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流浪儿童福利政策的绩效:基于流浪儿童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对流浪儿童实施"保护性"的救助政策.流浪儿童救助政策的目标是要在临时救助流浪儿童的基础上,强制性地将他们护送回家.对流浪儿童的民族志调查发现,在没有致力于解决流浪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的情况下,这种"保护性"救助政策未能切实满足流浪儿童的需要,不能有效救助流浪儿童.流浪儿童福利政策的革新,需要特别考虑流浪儿童自己的生存实际与主观选择.  相似文献   

2.
流浪儿童问题是目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近年来随着流浪儿童人数的日益增多,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流浪儿童问题,相继在全国建立了130多个救助站,对流浪儿童开展了临时性救助保护.但时至今日,流浪儿童问题依然相当突出,甚至还有继续恶化趋势.本文在反思我国现行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的基础上,依据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理念,提出了改革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建议重构“以家庭保护为核心、以社区预防为基础,以机构救助为补充”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我国流浪儿童现状的考察,认为流浪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这一群体虽然已经引起广泛关注,但生存权、发展权和教育权等基本权益却并未得到制度保障;正因缺乏健康成长的环境和条件,这一群体极易成为潜在的犯罪后备军,对社会治安构成威胁.因此,国家应当建立有效的流浪儿童救助机制,维护流浪儿童的各项权益,同时实现预防和减少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社会目标.文章主张整合国家、政府、社会及家庭等的力量,形成一套以生活临时救助机制、预防流浪机制与回归社会机制的"三位一体"流浪儿童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优势视角理论进行简要阐述,并运用其核心观点构建流浪儿童救助服务实践的分析框架、介入模式和发展路径,深入分析问题取向与优势取向的两种流浪儿童救助服务模式的不同,探讨在中国福利制度转型中流浪儿童救助服务的创新与转型的路径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要全面和彻底解决新疆籍流浪未成年人在内地流浪的问题,最为关键的是要在法律上形成完整的预防和救助制度。流浪预防制度,就是要完善未成年人监护的有效运行机制,该有效运行机制涉及决定、执行、监督三个重要环节;流浪救助制度,就是要贯彻人本关怀理念,在流浪未成年人解救中,国家应积极、主动、强制进行救助,在流浪未成年人安置中,充分发挥流浪未成年人安置培训中心、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儿童福利机构各自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在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目标、手段及方式上一直存在观点的对立,这其实是思维套路化的表现。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其根本在于仁爱之心。如果丧失了根本,一切所谓的救助之法都会出现偏差,救助工作就会在两端中循环。只有回归救助之本,才会有切实可行的救助办法。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浪乞讨在当代发生的原因复杂,成员构成也复杂多元。根据乞讨成因、行为方式、占有资源状况、主观认同程度、违法程度等方面,可将当代流浪乞讨人员分为7个层级。建立一系列救助管理政策,区分流入地、流出地等不同救助主体的救助责任,提供分类分层救助并注重流浪乞讨人员的主体建设,是形成良性社会救助环境,循序渐进地解决流浪乞讨现象的救助路径,是完善流浪乞讨救助制度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社会按照一定的属性--或由上至下或由下而上分为不同的阶层,形成一个社会"金字塔"结构,一个社会要稳定和谐的发展,就必须稳固其由社会分层所构建起的"金字塔"结构.流浪儿童作为社会分层的一个特殊群体,对社会"金字塔"的稳固起着重要作用.文章探讨了在现代社会分层下处于过渡区的流浪儿童的境况,分析了他们聚集原因及其对他人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尝试找到一条救助他们的社会路径.  相似文献   

9.
在流浪儿童问题变得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政府作为各种社会资源的分配者和组织者,应该在流浪儿童救助工作中发挥宏观协调引导作用,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制订和宣传法规政策、提供社会保障监督、整合社会资源等举措发挥其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流浪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赵维泰 《中州学刊》2005,(4):98-101
成群结伙的流浪儿童现象已成为国际合作组织及各国重视和动员多方力量进行解决的、明显的客观存在和理论问题.中国也在努力依照本国具体的流浪儿童状况和特征,依照自己的儿童发展概念,从自己的社会文化、生活结构、政治信念和经济能力寻求和探索多样化的救助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