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提起南非,人们往往会想起黄金与钻石。无怪乎,当听说我要去南非工作时,一位朋友打趣说:“去拣些钻石回来,要么抱块金矿石回来也行。”  相似文献   

2.
200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发得异常地早,这透露出一个信息:将这顶桂冠授予南非作家库切(JM Coetzee)属于份内之事,无可争议。其实库切入围诺贝尔文学奖的角逐在10年前已有传闻,他本人现正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执教,闻知这一喜讯后极其平静,仅通过芝加哥大学发表了一个短小的声明,“此奖对我完全是个意外,我尚未意识到颁奖之日已经临近。”南非作家在短短10来年中两度获奖,  相似文献   

3.
传媒览要     
南非企业迅速走向全球英国《经济学家》7月22日南非现在拥有许多成功的跨国公司。南非英美公司和德比尔斯联合矿业公司是世界知名的采矿企业;南非啤酒集团已成为全球酿酒业的巨头;提供计算机服务的多维数据公司在30多个国家开展了业务;南非最大的金融公司去年收购了瑞典历史最悠久的保险公司。南非公司的成功说明了发展中国家的公司在国外尤其是新兴市场,有时能够比发达国家的竞争对手更好地施展身手。南非企业在全球迅速扩张的道路,为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国外繁荣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上世纪90年代,南非的公司由于无力到国外投资,便选择了国…  相似文献   

4.
幽默小品     
《金色年华》2009,(6):63-64
站长 许多年前,我的哥哥比利在南非的一个小火车站当站长。 一个忠诚的职员说为了纪念我哥哥,希望他将要出生的孩子的名字与我哥哥的名字一样。受到如此奉承,哥哥当然很高兴。过了不久,职员就带来了他的妻子和刚出生的儿子。  相似文献   

5.
刘艺 《女性大世界》2006,(4):162-165
我和女友驾车从南非开普敦向北进入纳米比亚,在游览了鱼河峡谷、沃尔维斯湾与依投沙野生动物园之后,终于踏上了寻找辛巴部落的土路……  相似文献   

6.
佚名 《华夏少年》2007,(7):38-40
最近,我们班组织了“我们与周围环境”的社会调查活动。我从电视和报纸上得知我国淡水资源越来越少,而浪费水资源的情况却越来越严重。于是,我就针对城市水资源浪费情况作了一下调查。  相似文献   

7.
抓住机会     
南非大使夫人佩特拉试着抓住在中国生活的各种机会。出生在德国的佩特拉,1993年移居南非。如今的她已把南非看成是自己的家乡。  相似文献   

8.
正与几位朋友一起吃饭。其间,有一位出去打电话,几分钟后才回来,有人打趣道:"忘了向媳妇请假了吧?"他说:"哪里啊,给我妈打的!周六是我和老家父母的通话时间。"朋友曾在一家公司的技术部门工作,当时还未结婚。那年,公司与南非一家工厂签订了合作协议,要选派一名技术员去南非,负责技术指导,为期两年。技术部的同事们都以家有老小离不开推辞,他却自告奋勇,毛遂自荐——对印象中的非洲大陆,他从读书时就一直神往着。  相似文献   

9.
16岁时,我与父母生活在南非,住在德班城外我爷爷建立的“凤凰村”里,这个村落距离城市18英里(1英里约合1.6公里),周围是一片片甘蔗种植园。在这样偏僻的乡村,我们没有邻居,没有朋友,没有娱乐。我和两个姊妹总是期盼着能到城里去看看朋友或是看场电影。  相似文献   

10.
"He is a……",一个月前的今天,我还站在讲台上讲着伟大的南非前总统尼尔森·曼德拉那坎坷,辛苦而又幸运的生平经历,而今天我的句子里面的一般现在时态不得不改成一般过去时态。学生们问为什么?我回答:这是一种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导刊》2007,(1):46-47
上世纪90年代初,南非还处在一个随时可能爆发种族仇恨的火山口上,但由黑人领袖曼德拉和白人总统德克勒克为代表的进步势力,终以超人的智慧和胆魄将势不两立的黑人和白人引上了种族和解的道路。1994年,南非举行第一次不分种族的全民大选,并成立了由非洲人国民大会为首的南非民族团结政府,从而结束了历时300多年的种族隔离制度。种族隔离制度的废黜,民主自治的建立给黑人提供了摆脱贫困的机会,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经过多年的民主自治,年轻白人和黑人一起竞争工作岗位,而一些在老的体制中受益的南非白人还不习惯与黑人共同竞争时,南非的黑人中产阶级和精英却慢慢形成,他们的孩子也在以前的白人私立学校上课。有钱的黑人大多把钱花在房子、汽车和娱乐上。  相似文献   

12.
卡尼尔和弗拉茨是美国一所小学的老师,她们和南非一个贫困小镇的一所小学建立了友谊帮带关系. 有一次,卡尼尔和弗拉茨一起,带着几位美国学生来到了那所南非的学校.卡尼尔和弗拉茨决定带南非的孩子们去山上探索自然奥秘.正当他们来到半山腰的时候,意外发生了:弗拉茨因为想拉一位南非黑人少年,结果自己失去了平衡,摔到一条足有两米深的山沟里,血流不止.  相似文献   

13.
苏华 《公关世界》2010,(7):48-49
201O年,世界瞩目的焦点从德意志转到了神秘非洲大陆最南端的钻石之国——南非。在那里,64桌盛宴等着我们——品尝。1460个漫长日夜的等待之后,我们迎来了2010年南非世界杯足球之战,也迎来了绿茵场外的另一场战争——世界杯营销战。  相似文献   

14.
开普敦位于好望角北端狭长的开普半岛上,西濒大西洋特布尔湾,南临印度洋,是南非的立法首都,也是南非的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这里虽是立法首都,但没有其它国家都城的庄严,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多是迷人的风光,因此被称为南非最美丽的滨海城市。  相似文献   

15.
眼下我国正值冬季,而东半球的南非,已是百花争艳,惠风和畅的春天。 2012年11月2日,我来到这个被誉为“彩虹之国”的国家。朋友严瑾告诉我,南非荣获“彩虹之国”称号,有三方面的意思:一是如花园般美丽的国家,旅游资源丰富,年游客逾千万;二是人种多姿多彩,有黑人、白人、有色人和亚裔四大种族,11种官方语言;三是每遇下雨,多有彩虹,地下和天上绚丽的色彩,构成一幅立体的长卷画,使人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16.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南非黑人领袖纳尔逊·曼德拉是一位国际政坛的风云人物,他一生都致力于反对政府种族歧视政策、推进南非民主进程的斗争,并因此被捕入狱。在度过了长达27年失去自由的监禁生活后,1990年2月10日,南非政府宣布无条件释放曼德拉。  相似文献   

17.
世界杯,让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南非,一夜之间,似乎南非成为了新世界的典范,被粉饰成了一个完美的世界。然而几起劫案、几桩盗窃,又让媒体哗然,舆论倒戈。  相似文献   

18.
自21世纪初启动"国家青年政策"等一系列青年发展政策以来,南非侧重于积极青年发展观,确立了内在赋能的青年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由内至外"赋予青年内在发展潜能的发展道路,颇具特色。在这一青年发展模式下,南非围绕内在赋能青年发展而形成了多元路径,坚持强健体魄这一基本性前提,遵循教育育人与经济参与的内外双重路径,实现赋体之能、赋智之能、赋行之能,合力发挥南非青年的内在潜能优势。总体而言,南非"国家青年计划"对我国促进青年发展有较大启示,应以内在赋能为牵引,打通多元施策领域;以整体框架为统领,打磨青年发展方法;以青年发展为本位,统合多维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苏荷 《当代老年》2010,(7):50-50
晚上儿子孙子都看世界杯,姥姥也没睡跟着看了一阵。 她开始说:咋都是黑人跳舞呐? 答:这是在南非,南非主办的! 姥姥:那不是很穷吗?怎么跳舞的妞都那么胖?  相似文献   

20.
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去年10月30日曾表示,他非常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有一个非洲城市申办奥运会.他说,目前已有南非的三个城市和埃及的开罗对申办奥运会感兴趣,也许不久就会有一个非洲申办城市.事实上,在非洲极具影响力的埃及正在力争成为非洲第一个举办奥运会的国家.埃及青年和体育最高理事会主席阿卜杜·梅内姆说,埃及准备申办2004年奥运会,但南非将成为埃及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过去南非一直受到世界范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体育制裁,不能举办各类大赛,它的运动员、运动队不能代表南非参加国际性大赛,但是,随着南非政治改革的顺利进行,各种制裁在逐渐取消,南非也成为国际奥委会大家庭的成员之一,并在国际赛事中充分显示它雄厚的体育实力.因此,如果南非和埃及同时申办2004年奥运会的话,竞争将是很激烈的.那么,埃及在申办方面有哪些优势呢?第一,埃及是非洲的政治大国,对非洲统一组织各成员国影响很大.埃及政治开明,社会稳定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