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茜 《中国民族》2013,(7):22-25
为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16日在第十七次大会上正式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公约》)。197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并建立了《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八《公约》,1999年10月29日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至2013年6月。中国已有45处自然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列世界遗产名录国家排名第二,仅次于拥有48处世界遗产的意大利。  相似文献   

2.
彝族的创世史诗《勒俄特依》中很多神话都反映了自然崇拜,这些自然崇拜主要包括天神崇拜、天体崇拜和自然物崇拜。通过对这些神话故事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入理解彝族的自然崇拜和人类自然崇拜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广西民族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学团队进行的"三化"改革历史轨迹。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该团队创出了一条由中国特色探索到广西精神建导的成功之路。文中以龚永辉教授二十多年的探索与创新成就为代表,选取了三段历史事实:在课余实践探索争鸣中创立《民族意识调控说》、在第二课堂创新实验中推出学生习作《相思湖文龙》、在精品课程建设中打造《自驭舟彩凤》。通过这三个"路标",勾勒了"三化"改革成功之路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4.
蒋虹 《民族论坛》2010,(3):60-60
笔者在《外国文学史》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如课程内容多和课时量少的问题,课程难度大和重视度小的问题,精华度高和学生兴趣低的问题,"重西方,轻东方"的问题等等。笔者根据教学经验总结了"三步课程设置"。此课程设置能有效地解决前述问题,同时对拓展学生专业知识的视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修养、打下学生学术理论的基础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布农族作家霍斯陆曼.伐伐的长篇小说《玉山魂》不以情节取胜,其艺术魅力首先来自出色的景色描写。作者擅用比喻、拟人化、通感等艺术手段,并让大自然成为小说的主角之一,这本身即是人与自然相亲相契、和谐共存的"自然世界观"的体现。小说通过一系列生命礼俗、岁时祭仪和禁忌规约的描写,说明布农人仍需从大自然索取生活之资,但具有适度取用的生态理念。自然世界观还向人际关系中延展,布农人师法自然,传承祖先经验和智慧,建立起适合族群生存延续的社会形式和谦谨稳重、互助友爱的生活基调。《玉山魂》是台湾少数民族文学从政治抗争向文化扎根方向移转的典型之作,其体现的自然生态理念,具有针对现代文明的深度反省意义。  相似文献   

6.
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使得新疆发现有我国数量最大、类型最多、时代最早的有机质类文物,如纸质文书、绢画、丝、毛织品等,其中尤其文书以数量大、保存好、底蕴深、内容丰富、历史悠久而闻名于世。吐鲁番地区出土的文书中有大量《尚书》《仪礼》《周易》《春秋》《论语》《孝经》《周礼》《礼记》《尔雅》等,又以《尚书》《诗经》最多。这些典籍体现了儒家思想在新疆地区的广泛传播和深远影响,实证了中华文明始终是新疆各民族的情感依托、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也是新疆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7.
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是中国知名的顶级专业音乐艺术院校,其教学及学术研究在音乐专业领域有广泛的影响力,其院校所对应的专业学报分别为《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音乐艺术》,均为核心期刊和CSSCI级别的学术期刊,本文以中国三所专业艺术院校的核心学报为文件检索路径,探究三本核心期刊中我国专业艺术院校...  相似文献   

8.
江萍 《民族论坛》2013,(10):64-65
读书年代,读过柳宗元的不少文章,诸如《江雪》《捕蛇者说》,道尽了人民疾苦与苛政弊端;寓言《黔之驴》,表现出了高超的幽默讽刺艺术;但我最喜欢的是他那8篇短小精悍的游记——《永州八记》,将其目睹的自然美景与所感染的喜乐忧伤娓娓道来,情景交融,  相似文献   

9.
谷继明 《中国民族》2023,(10):49-52
在群经中,《周易》撰作最早、时间跨度最久,有“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之称,故《汉书·艺文志》将《周易》列在最前。它包括三个部分:卦象、卦爻辞、易传。狭义的《易经》,主要就指卦象和卦爻辞。《周易》之撰作“《易》本卜筮之书”,是历代不少学者对《易经》一书性质的判定。这话本身没大问题,但关键是在何种意义上理解“卜筮之书”的涵义。近代以来有学者认为,《周易》卦爻辞不过是殷、周时代占筮记录的汇集。  相似文献   

10.
“止戈为武”;“高平为陵”。《左传》和《诗经》里的这两甸短语,成为“武陵”。史上鼎鼎大名的“武陵郡”。自西汉沿用至唐朝。历时960年;“武陵县”,自隋朝沿用至中华民国二年,历时1324年。元朝施行省制,曾经的“武陵”分别划归数省管辖,终被鄂湘川(渝)黔取代。一个完整的自然区域“碎片化”了。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宋史》是《二十五史》中最芜杂、错误最多的一部书,其《吐蕃传》部分的某些记载也难免有误。《宋史·吐蕃传》是研究宋代吐蕃的基本史料。为了在研究中更好地利用《宋史·吐蕃传》,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历史以真实,有必要对其作一定的考证。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阶段,美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为学生长期健康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基于“文化润疆”的美育命题,探讨以《志合图》为例的国画美育路径和“沁润”实践模式。笔者从文化润疆研究背景与墙绘工程反馈评估两个方面循序展开,由宏观向微观论证在策勒县小学阶段实施国画美育“沁润”模式的价值与意义。经实践,《志合图》因其内涵的先进性、技法的专业性与育人的创新性,为策勒县第一小学构建了优质的国画美育素材与教育资源,推动其发展为“校园环境美、文化底蕴厚、民族情谊深”的地区示范一流学校。  相似文献   

13.
生存和死亡总是余华小说绕不开的话题.无论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活着》还是新作《文城》,在生死问题上均体现了余华对生命意识和态度的思考.《活着》中凸显的是"生存即是意义"的价值取向,而《文城》中更多表达的则是生命、精神价值,这样的变化,体现的是余华对生命哲学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肖勤的发现     
叶梅 《中国民族》2013,(2):76-76
盘点近年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圈,仡佬族女作家肖勤无疑是大家公认的最引人关注的新秀之一。这位一直生活在贵州湄潭县的女子,这两年先后在《民族文学》、《当代》等重要文学刊物上发表《暖》、《丹砂的记忆》、《金宝》等一系列中短篇小说及散文随笔,并为《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新华文摘》等选载。  相似文献   

15.
《西湖梦寻》历来被视为是明末清初散文家张岱的代表作之一,但事实上该书中很多文字并非由张岱本人所写,《西湖寻梦》中有很多文字是直接在《西湖游览志余》中引用的。正因此,尽管《西湖梦寻》在散文界中颇具盛名,是张岱晚年的重要作品,但实际上更应当将对该书的关注点聚焦在张岱作为明朝遗民在明末清初朝代交替之际,因其个人特殊心态对文化的深度思考。在作者看来,张岱的《西湖梦寻》体现了三方面的文化价值:一是完整地保存了明清交汇之际西湖一带的自然、文化风貌;二是深度反映了江南一带的名士文化;三是证明了张岱坚持儒家文化信念。  相似文献   

16.
卢梭是法国18世纪最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在其著作《爱弥尔》中他详尽阐述了他的自然教育思想。他主张教育必须适应儿童自然,反对压抑与摧残儿童的天性,主张培养“自然人”,同时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当适应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虽然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我国教育特别是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流传于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民间的《克孜尔》史诗和蒙古《格斯尔》同源异流之作,蒙古《格斯尔》是源,图瓦《克孜尔》中既有译自蒙古文《格斯尔》的部分,也有对蒙古文《格斯尔》编创的部分,还有自己独创的部分。基于“格斯尔”在图瓦语中的音变,格斯尔被当成了成吉思汗,从而自古流传的有关成吉思汗的传说故事作为图瓦《克孜尔》史诗新篇章广泛流传的有趣现象。  相似文献   

18.
3月7日,由中央电视台《东西南北中》栏目和湘西电视台联合拍摄的专题片《走进湘西》在吉首大学新校区开机,该校艺术系40名学生在图书馆前合唱歌曲《团结鼓》成为开机第一镜。该专题片导演、中央电视台《东西南北中》栏目导演赵斌称,今年元月《西部之歌》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新世纪春节联欢晚会在湖南卫视的成功播出,向世界展示了湘西这块土地上深厚的文化底蕴,引起了《东西南北中》栏目组的关注。湘西作为湖南省唯一进入西部大开发之列的地区,已赵来赵多的受到外界瞩目,而不少人对神秘湘西的认识,又仅仅停留在《乌龙山剿匪记》、《湘西剿匪记》的水平上,还有一些人也只是通过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作品了解湘西、认识湘西,而这些都是湘西的过去,与日新月异的湘西现状相去甚远。摄制组辗转吉首、凤凰、花垣、永顺等县市,在黄丝桥、凤凰古城、德夯风景区、花垣古苗河入口、王村古镇等地取景,将《西部之歌》晚会中高水平的优秀节目融入实景拍摄,借助歌舞的形式,重点展示湘西州独特的民族风情、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使世人对湘西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也为加速开发湘西鼓劲加油。3月12日、13日两天,《走进湘西》拍摄工作进入高潮,杨鸿基、朱军、管彤、陈思思先后“走进湘西”,开始了紧张?  相似文献   

19.
《宠儿》与《慈悲》是美国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两部重要的作品,该两部作品具有极强的相似性,写作的大背景都是奴隶制,它们“都是关于母性的小说;表达蓄奴制带给人痛苦的主题。”布拉德·胡珀指出:“《慈悲》是受到高度评价的《宠儿》的姊妹篇。”与此相似,罗恩·查尔斯认为:“《慈悲》是《宠儿》令人着迷的姊妹篇。”本文将以文本细读的方法,运用互文性理论中的“文本的对话”这一最基本的层面,围绕《宠儿》中“弑婴”和《慈悲》中“卖女为奴”这两个核心事件展开讨论,对两部作品主题的互文性进行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宠儿》与《慈悲》的主题互文性体现在三方面:被误解的母爱、罪恶的奴隶制、女性的身份认同。主题互文性研究的意义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强化相似主题,引起读者重视;保持作品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三大史诗是我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宝贵瑰宝。柯尔克孜族《玛纳斯》是其中一部英雄史诗,与《格萨尔王传》《江格尔》一并称为"三大英雄史诗"。《玛纳斯》专题讲座是一门本科全校性选修课,《玛纳斯》教学是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的一个普及性教育。我们从课堂实践出发就其课堂教学的一些具体教学法和教学方式进行了针对化的设计,提出了教育教学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