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任小中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1):42-45
科学是一种文化现象,科学创新必然会受到不同文化模式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和信仰体系的强烈影响。由于中西方科学是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们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西方科学之所以在当今世界一枝独秀,其原因就在于其文化基因的独特性。分析文化因素对科学创新的影响,对我们今天的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争取早日在科学技术方面赶上西方国家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知识进步和创新教育建构中的重要因素。目前教育中的文化制约因素主要有传统文化薄弱、思维方式单一、非智力因素培养不够等。因此 ,克服创新教育中的文化制约因素应首先理顺教育和文化的关系、拓宽教育视野、塑造健全的教育文化生命机制。 相似文献
3.
丁红玲 《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4)
提高民族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创新人才 ,基础在教育。随着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崛起 ,创新教育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创新教育需要有良好的文化氛围。而我国的传统文化不利于创新教育的开展和创新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4.
创新文化与科学观的转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孟建伟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4)
创新文化呼唤科学观的转变。当代流行的实证主义科学观和功利主义科学观,具有很大的偏颇。这种偏颇同创新文化的理念是根本不相容的。要建设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文化以推动科技创新,首先应当克服并超越这两种狭隘的科学观,树立新的更加全面的科学观,实现科学观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5.
朱凤青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7-10
在科学哲学的历史上,对科学的文化价值的论述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即实证主义文化观与人文主义文化观的对立。这两种观点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科学的文化特征,但各有偏颇。科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活动,不应把科学看做是一种纯粹"客观的"、"中性的"与人无关的东西,也不应该过分强调科学的人文价值,把科学消解于人文文化中,应该从"人类活动"、"人类需要"去理解全部科学,在其内部同时蕴涵着认识价值与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茂仁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2):178-180
教育创新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工程。努力推进教育创新对于推进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教育事业、文化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创新、文化创新及教育创新的提出及其内涵入手 ,从教育创新与文化创新的关系的角度 ,阐明教育创新在文化创新中的基础作用以及实施教育创新工程必须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肇英杰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8,(4):116-119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先进文化为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先进文化在提高民族素质和增强综合国力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化要具有先进的品格和功能,就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进行创新。高校学报作为现代科技、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一直是国家先进文化发展研究的重要力量,引领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在文化创新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文华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2-54
翻译与文化语境息息相关,受到文化语境诸多因素的制约,故在翻译过程中要把某一具体的词、句放在宏观文化语境意义上去加以考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原作的含义表达出来。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文字之间的转换,同时还是一种文化传输的过程。本文主要从六个方面阐述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9.
周位彬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31-35
人文学者的特质和禀赋决定了梁启超对科学的阐扬毫无例外走的是文化路径,其意义广泛而深远。弘扬科学的"形而上学",促进了近代西方科学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为近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植入了科学理性。坚持科学的实践理性,为近代中国文化成功转型提供了现实理性思考:崇尚科学但坚决反对科学主义,倡导西学但坚决反对西化,弘扬科学价值但又把它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站在文化发展的战略高度反思科学理性,为科学文化的健康发展开辟了新视域。 相似文献
10.
丁耀明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16(3):37-40
制度与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缺一不可的两个因素,区域制度创新不仅是经济力在起作用,还决定于文化力的作用因素。宁波之所以有活力,是制度和文化力的双重因素作用的结果。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宁波区域过去的优势将成为历史,如何重组优势,使宁波在区域创新中再创成绩,需要提高城市文化的品位,促进区域制度进一步创新。 相似文献
11.
欧庭高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6)
在不确定性的约束下,科技创新从个体走向群体,从经济层面上升到文化层面。从科技创新文化中可以透视出主体文化、组织文化和社会文化三个层面的内涵。科技创新主体文化突出地体现为科技创新精神,包括科学精神、社会精神与人文精神三个方面。科技创新组织文化在于通过创新资源整合而表现出来的共生文化,包括共同价值观、组织秩序和风险分摊三个方面。科技创新社会文化是科技创新与社会文化互动的结果,有观念情结、需求享受、规范秩序、风险共担和人的发展五个方面的含义。 相似文献
12.
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任何科技创新都是特定社会文化的产物,都打上了它所处的特有的文化时空的烙印。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文化既表现在对科技创新的导向作用上,又表现在对科技创新的规范、调控作用上,还表现在对科技创新的凝聚作用和科技创新发展的驱动作用上。因此,有必要构建有利于我国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健康、有序、和谐与可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依赖于合理的科学技术文化元素的构建。科技文化的基本元素具有举足轻重的功能:科学理性对科学技术发展有固本强根之力;人文特质调适事实和虚幻的合理间距,既能把科学技术人员从教条枷锁中解放出来,又利于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对科学技术的热爱情怀;创新因子引领着科学理性的方向和宗旨。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应以科学理性为轴心,人文特质为滋养,原始创新因子为动力,来构建科技文化,以消解科技役人的异化现象,并循着科技发展的后现代主义路径,引导科学技术及科技工作者健康和谐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陈子远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2):53-57
中国法律文化研究由勃兴而忽亡,研究结论不能合理解释当代法律文化现象是根本原因,方法论没有革故鼎新是主要症结。文化是一套规则体系,话语是一种权力支配规则。流于“貌阅”而不能深入挖潜的研习定势下,学者们不免惑于统治者编造的中国法律史叙事话语。儒学意识形态下道德决定论为核心的话语体系支配了人们对中国传统法的“真理”性认识和价值判断。源于批判语言学的话语分析方法,有助于人们穿越意识形态的遮蔽,解读、诠释或重现文本与话语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李兆友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1):30-32
技术发明成果能否通过技术创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是一个文化选择的过程。西方社会自近代以来对技术创新的有意识的追求,形成了一种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文化氛围,并在西方社会形成了一种技术创新文化,使技术创新文化成为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从社会文化的视角研究技术创新,有助于通过技术创新的成果解读社会文化,也有助于通过社会文化解读技术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16.
创新文化是人类文化不断发展的产物,是包含创新的思想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等多层次的文化系统。创新文化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一个城市创新文化水平的标准。介于创新文化的特殊性,创新文化指标体系领域的研究在我国尚属空白。提出城市创新文化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框架,以便于各个城市科学衡量自身的创新文化水平并发现和弥补不足,更好的发挥创新文化对于城市发展的内在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彭倬平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2):186-188
长期以来,各个高校的宿舍文化建设较为普遍地存在着"文化是虚的,只有环境才是实的"片面认识,因而忽视宿舍文化的育人功能,不重视宿舍文化建设。在客观分析高校宿舍文化的内涵及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对创新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意义和内容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滨海新区区域文化和企业文化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桂玲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106-110
区域文化和区域内企业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滨海新区文化创新对发挥其在环渤海地区的龙头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区域文化创新的关键是克服天津文化中的保守主义,提倡竞争和创新意识;区域内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是树立集群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19.
高校内部进行学科结构调整、组建成立新的学院,必然面临着文化传统差异所带来的阻力和冲突。整合原有文化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建设新的学院文化,并寻求与原有文化之间的平衡,这是新组建学院实现实质性融合的关键环节。文化整合与创新实质上是原有学院文化之间博弈的过程,可归结为协同式整合、注入式整合以及全新式建设等模式。新组建学院可根据文化整合的不同基础、不同阶段、不同目标而采用适合自身实际的模式。实现文化整合与创新,需要做好学院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明确师生的文化创新主体地位,打造学科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建立动态控制的文化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