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是当前世界各国社会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在近十年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国内学术界对其未来改革走向却存在较大争议。通过对世界各国医疗保障模式当前所面临问题的梳理与归纳,结合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演变与现状,可以得出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方向与顶层设计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英国的免费医疗模式和美国的商业医疗保险模式均不适合我国国情,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方向必然是以社会医疗保险为主体、商业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为补充的医疗保障制度,社会医疗保险一体化建设应遵循不过于依赖政府财政投入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作为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基本医疗保障应该充分体现公平与公正,全面覆盖城乡居民,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政府在社会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提供中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不断实现基本医疗保障资源效益最大化.近年来,成都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强化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构建中的政府作用,着力消除城乡二元分割、待遇差异、管理多头等基本医疗保障发展障碍,对制度碎片进行了有效整合,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全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障城乡一体化发展.从成都的实践探索来看,政府作为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应把创新作为构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动力;二是政府应把公平性原则贯穿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全过程;三是政府应正确界定自身的行为边界.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全民医疗保障制度框架特征与政策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标志中国进入"全民医疗保险与全民医疗保障时代".全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是"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全民医疗保障制度框架,妥善处理全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若干重大关系,统筹协调城乡社会发展与全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关系,准确把握全民医保制度的政策要点,借鉴世界各国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的国际经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医疗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框架,构建和谐社会,缔造幸福美好新生活,改善全体公民的生活质量,这是中国公共政策、社会政策、卫生政策议程和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核心议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城乡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统筹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琦 《兰州学刊》2009,(12):120-123
随着“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建立覆盖全国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目标的确立和“全民医保”制度的推进,中国特色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在制度层面上实现了“全民医保”。关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医疗救助制度的城乡统筹发展研究逐渐升温,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和实施的有效性依然是政策研究的关注热点。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全民医保目标的建立及其实现途径;医疗保障的城乡统筹和一体化的理论研究现状;各地城乡医疗保障统筹发展的实践研究;比较和借鉴国外全民医疗保障制度的经验教训方面。国外关于中国医疗保障体系城乡统筹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对中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研究以及对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的国际经验研究。最后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相关评述。  相似文献   

5.
施锦明 《东南学术》2012,(4):177-186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经过十多年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与发展,我国已初步建立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共同组成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但现行医疗保险制度仍存在诸如医疗保险立法滞后、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本文从构建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角度出发,分析国内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根据当前国情,提出更新观念、加快立法、创新机制和体制来建立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曹克奇 《晋阳学刊》2012,(6):44-47,5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我国政府主导以农民为参保主体的初级社会保险制度,然而随着户籍改革的推进,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的身份区别逐渐消失,户籍权益走向均等化。因此,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中,新农合作为缴费标准和补偿水平最低医疗保障制度,应转型为为非正规就业人群提供的兜底性医疗保障制度,将保障对象界定为城乡低收入居民,以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实现全民医保之远景。  相似文献   

7.
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是全球性课题。自德国于1883年首创劳工医疗保险后,各国相继效仿,极力推进社会医疗保险,将集中于少数人的经济损失通过医疗保险功能分散于社会。当今世界上,从高福利型的斯堪的那维亚模式到美国的市场化商业保险模式,从东欧原社会主义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无不在探索改革各自的医疗保障体系。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曾是我们的骄傲,公费、劳保和农村合作医疗覆盖了全国gO%以上的人口。这个制度对于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发挥过重要作用,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也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但是,随着改…  相似文献   

8.
在农民工医疗保障领域,政府责任观强调政府在医疗保障中享有的权力与责任、义务的匹配性。目前我国虽然已实现"全民医保",但在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中,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实施缺少积极性、针对农民工的医保制度缺乏有效衔接、政府财政协调和监督职能缺位,农民工在医疗保障上处于"全民医保"的缝隙之中。农民工医疗保障中的政府责任的重构,需要政府在加快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城乡统筹、设立流动人口医保统筹基金调剂机构、促进医保制度间的协商与整合等方面作出制度改进。  相似文献   

9.
"一个制度、多种标准"与全民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核心是医疗体制改革,医疗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基本医疗保险.福利制度创新、社会公正目标、卫生改革、构建和谐社会和提高生活质量"不约而同"聚焦如何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建立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以改善国民的健康状况.在描述当前四分五裂的医疗保障状况,分析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存在诸多结构性弊端的基础上,本文首次提出"一个制度、多种标准"的改革思路,探讨"一个制度、多种标准"模式的优点,指明以"一个制度、多种标准"为医保改革的突破口,建立全民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10.
对完善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志良 《东岳论丛》2007,28(2):192-194
医疗保障制度是国家一项维护国民健康、促进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稳定器。本文以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实践为主线,对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发展及变革进行历史的、客观的、理性的、系统的思考,提出改革与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1984年国家在全民所有制企业范围内进行了以退休费用社会统筹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自此拉开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帷幕。十几年来,通过不断地探讨、实践,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已初具雏形,尤其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始终立足于国有企业,力图使国有企业改革从整体上顺...  相似文献   

12.
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衔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目标的现实需要。我国城乡医疗保障制度衔接面临着理论研究之政治偏好、公共产品供给的非均衡、制度设计的缺陷性及管理的各方割据性等诸多障碍。克服其障碍,应在研究的导向性、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制度的科学设计及城乡居民医疗保障管理的法制化等方面寻找突破,着力推进城乡医疗保障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3.
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核心难题之一,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成为社会各界关注和争论的焦点.目前,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存在个人账户功能失效、公共卫生机构资金匮乏、医疗供方缺乏约束机制、个人资金支出比例过大等制度缺陷.因此,完善我国医疗保障制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坚持医疗保障的公益性;适当引入市场机制;医疗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调动各个利益主体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覆盖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体系。最低生活保障、全民医疗保障、养老保障是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难题,建立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是我国应当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医疗保障制度的变迁和制度安排是在一定的历史情境和制度环境中发生的,有其内在的逻辑.医疗服务市场中的权力分配格局决定了我国医疗保障模式的选择应遵循公共财政+科层制度+市场机制的逻辑.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以及现行医疗保障制度中存在的公平性、可及性和费用问题与制度的逻辑定位和逻辑悖论有关.医疗保障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政府的主导和适当干预.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全民"的目标,就必须实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统筹的一体化制度。本文从我国的国情和山东省的社会经济特点出发,分析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统筹建设的主要问题、体制影响和可行性目标;在对山东省社会经济状况及居民医疗费用分析测算的基础上,认为其实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统筹的社会经济条件已基本成熟,实施阻力的关键是政府的重视程度和体制性障碍。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小城镇医疗保障体系的衰微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小城镇医疗保障制度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变迁和体制改革的深化,传统农村小城镇医疗保障制度已明显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农村不稳定的因素之一。政府应承担起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责任,积极探索,建立一套适应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保障体系。在分析我国农村小城镇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基础上,探析其未来改革与完善的新取向。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中国,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已经覆盖全民,但这一体系依然运转不良,其根源在于地方差异性过于复杂,导致医保碎片化。零碎性的制度微调已经无济于事,中国医保最合意的改革方向是走向再福利化,从社会医疗保险向全民公费医疗转型。在新医保体系中,所有国民均以居民身份参保,筹资来源于国民定额参保登记费和政府定额补贴。对所有参保国民来说,参保缴费水平划一,给付水平与结构也一样。这一转型不仅能化解医保碎片化所引致的诸多棘手问题,提升医保的公平和效率,而且还能助推供给侧改革中企业社保减负。实现这一转型,不仅需要政府财政增加一定的预算卫生支出,而且还需要政府以及公共政策学界治理理念的转变,即重新思考福利国家与市场经济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9.
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是一项被称为“世界性难题”的改革。本文旨在对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的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和当代的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医疗保险制度主要模式分析与比较,进行政策设计,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研究对策。一、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建立以来,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社会主义优越的理想福利制度。但是这个制度赖以长期保持下去,国家必须要有雄厚的财力作为基础,据1997年的统计,全国…  相似文献   

20.
走向发展型救助:社会救助的制度转型与目标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现行生存型社会救助制度已经面临严峻的挑战,它无法顺应贫困主体结构变化的需要,难以实现助人自助的根本目标.从生存型救助走向发展型救助,既是社会救助理念演进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救助制度转型的目标选择.应当实现从生活救助到注重能力救助、从消极救助到积极救助、从单一性救助到多元化救助、从补救性救助到注重预防性救助、从救助管理到救助服务的转变,以实现我国社会救助的制度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