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社会整合功能。中华民族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胜利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我们党第一次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一个伟大的战略任务在党的件中正式提出,可见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深层次的文化积淀,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凝成的优秀思想、高尚品质和坚定意志,是一个民族维系民族团结、实现共同理想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只有坚持和弘扬本民族的文化和精神,才能抵御外来民族精神的同化和演变,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上强调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应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文章简述了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阐明了在青年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民族精神是具有全民族共同特征的理想、目标和积极的心理状态的综合,也是一个民族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作为国家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基地,民族高校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世纪担负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特殊历史任务与职责。  相似文献   

5.
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谈起,论述了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对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再认识。作者对新时期民族精神的基础、内涵、方向及特色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并且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需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这是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文章认为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尤其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要求,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民族精神观。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革命性的飞跃和经济的巨大发展,传统美德受到了破坏,对青少年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已经成为迫不及待的事情。中学语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资源,因此在语课堂教学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我国世代相承的民族精神,培育了人们的民族气质、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气慨、民族情操.中国共产党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了与时俱进的、革命的和科学的民族精神.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担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历史使命.因此,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我们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弘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大力弘扬中、外优秀文化,将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的全过程,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出发点,并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团结和动员全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11.
高昂的民族精神具有凝聚激励功能、社会整合功能和先导功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要用先进的思想文化武装师生头脑,从我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它对于整个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具有整合协调的作用,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其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高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当然,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是一个长期、复杂、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应做好以下工作: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塑造新时代的民族精神;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不断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文化的感受力、领悟力。  相似文献   

1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是历史的、民族的,又是现实的、发展的。本文通过阐述历史教育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的重要性,探讨了在历史教育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方法途径以及在此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4.
民族精神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占有基础性地位。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文化等多种环节在高校中大力弘扬与培育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对于提高青年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为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作贡献的责任感、使命感均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精神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学科意义、实践意义。是精神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始终遵循一定的伦理道德标准,按照一定的伦理道德原则塑造人、培养人,把伦理作为一种生存生活的方式,促进人性的完善和人的价值的提升,最终的旨归是追求向善。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形而上的伦理探究和考量,体现的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观照。注重人的伦理存在的方式,尊重人、关心人,在“人”的活动中、在“生活”的实践活动中、在“正义”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阐述了民族精神的内涵,分析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并指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国民教育的庄严职责,必须将其贯穿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全过程和社会教育中去,以实现把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延安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中华民族锐意进取、勇往直前、不怕困难的民族精神的升华。人们对延安精神科学内涵的认识,决定了对延安精神理论及现实意义的理解程度,在当今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延安精神将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