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留学日本,从事爱国活动和接触马克思主义一九一七年六月,周恩来同志十九岁,以高材生毕业于天津南开中学。当年秋,东渡日本留学。他去留学的目的是寻求救国济世的真理。正如毛主席指出过的:“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寻找真理”,“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了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人学。”“认为这些很可以救中国。”周恩来同志在东渡时做诗云: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选集》下卷的出版,使我们有机会能够系统地学习周恩来同志在建国以后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有关问题的精辟论述。关于反对官僚主义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这是周恩来同志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对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深刻分析和他丰富的革命实践的总结。 周恩来同志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多次提出要端正思想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建国后,他针对我们党已经变为执政党的情况,多次指出,我们掌握了全国政权,面临非常复杂的环境,必须兢兢业业,认真学习,加强调查研究,加强与群众的联系,注意防止和克服官僚主义。他把官僚主义当作我们“领导机关最容易犯的一种政治病症。”(《周恩来选集》下卷,第418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 推翻了旧政权,建立了新政权,并不意味着一切旧的东西都已彻底扫除干净了。列宁曾说过,旧社会的影响并不象人死了那样,可以装在棺材里埋掉,它会在我们中间腐烂发臭。官僚主义就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在我们的党员和干部中间腐烂发臭的一种传染病。周恩来同志说:“中国长期是封建社会,一百年来又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官僚主义更是有深远的影响。”(第418页)他还说:“我们尽管打倒了封建主义,但封建主义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生平和思想的研究工作,是在周恩来逝世以后一步步开展起来的。21年来,周恩来研究无论从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我回顾、归纳了一下,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编辑出版了《周恩来选集》上下卷,周恩来关于经济、外交、军事、统战、文化、教育等方面论述的专题文集,以及《周恩来书信选集》、《周恩来早期文集》等;二是撰写出版了反映周恩来一生的《周恩来传》、《周恩来年谱》;三是出版了不少回忆周恩来的书籍;四是出版、发表了许多专题性研究的著作和文章。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信息中心统计1976-1997年出…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伟大的军事家、思想家,同时也是才华横溢的杰出诗人。他的许多文论、诗论和美学思想,除见于《毛泽东选集》外,还在一些与战友的书信和谈话中。我们如果要全面了解毛泽东文艺思想如何评述现当代诗歌的来龙去脉,就必须以他的有关书信作为起点。他在1965年7月21日给陈毅同志的谈诗信,于文革结束后公开发表。这封信字数不多,内涵却十分丰富,应是研究毛泽东诗论的第一手资料,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最重要的组  相似文献   

5.
敬爱的周总理去世已十几个年头了,但他那举世公认的崇高道德情操,仍象一面光耀千古的明镜一样映照着亿万人民的心。在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下,认真学习周恩来同志的道德情操,无疑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在黑暗的旧中国,他为了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曾先后东渡日本、投身“五四”运动、留学法国。当他对欧洲各种社会思潮和思想流派,经过分析比较,最终选择接受了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6.
今年六月十二日,郭沫若同志不幸去世。噩耗传来,殊感痛惜。现在《学术研究》编辑部决定发表他在日本研究古文字期问写给我的部分书信,更引起了我对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的深沉的怀念,不由得使我又想起近五十年前的往事。  相似文献   

7.
<正>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和根本要求。《周恩来选集》上卷所收集的周恩来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的部分著作,就是坚持理论同实践统一的杰作。今天,学习《周恩来选集》上卷,对于我们学习并坚持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原则,很有教益。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同志早期书信反映了他探寻救国之路,思想不断走向成熟的进步过程。从周恩来的书信中,我们可以发现象他这样一位伟人,也是由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经过曲折、复杂的思想斗争和社会斗争成长起来的人民领袖。促成周恩来人生第一个转变的阶段,是他随伯父由宁静的苏北老家来到沈阳。关于这段人生经历,周恩来曾这样说“十二岁的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没有这一次的离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和留在家里的弟兄辈一样,走向悲剧的下场。”[1]接着他又说:“在沈阳念了两年书,从封建教育转到受西方教育,…  相似文献   

9.
一 在我们党和国家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中,周恩来同志最先提出“培养技术人才是我们国家建设的关键”;“科学是关系我们的国防、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有决定性的因素”;“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他为什么一再强调并始终坚持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特殊重要性?从《周恩来选集》下卷的一系列光辉文献中,可以得到答案。  相似文献   

10.
研究周恩来文艺思想的力作──评王凤胜的《周恩来文艺思想新论》李衍柱摆在我们面前的这部《周恩来文艺感想新沦》(山东人民出版1995年1月出版,以下简称《新论》),是王凤胜同志多年来潜心研究的力作,是研究周恩来文艺思想的最新成果。系统、深入地学习和研究周...  相似文献   

11.
《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最初是由台北狮谷出版公司在1981年出版的,后来台北远流出版公司在1984年曾发行再版。这本小书今天得以与大陆读者见面,笔者内心甚觉快慰。此书主要收集了我在1960年负笈来美后与先师殷海光先生之间的通信。殷先生是在1969年9月16日不幸以胃癌不治逝世的,他给我的最后一封信是在1969年7月27日写的,我给他的最后一信是在那年8月14日写的。我在1954至1958年就读台湾大学。1955年秋季,由于上殷先生讲授的逻辑课的机缘,开始跟随他读书、思考问题。在台湾时,也曾与殷先生通过几封信;但这里收入的,只有一封经殷先生生前妥为保存,我于1957年暑假,在台湾狮头山海会禅寺自修时写给他的信。  相似文献   

12.
今年三月五日,是周恩来同志诞生八十三周年纪念日。本刊从今年第二期起,特连续刊登怀恩同志编写的《周恩来年谱简编》。怀恩同志早在周恩来同志逝世的时候,就立志要写一部周恩来传记,使周恩来同志的伟大光辉形象永远再现在中国人民的面前,成为激励人们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和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巨大力量,继《周总理的青少年时代》和《周总理青少年时代诗文书信集》(上、下卷)两书出版之后,怀恩同志又紧张地从事《周恩来年谱简编》的编写工作。我们希望,这个《年谱简编》的发表,对国内外研究周恩来的生平和思想,对全国人民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周恩来同志的崇高思想品德,将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此题不确     
编辑同志: 贵刊今年第二期(总六期)所载王尧东同志所注鲁迅致许广平三封书信和谢德铣等注鲁迅致许寿裳的书信,总题为《鲁迅未公开发表的书信》,似乎不妥。鲁迅致许寿裳的,可以标题为《鲁迅未公开发表的书信》,鲁迅致许广平的三封信,注释者在注文里已注明辑录自《鲁迅手稿全集》,而此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一生两次来贵州,一次是1934年12月至1935年4月,随红军长征途经贵州;一次为1960年4月30日至5月4日,是他访问缅甸、印度、尼泊尔以后,从昆明来到贵阳,在贵阳停留了三天.周恩来两次来黔,对中国革命和贵州地方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周恩来第一次来到贵州,正是红军进行长征、中国革命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由于他和其他同志采纳毛泽东的建议,及时召开遵义会议,批判了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领导,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拨正了中国革命的航向.对此,已有许多文章详作论述,本文在这里仅就周恩来在其中所起的重大作用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5.
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十六日,在重庆,敬爱的周恩来同志为纪念郭沫若同志创作生活二十五周年并庆祝他五十生辰,特地为《新华日报》写了一篇《我要说的话》,精辟地论述了郭沫若同志的思想发展、走向革命的战斗历程,以及他在中国文化革命运动中的卓越贡献。同时,周恩来同志根据毛泽东同志对鲁迅的  相似文献   

16.
<正> 渴望已久的《刘少奇选集》正式出版了。 少奇同志是我党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他一生致力于将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对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少奇同志一向十分重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并为推进全党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收入《选集》中的《答宋亮同志》一文,就是为此目的而写的一篇极为重要的历史文献。  相似文献   

17.
正当全国各族人民认真学习和广泛深入地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下简称“自治法”),贯彻实施“自治法”,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速民族自治地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候,我国各族人民敬爱的已故总理周恩来同志建国以来的部分著作,作为《周恩来选集》的下卷出版了。这是我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连同已经出版的上卷一起,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  相似文献   

18.
(一)1980年底《周恩来选集》上卷出版后,许多同志发表文章,根据周恩来《迅速出师讨伐蒋介石》一文的意见,否定了武汉国民政府继续北伐的决策,认为只有东征讨蒋才是唯一正确的战略决策,才是“挽救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最有效的办法”(苏东海《周恩来同志挽救大革命失败的战略措施》,《光明日报》1981年1月6日)。最近,又有人再次肯定东征建议“及时提出了挽救革命与危亡的战略决策,表现了周恩来等人卓越的政治才干与军事才能”(阮银甫《关于东征建议与两湖议案》,《江汉论坛》1986年第6期)。  相似文献   

19.
<正>深入学习周恩来关于个人主义的论述,对于加强廉政建设,开展反腐倡廉斗争,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就周恩来关于个人主义的思考与论述这个侧面,作些粗线条的探讨,以期推动建立党风廉政建设机制的理论研究。 一、关于个人主义本质。 对个人主义本质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重要历史使命。周恩来对个人主义的认识就是从研究其本质开始的,周恩来指出:“个人主义总是与集体主义对立的”(《周恩来选集》(下)第122页,以下凡《选集》的引文只注卷次和页码)。这就为我们找到了认识和界定个人主义的钥匙。 那么,这种对立表现在哪里呢?周恩来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发现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出发点的对立。个人主义者把个人的利益作为根本的出发点。颠倒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关系,认为国家、集体的利益是不存在的,人在社会中只有个人利益是真实的存在,周恩来指出:“他们否认人民的利益、社会的利益,看一切问题都从个人的利益出发,合乎自己利益的就赞成,不合乎自己利益的就反对,”(〈下〉第175页) (二)价值观、行为准则和处世态度的对立。由于个人主义是建立在膨胀了的而且是  相似文献   

20.
1999年10月17日是南开大学80周年校庆,80年前周恩来作为南开大学第一期学生入校学习。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民族英雄。江泽民总书记在周恩来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周恩来同志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建树的卓著功勋,他崇高的精神和人格,丰碑似地屹立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深深地铭刻在中国各族人民的心里。”①南开为有周恩来这样的杰出校友而无比自豪。周恩来的光辉名字,已经成为南开的象征,他的伟大思想和崇高风范已经融入南开校风、南开精神。一周恩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