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知识的属性与知识分子的功能论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将人类认识世界所得到的成果以系统的形式储存于人类的智慧经验中,这就是知识,它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意识产物,其本质应该是真实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承载知识的是知识分子,在近现代知识话语中,知识分子由知识所激发出来的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社会良知的承担者;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承担的是维护并界定皇权、自我修身与安抚百姓双重的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2.
结合中外文化的具体语境分析知识分子的身份特征和文化内涵认为,中国知识分子起源于"士",主要是作为道德主体而存在.既以传承道统的"帝王师"自居,自觉肩负释道、卫道、传道和修道的历史使命,又恪守"君臣父子"的人伦之道,有着强烈的依附性.西方知识分子则来源于古希腊的"智者"和中世纪的"传教士",是个体私有制度和商品经济的产物,他们以独立身份,借助知识和精神的力量,保持独立思考的姿态和与社会不妥协的批判精神,对社会表现出强烈的公共关怀,体现出一种公共良知.二者的冲突、融合铸就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独特精神气质和人格操守.  相似文献   

3.
先进知识分子是"五四"时期政治传播的主体.这时的先进知识分子以政治传播作为自己的自觉使命,是政治思想推介、启蒙者,政治思潮的引领者和政治理想的实践者."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政治传播的时代特点体现在政治思想引进与选择的结合;政治传播与政治实践的结合;社会道义担当与政治价值选择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知识分子作为思想启蒙的承载者,对近现代中国的政治变迁、经济发展、文化重建和社会转型,起到了无可替代的巨大推动作用.2007年底在武汉举行的"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从"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政治"、"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经济与社会"、"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文化与教育"、"中国共产党与知识分子"、"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分野"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良知本有"、"良知即准则"与"致良知即格物",是王阳明"致良知"理论蕴含的重要内容。他的"治心"思想与其"致良知"学说紧密联系,"治心"实际上就是在"吾心之良知"上做工夫,使"吾心之良知"得以展现和扩充,在具体的"治心"实践中,与其"致良知"思想相一致。王阳明主张反求其心‘推行仁政与兴办社学,既注重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还发明了教化民众的各种措施,彰显了他内心的良知又防止了心的陷溺。王阳明的"治心"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传统儒家"治心"理论,对于个体生命问题的解决乃至现代社会治理理论的完善都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众声喧哗的时期,在大众文化与官方意识形态的夹击之下,知识分子对自身的历史地位和存在价值产生了怀疑.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野草》如同一面精神旗帜飘扬在知识分子坚守的精神高地.《野草》对现实社会永不妥协的批判精神、对生命终极价值和生存意义的追问,表现了一位现代知识分子的崇高精神,激励着每一位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历史,承担责任,坚持不懈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7.
"念念致其良知"何以可能? 这不仅是聂双江、罗念庵质疑王龙溪见在良知说的起点,也是一个普遍的道德实践困境. 双江、念庵立根于"未悟之因地",而龙溪立根于"已悟之果地",其"独知""当下一念""直心""自照自察"等工夫具有非对象化体认维度. 泯合对待、当下呈现、自证自知、自我圆成,这是龙溪与双江、念庵对象化思路的根本差异,也是双江、念庵无法契会龙溪思想精义之所在. 通向这一境地的契机是以"信得及良知"来纯化意识,回返本真. "见在良知"所彰显的"不二"维度,将儒家心性工夫的超越性、主体性意涵发挥至极.  相似文献   

8.
新书架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书名:《良知与担当:20世纪法国知识分子史》作者:吕一民朱晓罕定价:39.00元内容简介:知识分子无论是作为社会冷静的批判者,还是作为社会热情的"介入"者,对社会的良性发展都可谓不可或缺。从德雷福斯事件开始,法国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前仆后继,以其在坚守良  相似文献   

9.
张载"为天地立心"是"四为"中最根本的一句。"天地之心"是指天地"意之所向",即天地生物之心,亦即人心、仁心、天德良知;"为天地立心",即儒者应该肩负起为社会确立以善为核心的道德文化价值的历史使命。往哲先贤所努力倡扬的"仁民爱物""天下为公""明德至善""民胞物与"等,都是"为天地立心"。"为天地立心"是一种实学,需要人们努力担当起呼唤道德自觉和社会良知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0.
从边缘到中心:《独立评论》的创办宗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社会的转型,造成了知识分子的"边缘化",同时也带来了知识分子重新走向"中心"的凭借--近代报刊.胡适等自由知识分子创办<独立评论>的宗旨,就是要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中心".他们希望以"独立"的旗帜、"负责任的言论",带动一种新的政治力量,以求在社会"中心"占一席之地,进而把"任何党派"和"任何成见"都纳入自己的麾下,或者至少给它们的社会走向以一定影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逐渐形成了一种自觉的社会"中心"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