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明一代,《草堂诗余》盛行,但仍有许多词人热衷于追步辛稼轩。与宋、元比较,《全明词》对稼轩词的接受面更宽,接受度更强。事实证明,在推动稼轩词经典化过程中,明人并未缺席,且为清初稼轩词风的流行作了铺垫。究其原因有三:词学理论的转向、豪放词风的延续和时代因素的影响。从明词与稼轩词关系入手,可为进一步深化对明词的认识、重新估价明词的历史价值找到一个新的观测角度。  相似文献   

2.
稼轩词用韵     
考证稼轩词用韵特点,前已有鲁国尧先生的《宋代辛弃疾等山东词人用韵考》一文。拙文根据一九六四年我所排比的《稼轩词韵谱》,着重对某些合韵现象,以及与鲁先生观点不同的地方,做一些分析讨论。 辛词基本上是平上去通押的,本文引例举平以赅上去。平声以摄为纲,其次序为:果假遇蟹止效流咸深山臻宕江曾梗通。入声独立,专章讨论。《韵谱》所根据的材料是《稼轩词编年笺注》、邓广铭笺注,中华书局一九六二年出版。词中韵字的确定,主要根据清万树《词  相似文献   

3.
"辛派词人"是词史上一个重要流派,此流派称谓从最早的稼轩词风格指称"稼轩体"、"辛体"、"稼轩风",到之后的"苏辛派"、"辛派"、"辛派词人",呈现出循序渐进的趋势.从指称的变化过程看.它一方面反映出由辛弃疾所开创的这一独特词风渐被同时代人及后人认可,并在创作上体现出有意的推崇和仿效,另一方面也折射出这一领域已愈来愈多地得到词学家的关注并在研究上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4.
辛弃疾是两宋词史上留存题序数量最多的人。稼轩词题序纪实性强,注重社交功能的发挥,经常有"戏作"、"解嘲"的字眼。稼轩词题序的特点反映了他作词所受的多方面影响,展示了他一生心态的变化。其题序创造了一个"白首为功名"的爱国词人形象。  相似文献   

5.
在辛弃疾的词作中,大量用典,经、史、子、集信手拈来,就《世说新语》一部书来说,620多首词中有94首词含有《世说新语》典,总共用了117条,内容涉及《世说新语》许多方面,诸如任诞、简傲、言语、排调、识鉴等等。运用《世说新语》典故所包含的词人的情感也是丰富多彩的。如对国事的不能忘怀,对友朋离别的伤感,自己抑郁不得志的感慨等等,辛弃疾大量用典,这当然反映词人知识的广博,同时也反映词人的遭遇和心理情感,以及与宋代诗坛使事用典,"无一字无来处"也是息息相关的。从《世说新语》典角度考察稼轩词对我们理解辛弃疾的思想感情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在近世的词评界和文学史著中,姜夔虽然不是一位最有争议的词人,但对他的词作的评价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争议的焦点是《白石道人歌曲》在词史上、扩而大之也是在文学史上究竟应该占有一个什么样的地位?为此又联系到:他是否有民族气节和爱国观念?他的身分是豪门食客还是江湖布衣?究竟应该怎样比较白石词和稼轩词?以及与此有关的一些词  相似文献   

7.
稼轩词中的梦词有78首.约占稼轩词总数的12.4%;从内容看感叹人生如梦、无奈归隐的梦词有37首.占总梦词的近50%.深入解读稼轩梦词,有助于了解词人从儒家积极入世思想转变为佛道归隐思想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英雄的词世界——论稼轩词的特质与新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弃疾是以英雄的身份登上词坛、载入词史的。刘辰翁《辛稼轩词序》就早已指出,他的词是“英雄感怆”。他是唐宋词史上罕有匹敌的。文韬武略和文业武功兼备的英雄词人,他在词中所创造的抒情人物(自我)形象,是唐宋词史上唯一的一位性格丰满、情怀复杂的英雄——当然是悲剧英雄。词世界里这位悲剧英雄,全面深刻地展示出在南宋那个黑暗、懦弱、屈辱、人妖颠倒、贤佞错位的时代,“一世之雄”(宋黄斡《与辛稼轩侍郎书》)的悲剧命运,悲剧情怀。  相似文献   

9.
评价人与被人评价 ,是人性的需求之一。这种需求见诸典籍 ,可谓源远流长。但真正在士大夫之间形成一种表述方式与风气 ,始于汉魏而盛于六朝 ,《世说新语》多有记载。尔后两宋词人继承其风气 ,在词中也品题人物 ,但在作品中形成风格特点者 ,当推南宋词人辛稼轩。文章在论述《世说新语》与宋词品题人物传统与风气的基础上 ,结合作品与人物分析稼轩词品题人物的三个特征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0.
南宋人汪莘《方壶词自序》说:“唐宋以来,词人多矣……,余于词所喜爱者三人焉。盖东坡而一变,其豪妙之气,隐隐然流出于言外,天然绝世,不假振作;二变为朱希真,多尘外之想,虽杂以微尘,而清气自不可没;三变而为辛稼轩,乃写其胸中事,尤好称渊明,此词之三变”。宋词“三变说”,虽只是一家之言,但说出了朱词的两个特征,一是“尘外之  相似文献   

11.
过往治宋词者言及刘过《龙洲词》的艺术风格,意见互有牴牾。黄昇将《龙洲词》纳入辛派藩篱。他说:“改之,稼轩之客。训多北语,盖学稼轩者也。”而另一些论家却以为《龙洲词》非可刚于稼轩藩篱。《四库提要·龙洲词提要》说:“(刘)过词赠辛弃疾者则学其体,……余虽跌岩淋漓,实未尝全作辛体。”刘熙载说:“刘改之词……虽沉著不及稼轩,足以自成一家。”近代的况周颐说:“改  相似文献   

12.
在两宋词台上,辛弃疾是最杰出的词人。他的《稼轩词》现有六百多首,为两宋词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在词风的革新方面,辛弃疾在苏轼的基础上,走着张孝祥辈所走的道路,终于把豪放派推上了高峰。就思想内容而论,辛弃疾写出了一部分以抗战为主题的优秀词篇,成为南宋爱国词人的翘楚。辛词不仅影响了同时代的和后世的豪放派词人(例如陈亮、刘过、刘克庄,清代的屈大均、文廷式等人),婉约派中的某些作家,因为和辛  相似文献   

13.
江西诗法出新裁,清劲填詞别派开。幽韵冶香风格异,湘皋月坠见红梅。情辞声律能相济,“骚雅”“清空”自一途。若觅浑成深厚境,令人回首望欧苏。 (论姜夔词一)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是南末词的大家,与辛稼轩风格殊异而平分词坛,南宋中叶以后之词人,大抵分别受到辛、姜两家之影响。宋元之际著名词人张炎著《词源》一书,特  相似文献   

14.
辛弃疾是我国历史上名垂千古的爱国词人。他的高风亮节,豪迈气概,至今还激励着人们,他的如掾词笔,富瞻文采,长期以来,赢得人们的普遍崇敬。邓广铭教授化了数年时间,搜讨、抉剔、参稽、发微,付出了巨大的劳动,撰成《稼轩词编年笺注》和《辛稼轩年谱》。这两部专著,成为我们阅读、赏鉴、研究辛词不可或缺的书籍。邓老那种孜孜不倦,勤奋谨严的治学精神。值得我们很好学习。  相似文献   

15.
辛稼轩是我国南宋时的伟大词人,从他现存的620多首词来看,无论其思想或艺术都明显地受着庄子的影响。过去研究稼轩词的学者往往对这个问题重视不够,因此,认真探讨一下这个课题,对研究稼轩词将会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辛弃疾的《鹧鸪天》词计63首,数量为两宋词家之冠。其词开拓了《鹧鸪天》的题材内容,多抒写作者出处行藏的内心矛盾,揭示世态和人生哲理,意蕴丰厚深邃。其中农村词描绘田园风光民俗与农人形象生动细致,诗情画意与乡土气息浓郁,成就在东坡农村词之上。在写景、叙事、抒情、用典、对仗以及语言锤炼等方面,稼轩《鹧鸪天》词都有高超造诣,艺术风格多样。稼轩堪称词史上作《鹧鸪天》词的第一高手。  相似文献   

17.
关于稼轩词风,前人有“豪迈”、“豪放”、“豪壮”、“豪雅”、“慷慨纵横”(《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悲壮苍凉”(刘师培《论文偶记》)等各种说法.任何理论概括都是以牺牲大量的作品为前提的.仅从“豪”的一面来认识稼轩词风,显然是不全面的,南宋人就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刘克庄《辛稼轩集序》云:“公所作大声镗塔,小声铿(钅訇)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其后多有从豪、婉两方面来评稼轩词者,蔡嵩云《柯亭词说》云:“稼轩词,豪放  相似文献   

18.
苏轼,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他的诗、词、散文极负盛誉,而词的成就和影响尤为显著,可以说是词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正如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中所云:“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在他三百多首词中,词人是“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塑造了一批精神饱满、个性鲜明、纯洁质朴、可歌可泣的人物形象,黄童、白叟、渔人、村姑、志士无不玲珑剔透,栩栩如生。其中有不少是  相似文献   

19.
龙川词初探     
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人,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进步思想家,又是一位壮怀激烈、风格豪放的爱国词人。他写的词,据《宋史·艺文志》记载,有《龙川词》四卷,但已久佚。其子陈沆初刻《龙川集》,仅收词三十阕;毛晋《宋六十名家词》,从黄昇《花庵词选》中补入七阕,计三十七阕,四印斋本《龙川词补遗》二十六阕,赵万里续补十阕,今人唐圭璋又补二阕,去其重复,共存词七十四阕,在数量上与李清照(七十八阕)相近。读龙川词,教人振奋,催人踊跃,使人热血沸腾。陈亮与辛弃疾的词风貌相似,格调相仿。刘熙载说:“陈同甫与稼轩为友,其人才相若,词亦相似。”又说:“观此(指陈亮《贺新郎-寄幼安见怀韵》三首)则两公之气谊怀抱,俱可知矣。”茅盾把陈亮与陆游、辛弃  相似文献   

20.
世传辛弃疾寿韩(?)胄的两首词《清平乐》(新来塞北)与《西江月》(堂上谋臣),元吴师道《吴礼部诗话》已指出非稼轩所作.因为他没有举出充分证据,所以未受到后来学者的重视.现在为稼轩词编集者仍都收录了这两首词.其实,细察词的内容、风格,证之以稼轩事历、史料,是完全可以肯定非稼轩所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