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现代汉语中“鸳鸯”是联绵词。通过对“鸳鸯”的历时考察,发现“鸳”、“鸯”能单用、分用,有重叠形式,“鸳鸯”有异序词,也和合成词一样。所以用现行的有关联绵词的语素识别方法一双向替换法不好判断它是否是联绵词。通过考察联绵词的来源,提出了新的判断方法,用两个公式区分联绵词与合成词,最终确定“鸳鸯”从古至今都是联绵词。  相似文献   

2.
汉语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词非常丰富。文章列举了"右扩式"亲属称谓词的表现形式,总结分析了其构词特点。指出"右扩式"称谓词除了"中心语素 词缀"这样的构词方式之外,还有其他的构词方式,如:"中心称谓语素 与之称谓含义相同的语素"等,并指出"右扩式"亲属称谓词中表示姻亲关系的居多,在语音表现上不受双音节基本音步规律的限制,多为三音节。  相似文献   

3.
拼音化运动是以创制拼音文字满足普及教育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取代汉字记录汉语为最终目标的拼音文字运动。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拼音化运动长期与政治运动、思想论争相关联,对汉字的性质、汉字的发展演变、汉字与汉语的适切关系缺乏冷静、充分的学理思考。汉字是语素文字,汉字便于区分同音语素,与汉语词汇字族化、词义表面化的特点比较契合。《汉语拼音方案》不能很好地区分同音语素,无法承担取代汉字记录汉语的重任。  相似文献   

4.
汉语和汉字的互动与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和汉字的关系是一种独特的类型:文字与音节、语素对应,形音义一体,结构立体化。汉字适应并参与了汉语的演变:不断调整字音和字形以适应意义的扩展,形成单音的核心词和开放的多音词的巧妙配合,字义虚化生成语法模式。在汉语发展历史上,汉字为贯通古今南北、保持汉语的统一,传承民族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汉语和汉字缔造的"单音节""非形态"的特征值得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5.
汉语语法单位,包括语素、词、词组、句子、句群五种。这是一级比一级高的语法单位。其中,词组占有重要地位。汉语是非形态语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语素与语素构成词,词与词构成词组,词、词组构成句子,其基本结构方式是一致的。这样,弄清楚词的组合规律,往下分析构词法,往上分析造句法,便可举一反三。因此,语法研究与语法教学中,应该以词组为重点。过去,在这方面我们做得是很不够的。 从语言实践看,常见的语法修辞错误(这里说的修辞是指消极修辞),大多数发生在词的组合上。去年,我们向实际做了一番粗略的调查。每天读报时,把从报纸上发现的语法修辞错误搜集起来,全年共搜集了七百八十一条。其中属于词的组合方面的就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语形的角度对比了中日"手"语义派生的特点,发现汉语"手"主要是以语素的形式进行语义派生的,而日语是以语素和词两种形式进行的。由于日语是黏着语,后面附着「に」、「を」等助词可以组成各种灵活多变的惯用形式,加之汉语词汇的大量引入,使得日语「手」的语义有词和语素两种派生方式,由此扩宽了语义派生的领域,大大增加了语义派生的数量。  相似文献   

7.
语言结构论     
汉语有语素、词、词组、句子、句组、段落、段组、篇章8级结构单位。在这8级单位中,语素是原始单位,词至篇章是组合单位。所谓原始单位,是说它是初始单位,只有结构体没有构件;所谓组合单位,是说它是由构件组成的单位,既有结构体又有构件。 在组合单位中,词以语素为构件,词组以词为构件,句子以词和词组为构件,句组以句子为构件,段落以句子和句组为构件,段组以段落为构件,篇章以段落和段组为构件。另外,在这7级组合单位中,词、句子、段落、篇章是基本的组合单位,词组、句组、段组是过渡性的单位。基本单位的特点是:它们都有形式标志;过渡性单位的特点是:它们没有形式标志。  相似文献   

8.
词是汉语语法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级单位,它是词法和句法的基石。一般来说,词是由语素组成的,词是语言中自由运用的单位,然而语言是奇妙的,有些一般判为语素的单位竟然可以像词一样自由地运用,出现这种现象绝非偶然,反应出我们当今的语法理论的缺陷,本文拟对上述现象做个探讨。  相似文献   

9.
陈伟琳 《中州学刊》2006,(4):243-246
关于词缀,学界认识多有分歧。分歧原因在于模糊了词缀和词的界限,抹杀了词缀与词根的差异,机械类比形态语言的词缀。而分歧的焦点在于要不要设立类词缀这种类型以及确定类词缀的标准。在汉语词缀中区分典型词缀和类词缀是必要的,在确定类词缀的判定标准时不能过分强调词缀语素高度虚化完全脱离原有意义,应兼顾与汉语词缀特点相关的不同侧面,建立一个综合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汉语文章学是张寿康先生提出的命名。他认为:文章是组成篇章的书面语言,所以它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一个部门;汉语分六级单位——语素、词、词组、句、语段、篇;语段(包括语段)以下,即语素、词、词组、句归语法、语段(也包括语段)以上归文章学。张先生的这一系列的见解,不但指出了汉语语法研究的方向,而且也指出了文章学的归宿。  相似文献   

11.
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词缀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慧 《船山学刊》2000,(4):91-93
什么叫词缀?《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词中附加在词根上的根词成分。常见的有前缀和后缀两种。又说:前缀是加在词根前面的构词成分;后缀是加在词根后面的构词成分。显然词缀是构词成分,不能独立成立,只是一个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即语素,且它的位置要么在前要么在后,位置固定。提到词缀,必然会说到词根。因为词缀和词根是两个相对概念。词根是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语素,是词的词汇意义的主要承担者。而词缀是加在词根上边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1)。词根和词缀一起构成一个词——一个句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词缀虽然在整个语素…  相似文献   

12.
聚合词是汉语中常见的一类词,其内部各个语素呈并列关系,处于同一语义场内,组合起来表达的意义是各个语素语义的泛化。本文对275个汉语四字聚合词语进行统计分析,探讨省力和意义原则对聚合词字序的影响。认为聚合词字序排列是省力原则意义原则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省力原则对字序影响的减弱,意义原则对字序的影响加强,二者的影响力呈此消彼长的关系。字序的产生是省力原则与意义原则共同作用,相互妥协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离合词是现代汉语中比较特殊的一类语法成分 ,它们的功能相当于一个复合动词 ,由于它们的构成成分之间结合的不是很紧密 ,中间可以加进一些成分 ,语法界称这类动词为离合词。本文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由于离合词已经词化 ,所以说补语总是对离合词中的动词性语素变成的词作补充说明 ,由名词性语素变化而来的名词是不能带补语的  相似文献   

14.
双音节词、多义词与同音词的区分很复杂 ,除了要考虑意义之间是否存在引申关系 ,还要考虑两个音节代表的语素和语素之间的构词方式是否相同。本文通过 8种归纳方式试加以划分。  相似文献   

15.
论内蒙古西部汉语方言加缀式构词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西部汉语方言有大量的词系由加缀式构词法构成,做为一地小方言,其加缀式有与普通话显著不同的特点。第一,加缀式为其重要构词方式之一,其重要性不亚于复合式和重叠式;第二,某些词缀或类词缀语素与普通话相同,但其依附的词根语素有别;第三,该方言有许多乡土味极浓厚的词级语素,是构成该方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对于汉语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有人主张叫“词素”,有人主张叫“语素”,各有各的理由;其中持后一种主张者有日渐增多之趋势。其实,这不仅仅是个术语选择的问题,而是同时交织着人们对汉语最小音义结合体本身范围、功能认识之分歧。本文对“语素”说、“词素”说诸理由详加评论,并提出了在清楚区分不同功能、种类的音义结合体概念的基础上分别选用不同术语之主张,即:语素=构词语素(词素)+构形语素(形素)。  相似文献   

17.
汉语新词存在许多不对称和对称的情况。而“共同性语素”与“对照性语素”组合的不对称与对称就是很值得研究的课题之一。从汉语新词构词的不对称、对称及其理据,通过汉语新词构词的不对称与对称来预测新词等问题入手,进而得出如下结论:不对称和对称是汉语新词构词的重要途径,标记理论和辩证法是其理论基础,反义词聚的共性与个性是其现实基础;对照性语素是汉语新词的不对称与对称构词的生成点。  相似文献   

18.
存在这个词的语义(所指)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存在只有内涵义而没有外延义,存在只有思想,而没有实体指称;第二种情况是,存在既有内涵义也有外延义,在这种情况下,存在表示万物存在或某物存在.存在一词的二重语义区分是通过海德格尔思想达到的,海德格尔刻意区分作为"存在"的"存在"和作为"存在者之存在"的"存在",缘于这一区分,存在问题分裂为两个不同的问题,一个是海德格尔的存在问题,另一个就是传统形而上学中的Ootology--存在者的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9.
汉语明显存在性别歧视现象。本文从汉语构词的语素能否倒置、词的无对应性和日常用语中的女性称谓语、骂人语、熟语等方面考察了汉语词语的性别差异现象。文章从历史、认知心理角度分析,认为女性主体意识的丧失和人性的护母本能是汉语性别歧视的表层原因,而女性社会经济地位的丧失是汉语性别歧视的深层原因、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论插词结构     
一、插词结构的性质汉语词汇中有一种由两个双音节合成词的四个语素或者由一个双音节合成词的两个语素和两个单音节词穿插起来构成的语言结构,如“奇怪”和“形状”这两个双音节合成词的四个语素穿插起来可以构成“奇形怪状”;“寻觅”和“踪迹”这两个双音节合成词的四个语素穿插起来可以构成“寻踪觅迹”;“奢侈”这个双音节合成词的两个语素和两个单音节词“穷”、“极”穿插起来可以构成“穷奢极侈”;“嘲讽”这个双音节合成词和两个单音节词“冷”、“热”穿插起来可以构成“冷嘲热讽”;”推诿”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