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贫困大学生“精神脱贫”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现已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高校在解决贫困大学生经济贫困的同时,应该更多地关注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贫困”。本文分析了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消除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2.
认识生态贫困是讨论生态扶贫的逻辑前提。把握生态贫困应当确立人的维度和生态的维度。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生态贫困表现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是人的生态关系“恶化”而导致人的贫困。生态贫困是指人类因“生态”致因而无法从自然中获取必需的生存和发展资源陷于贫困状态中。它主要分为环境退化型、自然灾变型、能力脆弱型和行为后果型等四种生态贫困类型。生态扶贫要消除的是生态贫困。  相似文献   

3.
对贵州贫困地区而言 ,消除贫困与可持续发展是统一的整体或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消除贫困就难以持续发展。有效地改善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 ,控制人口盲目增长 ,提高人口素质 ,利用西部大开发的契机 ,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开发利用资源 ,从根本上消除贫困 ,才能实现贵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虞城县借鉴“孟加拉”扶贫模式的调查文/董劲威1996年是国际消除贫困年,消除贫困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扶贫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扶贫到户,效益到户”是今后扶贫工业的主要方式之一。全国重点贫困县河南省虞城县借鉴孟加拉“...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贫困与贫富差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减轻贫困和贫富差距上取得的成果归功于快速发展策略,但城乡贫富差距、地区贫富差距和贫困仍然是中国所面临的严峻问题。未来15年,中国的城市人口将大幅增长,这有助于消除中国的贫富差距。为进一步消除贫困与贫富差距,中国政府应该将“重新分配”作为快速发展策略的有力补充,同时借鉴“家庭救助”、“局部救助”、免费教育等方法。  相似文献   

6.
过去 2 0年 ,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的国家 ,但缓解和消除贫困仍是我国相当长时期的历史任务。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伴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的“两个转变” ,在新的经济体制和社会背景下 ,贫困问题有了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消除绝对贫困 ,缓解相对贫困 ,缩小个人收入分配差距 ,使所有的社会成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是我国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邓小平的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对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问题的论述 ,旨在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 ,消除饥饿和贫困 ,促进农民致富 ,倡导全民控制人口、保护资源和环境 ,以发挥农业系统的可持续功能 ;对科技、教育和人才辩证关系的分析 ,集中于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农”战略 ,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农业高校应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农战略的目标为工作中心 ,改革旧的科教体制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镇贫困的主要经济社会特征与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社会和谐稳定全国抽样调查”数据,对中国城镇贫困的主要经济社会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基于本文设定的城镇贫困线,现阶段中国城镇贫困的调查发生率已经达到2位数的水平,城镇贫困住户在家庭人力资本、经济资源、社会结构地位和社会资本占有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排斥。最后,通过回归分析,对有关贫困成因的几个假设做了检验,其结果特别表明,基于市场化通过促进经济发展而有助于减少贫困这一理论的“市场化假设”不能得到调查结果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从贸易条件、显性比较优势、资源环境和社会福利等多个角度综合研究我国是否发生贫困化增长,结果证实我国不完全具备“贫困化增长”发生的条件。但我国出口产品具有较低的附加值,出口商品结构有待提高;资源和环境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受到严重破坏,出现生态贫困;技术升级缓慢、外贸“联动效应”弱等原因使我国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社会福利提高缓慢,存在“贫困化增长”的隐患。  相似文献   

10.
<正> 探讨湘西自治州、怀化、大庸地区(以下简称“武陵山区”)经济发展中所有制结构的选择,这对于在谋求经济增长的同时缓解和消除贫困,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工业消费品批发业作为我国流通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在传统工业消费品批发体系已经被打破,新的批发体系尚未正式形成的情况下,依托我国工业消费品批发10个转变和三个特色,尝试构建现代工业消费品批发的发展模式,即“一个体系”、依托“三个支柱”、积极发展涵盖“四个子系统”;上述工业消费品批发模式的形成需要以大型批发公司为主导、以网上交易和批发交易为发展方向、重点培育一些以产业群为基础的国际采购中心以及培育和谐的市场环境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16至18世纪是英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时期,地主阶级中的一部分人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为攫取更多利润,他们改变原有土地经营方式,在地产的基础上从事矿业和交通运输业,从而为工业革命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从这个意义讲,地主是英国早期工业发展的“革新者”、“赞助者”、“投资者”和“开拓者”。  相似文献   

13.
东亚的经济合作进程虽然很快,但仍然面临着诸如合作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主导国家、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各国的产业结构及分工趋同、各国社会制度不同及复杂的战略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影响着合作的顺利进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东亚经济的快速增长,各国也在着力协调解决这些问题,努力促使东亚经济出现良性互动的一体化合作发展趋势,并为实现东亚纯粹的一体化"东亚共同体"合作机制而共同奋斗.  相似文献   

14.
当贫困超出“物质匮乏”的含义时,很多人都无法规避它。新时期“三农”小说对乡村社会的贫困进行了浓墨重彩的书写。贫困群体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人穷志不穷”型;第二类是“人穷志也穷”型;第三类是“志穷人不穷”型。这三类形象反映了乡村社会部分农民在物质、精神、心灵、情感等方面贫与富的胶着状态。  相似文献   

15.
红塔集团的核心企业玉溪红塔烟草企业的发展,不仅为云南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同时有力地推动了玉溪社会、政治、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曾被认为是"一个奇迹一个谜"、"红塔现象"、"红塔山之路"、"玉烟增长方式".正是这种模式,为玉溪社会消费经济和社会秩序产生极大影响,并有力地推动了玉溪社会政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确保乡村振兴无缝链接脱贫攻坚,已经成为全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着眼整体治理视角可知,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呈现出了"由点及面"的特征,包括治理对象扩大化、治理任务丰富化、治理场域拓展化、治理资源全面化和治理思维合作化等内容。当然,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依然有着较多治理任务延续,如产业振兴立足扶贫产业发展、振兴主体队伍吸纳扶贫人才、文化振兴承袭扶贫扶智工作、组织振兴借鉴扶贫行动架构以及振兴机制传承扶贫治理经验。同时,为了开展更高质量的乡村振兴工作,也要推进较多的治理升级,既要依托乡村振兴发展消解相对贫困,借助多元主体合作改变治理思维,也要积极尝试乡村振兴区域合作模式,并系统构建完整的乡村振兴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7.
新阶段我国贫困与反贫困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反贫困的任务更加艰巨,其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贫困人口集中,贫困程度更加严重;资源缺乏,基础设施薄弱,生态脆弱,环境恶劣,灾害频繁;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等方面缺失并存,形成了贫困地区发展中难以突破的恶性循环。创造机遇、促进赋权、增强安全保障,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资,使其社会经济走出“低水平均衡陷阱”,推广以项目为载体的项目劳动扶贫模式等是新阶段的反贫困策略。  相似文献   

18.
贫困是我国当前大多数农村地区面临的共同难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政府为了缓解和消除农村贫困,启动了一系列的扶贫计划,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大部分农村地区的贫困状况得到了缓解。产业扶贫是近年来推行的扶贫政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把政府的扶贫模式由以往"授之以鱼"转变为了"授之以渔",有利于彻底消除农村地区的贫困现象。但是产业扶贫政策推行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结合政府在Y村推行产业扶贫政策中具体的产业结构调整历程,通过分析政府在Y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具体行为,试图指出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当发挥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以希望能对其他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的兴起给我国尤其是贫困地区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机遇 ,但由于贫困地区在知识经济认同上存在诸如思维方式滞后、依赖单纯劳动力和政府扶贫政策资金以及产业结构单一、适应性能缓慢等偏差 ,没能产生较高的知识经济贡献率。为此 ,我们应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重新审视 ,采取转变观念 ,构建知识经济价值观、提高公民素质 ,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优势、有效诱导劳动者进行知识投资、改革教育体制等策略 ,以实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20.
从“空间”的角度,国民经济的整体系统是由不同的“区域经济”构成。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总是在区域经济的分工、互补、互动的发展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区域经济”是否协调是整个国民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从产业转移、技术扩散、知识扩散和公共资源四个正外部性作用入手,分析发展正外部性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