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术不端行为:概念及惩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定义 在涉及当下教育界和学术界种种不良行为时,一般有"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三种主要称呼.从汉语语义上分析,这三个概念所指相同,但强度不一."学术不端"重于"学术失范","学术腐败"又重于"学术不端".  相似文献   

2.
如果能够形成一个良性的学术生态,将有利:于二抵制学术腐败。如果学术生态内部有问题,那么学术腐败现象将会越来越严重。所以与其呼吁改变行政命令式的管理制度,还不如从我们自己做起,从学术生态建构做起,从我们的个人操守做起,去抵制学术腐败。第一,要慎用“腐败”这一概念。这个概念是从外面引进来的,是从官场、市场上引进来的。说到“学术腐败”,就要严格区分究竟是学术经济腐败,学术政治腐败,还是其它腐败。社会上的腐败与学术界的腐败是对立的,社会上的腐败是很严重的现象;说学术腐败和社会上的腐败是同一性质的,就混同了学术界和官场,浑浊了学人和官员的区别。第二,对学术界存在的问题要进行客观评价。学术界的腐败现象是个别的,学术界的整体风气还是不错的。第三,要反对学术界的不正之风,就要突出重点。学术界不正之风大概出现在课题申报、评奖、论文发表这几个环节中。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存在较为严重的学术失范与学术腐败现象,已经对社会构成严重危害.有效遏制学术失范与学术腐败,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并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学术行为约束机制,构建学术失范与学术腐败“防火墙”.主要应从权力约束、利益约束、责任约束和社会心理约束四个方面建立健全学术行为约束机制,及时检讨修正学术行为,促进学术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缘起 天津外国语学院汉学院教师沈履伟2004年申报正高级职称时所提交的个人成果<求是集>一书中,有10余篇文章是他对别人业已署名发表的论文的照搬.其所申报的材料被天津市高评委一致否定.天津市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会根据举报,核实了相关情况,出于对学术腐败的愤慨,于2004年7月5日起草了致天津市有关领导和天津外国语学院的公开信,将信寄送给了有关单位,并将它公开发表在学术批评网上.天津外国语学院在2004年10月14日所发文件中指出,沈的<求是集>"存在明显违反学术规范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学术腐败的产生有如下原因:一是因为我们抛弃了自己的文化传统;二是师道的不尊与学术的不独立;三是体制上计划学术与行政学术的误导;四是对西学的追逐使我们的学术失去了主体性和创造活力.可以从四个方面惩治和预防学术腐败:一是要建立严格的学术规范;二是对学术腐败要严惩;三是要尊重学术独立,尊重文化传统,维护学术和学者的尊严,知识分子和教师要自尊自爱,建立学术主体性;四是改变"审批学术"的运作模式,改变违背学术研究和人材成长规律的种种做法,防止以自然科学评价体系规范人文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6.
“学术腐败”“学术贿赂”与“学术打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强了惩治腐败的力度,且已初见成效。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腐败已经像恶性肿瘤一样在许多方面扩散开来。以本来应该干净一些的学术领域来说,如何铲除学术腐败、清扫学术贿赂、进行学术打假,就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何谓“学术腐败”“学术贿赂”?所谓“腐败”,最简明的定义就是指一个事物失去其本质,面目全非、黑白颠倒。学术腐败即是如此:科学研究不讲科学精神,假研究、假数据、假论证、假成果纷纷出笼,谓之腐败;学术工作者,如一些教授、研究员、硕导或博导、学术团体负责人等等不懂学术、“外行领导内行”,斯文…  相似文献   

7.
向长艳 《云梦学刊》2008,29(6):26-29
学术腐败的产生是由多种原因所致.其中学术期刊因素不容忽视.目前一些期刊的价值定位偏离、行政色彩浓厚以及因非学术因素对学术期刊编辑产生的制约等原因导致学术期刊滋生出大量的学术腐败.治理学术期刊、整治学术腐败.必须从学术期刊的功能定位入手,改革现有学术评审机制、坚守学术本位、提高编辑素质,同时,给予学术期刊资金支持以解决生存问题.并开发新的出版形式.提高期刊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9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和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在北京共同举办"陈栋生研究员从事学术研究60周年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研究员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理事长金碚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研究员分别代表会议主办单位致辞。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宗兴教授等嘉宾和学生代表先后发言,介绍了陈栋生研究员的主要学术贡献并回顾了与陈老交往的经历。中国社会科学院吕政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周叔  相似文献   

9.
2015年1月17日,延边大学金柄珉教授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系李存光教授共同策划和完成的《“中国现代文学与韩国”资料丛书》(金柄珉、李存光主编,延边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版)出版学术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出版学术座谈会由延边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与延边大学出版社共同主办.  相似文献   

10.
从学术规范看综合类人文社科期刊的发展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十多年来,一些综合类人文社科期刊在反对学术腐败、建立学术规范方面作出了切实努力.对于综合类人文社科期刊来说,学术规范主要包含了两个层面:一是一般意义上的学术规范,或叫学术研究基本规范,其本质和精髓就是要求学术创新;二是具体的编辑规范.综合类人文社科期刊可以在一定情况下适当"逾越"规范.  相似文献   

11.
学术是神圣庄严的,高校本应是一方净土.但越来越严重的高校学术腐败现象使庄严的学术面临失范和失衡的危险.文章列举了当前高校学术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论学术信仰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不端行为的蔓延之势玷污着学术圣洁的殿堂,整治学术腐败的文章连篇累牍.文章认为解决中国目前学术界的问题的根本还应当从建立学术的信仰开始.尊重科学研究内在的规定性,形成学界对科学研究规定性的高度认同,并由外在的约束上升为内在的自律,不畏艰难,蔑视权贵,追求真理是学术信仰的精神内核,它是学者心中的敬仰、敬畏的"神",心中有"神"的学者才可被视为智慧的化身,真理的代言人,社会良知的守护者,学术界才可被称之为象牙塔、圣洁的殿堂和社会的净土.当今中国只有从科学精神的再塑造、知识分子良知的猛唤醒、社会正义的共培植等方面入手建立学术信仰,最终从根本上实现学术腐败的全面整治和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救赎.  相似文献   

13.
<正>8月13日,由河北师范大学、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省历史学会联合举办的"清代的府县"学术研讨会,在承德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70余名学者,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校长苏国安教授主持开幕式。河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建兵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  相似文献   

14.
胡杨 《云梦学刊》2003,24(5):14-18
《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2000—2001年组织的“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大讨论,发表了对我国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的现象、根源和具体防治措施等各种观点。随着学术规范大讨论的进一步深入,学术共同体内部深层的理论矛盾如学术规范讨论中的“反身性”问题,科学的价值规范矛盾问题以及科学共同体的自足性问题等等逐渐暴露出来,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既是学术共同体内部理论矛盾的结果,同时也是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孳生的原因,因此整饬学术规范,反对学术腐败应该从学术价值和学术规范的重构入手。  相似文献   

15.
全球学术团体"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教授的文集,近期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以<程恩富选集>形式问世.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系列文集之一,<程恩富选集>既是程恩富教授个人学术思想的珍结凝珠,同时也是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典著.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我国学术界超常规发展,学术数量不断增加,呈现"繁荣"景象,但是随之产生的学术腐败现象也屡见报端。本文即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对我国学术腐败行为的根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讲两个问题:第一,学术腐败的板子应该打在哪里。“腐败”一词与学术联系起来是今年的事情。过去没有讲过学术有腐败的。现在的“学术腐败”讲得太宽泛了,抄袭、空话连篇等等应该属于传统上讲的“缺德”的范畴。学术腐败要反,但是要反在点子上,移花接木、弄虚作假等等有的属于腐败问题,比如说利用权力,但有的完全是个人学术道德问题。学术道德不能与学术腐败划等号。第二,学术腐败的症结在哪里。学术腐败只是以学术形式反映了政治腐败、经济腐败。所以学术腐败应该与利用权力、滥用学术资源、浪费国家之财、败坏学术道德联系起来;这些应该是学术腐败的几个要素。现在让人触目惊心的不是冒名顶替、拼凑起来的学术垃圾,而是我们国家本来就穷,用在科研上的经费本来就不多,但是这些来自民脂民膏,人民血汗的经费却轻而易举地与权力结合起来,并且经过一定形式漂白后,成为某些人的财产。四百多万可以枪毙一个胡长清,但是科研经费动辄几百万。当然,弄虚作假、冒名顶替属于学术道德应该谴责的范畴,它们败坏了学风,影响了学术水平,所以应该予以打击,但是学术腐败的板子应该打在对国家、人民的遗害上。  相似文献   

18.
(以收信先后为序)于光远 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著名经济学家张友渔 中国法学会会长、著名法学家苏绍智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所 长、研究员黎 澎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历史学家谷霖光 江西省社联名誉主席、历史学家熊德基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教授胡守仁 江西师范大学教授张会村 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周銮书 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江西省社联主席、副 教授戴向青 中共江西省委党史征集委员会主任、副教授帘宗舜 江西省社联副主席、教授李树源 江西师范大学校长、副教授陈正夫 江西大学副校长、副教…  相似文献   

19.
在今天的座谈会上,与会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术腐败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第一,对学术界出现的问题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联系到整个社会的氛围,比较了商业腐败、官场腐败,并在此摆正学术腐败的位置。并谈到,舆论之所以关注学术界的情况,是因为广大老百姓对学术界作为一块净土有比较高的要求。第二,区别了学术腐败和学术不道德,认为不要把学术上出现的所有问题都归结为学术腐败。第三,追究了学术腐败现象背后的原因,比如说整体的社会环境、舆论氛围、学术体制、学术管理等等原因,也有认为我们正处于知识转型的时期,关。第四,追究了学术规范问题,学术界出现的情况与这一背景有认为如果规范不明确,学术评价数量化的话,就会导致学术腐败。最后,大家讨论了学术的道德操守问题,认为学者要坚守学术的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20.
孙伟平,1966年生于湖南常德。1996年6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副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