土地法律制度的核心内容.科学健全的土地权利制度应当从国情出发,遵循土地权利发展的一般规律,满足土地利用的现实需要.从人类土地权利形态的发展历史脉络来看,土地权利的发展呈现出三大轨迹,即土地权利由绝对走向相对,由平面走向立体,由静态走向动态.我国现行土地权利制度主要反映土地利用的平面权利和静态权利,未能充分体现土地利用的立体权利和动态权利.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土地权利制度建设的重心应当是立体土地权利和动态土地权利的制度建设,即在空间权制度和土地发展权制度两个方面做出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20.
基于政治学视角的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安全作为一种基础性准公共产品,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从政治高度认识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坚持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践需要,更是确保国家安全的内在要求.本文基于政治学视角,构建组合型政策:以健全政策支撑体系为核心,构建粮食安全综合保障机制;以完善制度建设为重点,构建粮食安全实现机制;以完善法律体系为前提,构建粮食安全法定化机制;以利益协调为基础,构建粮食产销区间风险防范机制;以全球一体化为契机,构建国家粮食安全补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