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留人是居住在滇西北永胜县境内的一个特殊族群。作为一种重要的集体记忆,民间传说与族谱、碑刻不仅成为他留人祖源叙事的重要文本,也成为社区成员维持、重塑村落与族群的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方式,反映了一定社会情境下的族群认同。在当代社会变迁中,村寨知识精英及地方政府通过有选择的行为实践重构了地方社群的传统仪式与节日空间,彰显他留人独特的文化特征与族群边界,由此强化他留人的祖源记忆与身份认同。然而,他留人的历史记忆和祖源叙事并没有呈现出与族群认同相对应的关系,从而体现了他留人族群认同的"地方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随着中央王朝对西南边疆的经营,大批汉族移民尤其是军事移民落籍腾冲。在漫长的历史嬗变中,落籍腾冲的汉族移民通过修撰家谱、建盖宗祠等方式,在"土-客"之间的相对关系中,建构起了共同的历史记忆,强化了祖先认同和族群意识,汉族移民身份的记忆通过以祖先崇拜为特征的宗族文化得以保留和强化,以实现他们同内地汉族在祖源上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汉族移民的族群认同。  相似文献   

3.
以民国时期甘孜藏区的汉人移民为研究对象,从历史社会学的视角,对这一群体的职业构成、社会地位及身份认同等问题予以考察,并对其背后的动力机制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在日常的民间交往中,无论是移民群体,还是本地族群,其“族属”意识都处于“自在”的状态中,与血缘、地缘、职业、阶层等其他与“身份”相关的因素交织在一起。汉人移民在本地社会的地位更多地与职业、财富等因素相关,而与“族属”关系不大。同时,汉人移民的“本地化”与本地族群的“汉化”是同一个社会进程的两个方面。对于迁移时间较久的汉人移民来说,他们对居住地的“地域认同”可能会超越“族群认同”,而构成其行为选择的主要逻辑。  相似文献   

4.
个体身份认定制度是一个族群关于客体自我和客观世界认知结果的表述,同时也是构成族群认同的基础."父亲的骨头"这一文化血缘赋予的文化身份、姓氏构建的社会血亲赋予的社会身份、历史传说赋予的族群身份,是建构裕固族个体身份的三条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5.
缅北跨境民族之族群认同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分别呈现如下特点:疆域分离、极力恢复重构,接受变更、试图融入重构,融入失败,致力自主重构。缅北跨境民族之汉族、佤族的族群认同重构史表明:其族群认同之发生动因原生与社会建构并存,除主体孤立、自发、主动完成,社会交往中的族群互动导致的被动建构也客观存在。其族群认同之形成依凭民族主义与工具主义并存,除历史文化、血缘情感因素外,现实政治、经济利益需求因素也关涉其中,是特定背景下的历史选择与现实需求合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广东民群体为考察对象,探讨了民与周边族群复杂的互动关系.文章论述了地如何进行社会身份重构,进而揭示族群间"歧视"、"认同"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跨国族群认同理论主要观点的基础上,考察了在韩中国朝鲜族跨国族群认同状况。在文化层面上,中国朝鲜族跨国族群认同并非笼统地被评判为强化或弱化,而是呈现出多维度分化的表征,体现在由共同的历史文化、韩国时尚文化、韩国人思想观念和中国朝鲜族饮食文化等不同文化取向所形成的族群认同之中。在社会层面上,伴随着不同类型移民政策而产生的在韩中国朝鲜族职业分化,是导致他们跨国族群认同出现群体性分化的主因,表现在身份归属、社会交往、心理认知等诸多方面。本案例不仅补充了跨国族群认同理论的内容和观点,也为当前中国和韩国政府如何促进中国朝鲜族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大多数人认为泰国“伊沙恩人”是对居住在泰国东北地区人民的一种统称。而基于历史起源、语言以及地方文化等因素,伊沙恩人又表现出自身的独有特性,具备了成为一个族群的条件。伊沙恩人依靠社会记忆的重构维系族群的认同,特别是“Heet Sibsong”成为伊沙恩人社会记忆的重要载体,并在族群认同建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而在当下社会,随着现代化的深入,节日文化发生的重构也是自觉调试族群认同的过程,彰显出伊沙恩人的文化特性。  相似文献   

9.
藏族作家阿来、达真等以文学想象的方式追忆藏区土司时代,不同作家文本相互印证补充,以民族志方式表现那段历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伦理。笔者从文化人类学角度梳理土司制度与区域、族群之关系,指出其历史脉络从"顺应"走向"相悖"导致土司制度最终消失于历史舞台。区域族群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唇齿相依在现代世界体现尤为紧密。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分别表现为中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藏文学中的土司书写从文化民族主义角度阐释可以发现其中隐含区域族群的身份认同与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小茅坡营村保存苗语为实例,从族群认同、传播方式、双语制的运用,阐述移民族群语言及文化的固守与传承机制.由此,审视"现代化"框架中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质疑单线进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卡里尔·菲利普斯是当代英国著名的黑人移民作家之一。其代表作《落雪中》讲述了生活在英国的加勒比海裔黑人移民所面临的身份认同危机,以及对文化身份和家园的追寻。小说不仅再现了黑人移民面临的文化困境,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作者对流散族群如何才能保持自身文化身份的思考。从后殖民批评视角分析小说中黑人移民及其后代所面临的失落感和文化上的无归属感,揭示黑人移民只有通过认可自己的民族文化才能成功构建自己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2.
四川客家是汉民族中一支比较特殊的族群,有着自己独特的族群认同意识。随着现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众文化的传播、交流,曾经相对独立并承载着四川客家族群认同的客家传统文化被日益渗透,客家族群与土著族群正日益融合。但在四川客家聚居区的移民社会中,重新整合客家传统文化并且构建客家族群认同,仍然是客家族群文化与心理认同的强烈需要。以四川客家族群认同的文化表征为基点,追根溯源,实现四川客家文化在当代社会的重新组合,是构建四川客家族群认同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从社会认知形成过程以及日常人际互动的角度分析外来移民的自我身份认同,从而探讨制度、文化以及日常体验在人们认知周遭世界的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在中国现有的制度安排与文化传统的背景下,外来移民的身份认同既受到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独有的"籍贯"和"不忘本"文化的影响,在微观层面又与个体日常生活体验密切相关。当认知验证的不同过程、他者的承认(recognition)、日常经验的确证(corroboration)以及过去知识的共鸣,三者之间产生冲突时,人们有选择性地根据当下的情境调整他们的身份认同。"情景性身份认同"(situational identification)这个概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制度性约束、文化以及微观互动过程之间的动态关系。  相似文献   

14.
生活在中老边境地区的排角人是一个跨境而居的人口较少族群,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识别为哈尼族。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的加大,使得一个族群身份和族群意识本来较为模糊的群体开始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来拒斥国家已经划定的民族成分。他们通过制作大鼓、更改族称以及递交申请等社会动员与村寨实践,力图通过与国家的对话和协商来获得人口较少民族基诺族这个"想象的"族群身份。我们的研究将说明,地方族群为了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族群利益,充分利用其社会、文化和象征资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族群身份建构的运动中,从而形塑族群的文化传统与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5.
"唐人街"曾经是早期华人因社会、政治与文化等原因而聚居在一起的飞地,它是华裔族群移民生活和历史的鲜活见证。加拿大建有北美较早的唐人街,第一代土生华裔作家曾生活于此。作为少数族裔,封闭的族裔社区和遭受歧视的移民生活给他们留下了深刻记忆,成为其日后文学创作的丰富素材。通过唐人街叙事,加拿大第一代土生华裔作家不仅完成了自己的文化寻根和精神回归,更让他们有效地重构了华人族裔历史。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过程中族群文化重构与民族自我认同加强是民族文化自觉的表现。维护民族主体性的文化要求中所体现的族群性与国家认同并非对立关系,各民族文化重构过程与民族文化自信的生成过程具有同质性,有着共同的目标及能动性结果。各民族在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自觉是民族文化自信宏观叙事下的具体表现形式,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框架下提供了国家认同的前提与保证。  相似文献   

17.
江西傩艺人汉族族群身份的认同有其特殊性:需要特定情境来唤醒。唤醒情境的建构以族际文化的比较为表现形式,并以民族文化认同的整合为深层动机,这与以地方性家族宗族文化为核心表述的江西傩戏惯例性情境存在着文化观念上的张力。这种张力导致了江西傩艺人的族群认同体验出现了跨层级认同的情境性特征。江西汉族族群身份认同现象的情境特殊性,也为在全球化语境中身份认同的研究及国内本土化身份认同理论的建构提供某种范例启示。  相似文献   

18.
"媒体与移民身份认同"研究渐成热点,但研究论域和框架仍有待廓清。借助文献分析方法,梳理了"媒体与移民身份认同"研究在西方可资借鉴的若干理论资源或研究路径,以及在当下中国面临的特殊社会语境。结果显示:与西方聚焦的跨国移民性质不同,中国的移民,主要是以农民工为主体的"乡村—城市"单向性国内移民。由于西方经验与中国现实之间的差异与间离,研究我国"媒体与移民身份认同的关系",既要借鉴西方经验,更要立足中国语境。另外,"移民与媒体"议题应该置于社会结构和社会政策的互动关系中考察,因为结构与政策的错位和冲突,是中国国内移民身份认同困境产生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19.
在<族群选择>一书中,沃特斯对族际通婚子女的认同选择从不同侧面加以审视分析,证实在现代社会,哪怕是被喻为"族群熔炉"美国,即使是那些白人移民及其后代,并未完全放弃族群认同,其力量经久不衰.追根溯源,沃特斯进一步指出,影响族群认同力量强弱的根本原因是族群分层,即各族群的社会经济地位差距.  相似文献   

20.
饶宗颐教授在倡导潮学研究时,实际上把“潮州学”的研究对象定义为潮州地区的人文现象,而非与“客家人”相对应的另一方言群体(即现代所谓讲“潮州话”的人群)。这样的论说,蕴含了有关地域划分与族群分类关系的深刻的方法论意义。实际上,一直到20世纪40年代为止,“潮州人”从来没有作为一个与“客家人”相对应的概念被使用;族群问题的核心是文化或“教化”,而不在于血统。与“身份”和“认同”有关的社会心理内容,在关于移民社会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客家”或“福佬”作为“族群”存在和繁衍的缘由,并不在于其自然意义上的“血统”的正统性或纯洁性,而是植根于语言、民俗等文化方面的基础;所谓“族群”的认同,实际上是“文化”的结果。饶先生所表达的有关族群分类的观念,是以对地方社会历史变迁的高屋建瓴的把握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