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应当随时记住,街道是供大家走路,而不是专供你一人走路用的。按礼貌,你不应当在人行道上横冲直撞或对不相识的男女纠缠不休,更不应当在马路上和警察打架。要和他们打架也只能在房屋跟前打。对来往行人高声怪嚷,对电车、马车和汽车上的乘客乱做怪相,同样是有欠庄重和有失体统的。当你遛大街的时候,千万别去碰坏橱窗,别用纸烟或雪茄的烟头去烧坏前面行人的衣服,别去踩死旁人的狗,更别去掏旁人的腰包。万一发生了这号事情时,得赶紧说声:“对不起,请原谅我没留  相似文献   

2.
陈献章融会儒道两家提出自己关于处世之道的看法。他把“立世”视为人生的主要任务,主张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明确地认同儒家的入世观念。但他淡泊名利,追求洒脱的人生境界,在名利观、苦乐观、生死观方面亦接受道家的影响。他的处世之道比较成功地把儒家的时中原则同道家的清高原则结合起来,透露出明代在野的道学思想家特有的心态。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处世之道的文化性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认为 ,传统中国人的处世性格同其他民族的处世之道相比较有四大特点 :( 1 )重德 ;( 2 )讲究中和 ;( 3)偏于阴柔 ;( 4)善用智谋。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处世之道的文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不可能离开群体和社会而生存和发展,这就决定了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与他人发生各种形式的交往,建立起一定的社会联系。因此,人们必须调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与人相处,讲求交际艺术或处世技巧,这在东西方社会大抵是一则通例。然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民族对人际关系的价值认识及其实践方式却有着显著不同。从文化传统看,中国人的社会是一个极其重视人际关系的社会,处世之道因而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占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从古到今,有关处世的箴言、训诫汗牛充栋;从大雅君子到草头百姓,总结处世经验、教训的言论林林总总。在中国传…  相似文献   

5.
人生在世,绝不可能与世隔绝,而必然地要同周围的人接触往来,建立起一定的社会联系。汉代刘歆在一篇题名《新议》的文章中把人生的这一原理阐述得十分明白。他说:人跟人的交往交接,是“人道之本始,纪纲之大要”。“才非交不用,名非交不发,义非交不利”,所以,“交之于人也,犹唇齿之相济”。马克思更以睿智的眼光指出,人不仅是自然的产物,而且是其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一切人的发展”。 人既然无可避免地必须“交之于人”,自然应该讲求处世的技巧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一点在东西方社会大约并无认识上的差异。但是,中国传统价值系统的“群体取向”、“他人取向”或“社会取向”,决定了中国人对于处世之道的关注要远远超乎西方人之上。《红楼梦》中宁府客房悬挂的对联:“世  相似文献   

6.
处世之道是人类社会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思维方式与文化个性的重要表征。中国人的所谓“处世”,首先是要“做人”,其要义在于人的行为必须合乎“人”应该具有的道德规范,做人就是以道德律己,以道德待人。孔子言“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与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7.
处世之道是中国历史上从士子精英到庶民百姓反复谈论、十分关注的大题目,而有关“防人”的论说,又在处世之道的讨论中占有突出位置。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曾从父祖辈的口中听到过“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警告,听到过“话到嘴边留三分”的告诫,这些处世名言的口耳相传,正浮现出国人在人际交往中的强烈防范心理。诚然,防范意识并非中国人所独有,而是东西方社会普遍存在的人际交往心理,但中国文化传统中防范意识的强烈,却远远超乎世界上其他民族,对于这一文化形态及其社会历史背景,不可不加以注意并展开研讨。  相似文献   

8.
黑色粮店 在上海有一家专门经营黑色食品的“黑色粮店”,凡与黑字有关的食品几乎一应俱全,“黑米、黑香糯、黑芝麻、黑年糕、黑糯八宝饭……这家粮店以“黑”为特色,生意十分兴隆。  相似文献   

9.
在立身处世、社会交往中强调道德意识的主导作用,虽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特征,但是对于今天提高公民素质、恰当选用人才、正确处理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之间的关系,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店名是专有名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汉语言的实际运用领域,是应用语言学的范畴。依据的标准不同,店名的分类也会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个店名,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也会属于不同的类别。  相似文献   

11.
商店名称的英译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店名实质上是一则无声的街头广告。近年来,英文店名在中国的大街上涌现。就如何翻译这些英文店名,使其准确传达商业信息,再现其语言艺术和语言风格并适应本土文化,笔者认为应注意店名的信息价值、审美价值及文化价值。这一研究既给商店命名提供了理论支持了实践指导,又给英汉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王恩来 《理论界》2009,(4):160-161
在北京奥运会50米步枪三姿比赛中,美国选手马修·埃蒙斯在遥遥领先的情况下,因最后一枪的失误而与金牌无缘。这枚金牌虽最终落入中国选手的囊中,但多数中国人并未因此而幸灾乐祸,相反,马修与其美丽的妻子卡特琳娜,成为媒体刻意追棒的偶像。这完全来自马修夫妇失败后的优雅表现:在经过暂短的错谔之后,马修先是绅士般地向中国选手祝贺,然后径直走向冲下看台的妻子,  相似文献   

13.
柠檬镇住着一位紫罗兰夫人,她开的天气商店是个神奇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好东西——“紫罗兰夫人,请来一点儿风!”银杏先生走进来说,“要那种小小的、温柔的风,能吹响铃链、逗得宝宝咯咯笑的那种小风。”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商店同資本主义商店最本质的区別,在于它不是以追逐利潤为經营目的,而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业务的出发点。在社会主义国家,看一个百貨公司办得怎么样,首先要看它为人民服务得好不好,也就是要看它为生产、为人民生活服务得好不好。而不能单純看这个商店的买卖做得多还是少,不能只看它的上繳利潤有多大。要体现出社会主义商店的这种特质,就需要不断地对职工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在商业工作中突出政治。一九六三年以来,我們上海市第四百貨  相似文献   

15.
魔术神奇、神秘,令人无限暇想,却又遥不可及。现在不同了,只要拥有魔术道具,就可以将一个普通人带入魔幻的世界,你想象一下一个小孩子借助魔术道具,可以将一块丝巾在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一张剪破的纸在魔术的帮助下可以复原,而这一切只要一件价值二十元左右的魔术道具就可以实现,这能不吸引天生就有好奇心的人吗?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三一年七月初,蒋介石集结了三十万兵力,在几百架飞机的掩护配合下,向我中央苏区工农红军发动了第三次“围剿”,他坐镇南昌亲自指挥,督战,还特意请了德、日、英等帝国主义的军事顾问,帮他出谋划策。 当时我中央主力红军只有三万多人,面对“围剿”的敌人,不仅装备处于劣势,而且众寡悬殊。但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和指挥下,按照“诱敌深入”的战略原则,集中优势兵力,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歼灭敌人一路至几路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我军士气旺  相似文献   

17.
"恕道"是中华元典精神的基本内容之一,是人们终生奉行不悖的处世准则,其思想精髓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其运作方式就是"培养恻隐之心"、"强恕而行"、"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等等.这一思想由于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功能,所以对当代社会具有强烈的现实影响.  相似文献   

18.
许晓艳 《学术探索》2012,(1):159-162
隐喻研究多年来受到国内外众多学科与学者关注。传统研究将隐喻视为一种修辞方式,而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被视为人类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本文将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应用于商业语言的研究;以美国爱荷华州爱荷华市的部分商店和Mount Pleasant镇的所有店铺为例,探讨商业店铺名称中隐喻的概念相似性映射和经验相关性映射,旨在探讨店主如何利用商店名称将店铺抽象化,唤起顾客的好奇心,达到吸引顾客、促进销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20.
民国时期,广西农村商店放贷主要有现金放贷、赊销、典当等方式。和其他民间借贷方式相比较,商店放贷利率较高,债户还债方式受市场影响,债户赊借时间不确定但还贷时间确定。商店放贷是高利贷与商业资本相结合的方式,它直接导致了农民深受沉重经济掠夺并为商业资本所控制,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满足了农户的生产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