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童话幻想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我把童话幻想的起源问题提到研究日程上来,就意味着试图从发生学的角度,试图通过童话幻想的最初心理发生过程去认识童话幻想。自从皮亚杰创立“认识发生论”以后,已经没有人怀疑“有必要研究认识的起源”了,普遍相信“对认识的心理发生的研究是进行认识论分析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问题”。他的学说给予我以方法论的启示:只有懂得起源才能认识本质,对于认识童话幻想来说也是如此。一代又一代的人类学家经过对一些未开化的土著部族的实地考察,确定童话出现在原始社会。马林诺夫  相似文献   

2.
相对于西方儿童文学,东亚儿童文学起步较晚,童话的确立和发展过程也非一帆风顺。20世纪30年代,中韩两国都曾发生过关于"否定童话"与"捍卫童话"的论争,结果却是大相径庭。儿童文学需要幻想精神,要培养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需要具有幻想力的童话为之助力。知史可以鉴今,时隔近90年,发生在中韩两国的这些有关童话的论争,依然可以引发我们对儿童文学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近几十年来,学术界对于苗族的宗教信仰和崇拜,曾有过不少介绍和评述。但总的来说,对其产生发展的过程及特点的研究,还显得比较薄弱。本文拟就此发表些不成熟的意见。一、万物有灵与自然崇拜“宗教是在最原始的时代从人们关于自己本身的自然和周围的外部自然的错误的、最原  相似文献   

4.
顾名思义,本体乃指宇宙及万物的本然之体。自华夏发展史上的万物有灵期的感而难言到理性觉醒后的言而难感,其间本体感悟的名实之演变,不仅展示了东方思维的独到之处,也展示了由此而向西方自然科学思维接轨的辙迹。本文拟择要而粗述其意,以抒宿怀。一、不可说之“灵”爱德华·B.泰勒在其《原始文化》一书中强调了以“灵魂’作为原始民族最早宗教和神话之本的观点。他说:一般认为,万物有灵论有两大教条,它们构成了一个前后一致的学说:第一个教条说,个体有灵魂,灵魂在肉体死亡或解体之后仍然存在;第二个教条说,还存在着其他精灵…  相似文献   

5.
建江可能是中国大陆最适合解读《安徒生童话》的人选。理由:我对他心性的感觉:温和,博大。童话研究学者,幽默推崇者,作家。———有没有“童话”的出身?或者,是不是从“童话”出发?这一个问题事实上在中国大陆的儿童文学作家和研究者之中还是一个蛮大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儿童文学的“基底”的问题。我们不一定写童话,但我们却是从童话而来的。其中的一个大宗源就是《安徒生童话》。做一个《安徒生童话》的东方解读者读了孙建江选评解读的这些篇目,首先有感触的便是一种“正宗”的味道。《安徒生童话》可以被“颠覆”或“破解”,但那可能不…  相似文献   

6.
80年代童话     
上世纪80年代发生了什么事?我从来就不知道。所以我只能从童话说起。因为那是我童年的全部记忆。1989年的时候,我六岁,80年代的一个老师给我开了后门,我上了小学一年级。多么庆幸,我赶上了80年代的尾巴念书了。可以自己完整地读完一个童话。  相似文献   

7.
作为表达原始思维的一种符号——神话,可以看做是一种“隐喻”。而对于“神话思维来说,隐喻不仅只是一个干巴巴的替代,一种单纯的修辞格;从我们后人的反思看来不过是一种‘改写’的东西,对于神话思维来说却是一种真正的直接认同”。这种以真实生活为基础的“认同”,隐含着原始人万物皆有智有灵的观念及自己氏族部落的图腾观念,因而“隐喻”了当时的某些文化图景,给后人留下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诸如,凉山彝族神话  相似文献   

8.
《额尔古纳河右岸》作为迟子建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展现给读者的是完全陌生的少数民族原始生态及百年沧桑。其对人与自然的神性描写,对原始宗教文化的形象阐释,都极富灵性。从万物有灵的多神崇拜、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之美、豁达本真的生死观、万物因缘聚合等多方面体现出了作者的审美价值取向,从而引发读者对人与自然、民族文化与人类文明之间关系的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9.
中西方人文思想中的人格结构观是存在差异的,西方以外物为镜反照自我,进而确立自我人格,其人格中包括物、我两方面;中国人以“本心”为镜玄览万物,建立起只含“本心”的单纯的人格结构。而童话中的人和物也是一面面镜子,它们共同构成了童话这个有生命的多棱镜。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加强,文学作品中的人格结构也会如“镜城”一样斑驳多端、繁复杂陈的,《快乐王子》与《猎人海力布》作为童话虽然仅仅只能表现出其基本形态,但用这两篇童话为例来探讨人格形成及结构问题,却可以为我们深入研究中西方人格结构开拓更多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世界和我国古代的民间幻想故事为背景,对我国现代流传的各民族民间幻想故事进行了型式分类和艺术特征的分析,并对故事的起源和至今仍然保存的万物有灵、图腾意识、语言魔力及人祭习俗等古老的原始观念进行了论述,指出民问幻想故事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有必要加强对它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安徒生童话在世界童话之林中是一株奇葩,吸引了无数少儿读者.从安徒生童话"拿来"的中国童话,在吸收安徒生童话深刻的思想意义及其"真"、"新"、"奇"、"美"的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加入了中国自己特有的素,形成了中国童话自己的特色.与此同时,中国童话在变革与创新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基于对100名大学生和100名小学生的问卷调查,初步得出了学生所期待的童话特色,这对我国童话创作的方向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蒙古族传统自然观是蒙古族先民对神秘自然最原始古朴的敬畏之情和神化意识。它倡导的是一种尊重自然、善待生命的伦理之道。蒙古族先民的万物有灵论不完全是由于认识能力低下而产生的愚昧观念,而是兼有生命伦理意义的有机自然观。当代生态伦理学,是建基于功利主义价值观、西方理性主义认识论范式之中,还是建基于前理性、前科学、非功利主义的生存论范式之中,这是事关当代生态伦理学成败的核心问题。彻底否定万物有灵论和人与自然生命同根的有机自然观,是不可能建构当代生态伦理学的。  相似文献   

13.
“童话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①具有浓厚幻想色彩是童话区别于其它文学样式的最重要的特征,可以说没有幻想就没有童话。和其它文学样式相比,童话的幻想性质已经大致规定了它不擅长直接反映现实生活,不增长如实精细地描绘让会生活事件和情景。如果非要如此不可,童话就不是童话,就失去了童话那特有灼神奇的就力。童话所具有的幻想特色,使得童话逻辑成为儿童文学理论上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幻想和现实的关系。这个问题本身是极易回答的。虽然幻想是一种特殊的想象,更多地超越物我的界限、时空的界限,更…  相似文献   

14.
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开端,它研究的中心是本体论问题,即关于客观世界的本原、本质的问题。本质、本原是一般,客观世界的具体事物是个别。本原与具体事物的关系问题,也就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实际上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这个哲学基本问题的具体表现。古希腊哲学的基本课题是寻求世界万物的本原,而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则贯穿于古希腊哲学寻求万物本原的全过程,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对这一问题作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5.
在对学生进行“看图画,编童话”类型的想象习作练习时,前后两次教学效果迥异不由得引起了我的思考。 图画内容:长江、黄河两条巨龙腾空而起(此图颇似中国地形图),在他们的周围,到处是被砍伐后留下的树根,旁边注上文字“滥伐林木”。图画下方有两行对白:“长江,长江,我是黄河!”“黄河,黄河,我也是黄河!”  相似文献   

16.
论王尔德唯美主义与童话的契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童话是王尔德唯美主义最理想的文学载体 ,二者有先验地相通之处。他反对艺术模仿现实 ,以想象和虚构构筑其叙事文学 ,这正是童话的灵魂。他极力渲染美与丑、灵与肉的尖锐对立和冲突 ,正好契合了儿童二元对立的观念世界。他极力营造浪漫、富有诗意的氛围 ,与童话文体风格正相吻合  相似文献   

17.
灵魂及灵魂不灭是原始人包括现代人都笃信的一种观念,在此基础上人们自然引发出对逝者灵魂归宿的思考,从而产生了灵魂转移寄托的思想;同时又在万物有灵及图腾崇拜思想的驱使下,使人们认识到那经冬不调的松柏就是灵魂寄居的理想场所,这也就是我国在坟场周围种植墓树松柏的初始目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中国童话创作及其作品的影响力、生命力进行纵向论述,作出作者自己的审美评价,重点对《西游记》、叶圣陶童话、张天翼童话、米星如童话、严文井和金近的童话、包蕾与任溶溶的童话提出作者之己见。  相似文献   

19.
我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壮大除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外,还在于它有效地借鉴了西方文化。“五四”新文化时期,在众多的儿童文学作品中,童话以其曼妙变换更受译介者的关注,从而在现代中国社会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童话译介高潮。外来童话对叶圣陶的早期童话创作产生了多层次的影响,如创作内容和表现技巧上,叶圣陶的童话都借鉴了外来的童话;同时,他在借鉴的基础上,又表现出自己独特的民族特色。叶圣陶对中国童话创作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改什么怎么改,这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和关心语文教育的人们一直探讨求索的问题。我以为,如果说到教学.那首先要把语文作为一个学科去看待.语文要有自己学科的属性.要有自己学科的知识、技能构成的学科教学体系,还要有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式。对此,我有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