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0 毫秒
1.
通过对韦伯有关"价值无涉"和"价值关联"论述的分析,指出张力无处不在是韦伯思想的生命力之源,而"价值无涉"和"价值关联"正是韦伯思想中的一对张力;二者的关系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二者的张力也是韦伯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作出的最重要贡献,它统摄了韦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其他概念.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气候变化问题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中均引起学者的普遍关注.但因研究领域的分野,社会科学研究和自然科学研究中的气候问题呈现出明显迥异的“面相”.因此,在社会科学领域中,气候变化命题的研究应秉持自身独特的方法论取向.  相似文献   

3.
很多研究洛克的学者都注意到,通常被归类为经验主义的洛克哲学中存在着明显的理性主义倾向。如何看待洛克哲学中的理性主义倾向,成为洛克哲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通过系统地梳理可以发现,洛克哲学中的理性主义倾向不是洛克哲学的局部特征,而是洛克哲学体系的整体特征。从哲学发展史的角度看,洛克哲学中之所以存在着突出的理性主义倾向,这与笛卡尔对洛克哲学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密不可分。所谓的洛克哲学中的理性主义倾向,实质是洛克哲学中的笛卡尔倾向,这是理解洛克哲学中为什么存在着理性主义倾向的钥匙。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对立是解读近代哲学的占统治地位的模式,这种解读模式是后世特定哲学史研究立场的产物,深层次看,洛克哲学中的理性主义倾向只有在这种解读模式下才会成为问题。只有打破这种解读近代哲学的僵化模式,才能正确地看待并最终消解洛克哲学中的“理性主义倾向”问题。  相似文献   

4.
《湘潭工学院学报》2005,(8):F002-F002
毛泽东同志是我党、我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缔造者,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发[2004]3号)中指出:“加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对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至关重要。”湘潭是毛泽东的故乡,我校地处湘潭,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  相似文献   

5.
针对"经济学帝国主义"现象,文章对其三大基本假设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经济分析方法能够不断侵吞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关键,是其抛开了特定的历史条件,对社会科学进行抽象分析。经济学的三大基本假设也招致了诸多批评和指责,经济学本身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因此,我们要避免过分重视某些社会性因素对经济行为的影响,更要认清当前经济学界在过分推崇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思想背景下,不知不觉朝着这种偏颇的理论方向行进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中英香港问题是一个超越时空界限的历史性命题。“香港回归”主要基于三大支点:(1)时代支点———近代殖民主义时代是“香港失落”的历史支点,当代和平与发展时代是“香港回归”的现实支点;(2)国力支点———香港由“失落”到“回归”的过程,恰恰是中英两国国力对比发生巨大变迁的过程,是国力天平由倾向英国渐趋倾向中国的过程;(3)“一国两制”政策则以崭新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实现了历史与未来的统一、继承性和超越性的统一、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使“香港回归”具有极强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担负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崇高职责。纵观人类历史长河,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共同推动社会前进。自然科学认识自然规律,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使自然造福于人类;哲学社会科学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处理人与人、  相似文献   

8.
国内学界依然沿用存在争议的哲学社会科学这一提法来讨论相关创新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内涵规定存在着重普遍性、轻特殊性及个体性的问题,且与自然科学创新难于划清界限;存在着把哲学社会科学的一般功能、意义与其创新的功能、意义等同的倾向;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一般特点存在分歧,阐述内在特点的较少;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主要存在学术环境不佳、学术人才匮乏两个基本问题,亟须从认真研究创造性思维本身和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的自有特点和规律两个方面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9.
“人”的管理:现阶段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之关键张伏波,程兴华当前,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过于重视企业产权关系的研究,而忽视了企业内部管理问题的探讨;二是在注重企业组织制度创新研究的同时,却忽视了企业内部人的因素的探讨。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10.
陈曙光在《中国社会科学报》第360期撰文认为,"问题"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起点和入口,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而关键在于,"问题"从哪里来?作者认为,真正有意义的"问题"来自于社会矛盾,我们要善于透过矛盾,提出问题。我们需要把社会生活中的矛盾转化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在很大程度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土司研究中的“碎片化”倾向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对于“碎片化”概念内涵的澄清,有助于土司“碎片化”实质的认识。已有土司研究中,确实存在着断代性土司研究缺乏“长时段”、民族性土司研究缺乏“贯通性”、区域性土司研究缺乏“整体性”等“碎片化”倾向与表现,应引起土司学界的警觉。只要研究者立足于“总体史”,重视研究内容之间关联性探究,注重史学本位之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就可以跳出“碎片化”的窠臼。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土司研究中的“碎片化”倾向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对于“碎片化”概念内涵的澄清,有助于土司“碎片化”实质的认识。已有土司研究中,确实存在着断代性土司研究缺乏“长时段”、民族性土司研究缺乏“贯通性”、区域性土司研究缺乏“整体性”等“碎片化”倾向与表现,应引起土司学界的警觉。只要研究者立足于“总体史”,重视研究内容之间关联性探究,注重史学本位之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就可以跳出“碎片化”的窠臼。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在我国普遍存在的“分配不公”现象 ,有使社会向恶性运行和畸形发展方向退化的趋势。针对“分配不公”产生的原因 ,必须从政治理念、制度重建、政策调整、文化重建等多方面入手 ,解决“分配不公”问题 ,实现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课程演变的趋势说明研究“学生经验的课程”的意义,并提出研究这个问题的构想、实施步骤与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七月诗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最后一个十年里最有影响的诗歌流派。它不仅促进了现实主义诗歌改革与开放的伟大进程,而且当年那种标领风骚、充满主观战斗精神的崇高精神已构筑了20世纪中国现代诗坛上一道波澜壮阔的人文景观。七月诗派在总体创作上明显地呈现出了颇具力感之美的史诗化倾向。这种史诗化倾向所展示出的审美流向,就是对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追求与呼唤,是以力的美感和美的力度的高扬为核心所凝现出来的情感与意象的崇高美。  相似文献   

16.
萧统的《文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诗文总集,对《文选》注的探究是研究中古文学乃至唐宋文学的津梁,针对《文选》注的研究也一直是学界的研究热点。对1995~2005年我国《文选》注释的研究状况作简要的述略,阐述了主要代表人物的学术观点,并就相关方面的研究问题作了简要归纳和评述,分析和揭示了10年来《文选》注释研究的特点和进展动态及其不足,并对今后的《文选》注研究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17.
康德对"出现"和"自在之物"的二分,预设了"自在之物"的存在,但由于我们理性的局限性却又不能形成关于它的任何知识,既然如此,我们又怎能知道它的存在,也就是怎样从"此岸到达彼岸",因此,有人就批判康德说这一概念是对传统哲学中超验实体这一教条主义的让步,是与他的批判哲学精神不一致的。这样理解是错误的,其实康德意义上的自在之物并不是独立于思维的实体领域的一部分,而是一种思维工具,是我们人类思维在思考日常经验时必定要做的一种假定,只有通过它,我们才能运行我们的概念机制,在这种机制中,客观化倾向起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尼采为代表的西方“欲望”哲学体现着一种勇往直前的生命力,儒家思想中的“刚性”同样有此意蕴,但二者却存有本质的差异。“欲”、“刚”都是奋勇向前的活动,但前者其动为向外逐出,缺乏精神力量,是假有力;后者其动为自内里发出,精神上充实有力,更为充畅持久。西方以“欲望”作为竞技体育的精神内核,现已显示出诸多弊端。以此为鉴,中国竞技体育文化要以更符合我们文化传统的儒家“刚性”思想来建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哲学之与"两个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有一种倾向,认为中国并无哲学,中国哲学是“五四”以后在西学研究与裁剪中国思想中建立起来的。这种否定中国哲学的倾向有普遍性。郝大维、安乐哲《通过孔子而思》一书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作之一。其书把中西“哲学”彻底对立起来,中心是论证中国思想是“内在宇宙论”、“反向性思维”、无超越观念、无形上思想、无“两个世界”思想。本文不同意这种观点。通过对孔子“天论”、老子“道”的思想及宋明理学的具体分析,指出“惟天为大,惟尧则之”,“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道象帝之先,自古以固存,独立不改,周行不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及“太极”与阴阳不离不杂等命题,亦是“两个世界”的思想,只是讲法与西方不同。  相似文献   

20.
明星公司主要代表了以传统的现实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戏人电影"的创作倾向和潮流,文华公司则主要代表了更加注重创作者的主观表现,因此也更富于艺术个性的创作倾向和潮流."文人电影"与"作者电影"具有较多可比性,其艺术上的异同及其所体现的艺术规律,对于中国电影创作,特别是对于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正显示日久弥新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