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古代的陪公子读书到如今的陪儿女读书,“陪读”越演越烈,种类也越来越多。近几年在江苏、山东、上海等一些重点学校周围出现了一群“租房陪读”家长,所谓的“租房陪读”,就是家离学校较远的学生家长租住学校附近的一所民房,为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家长放弃工作,随着孩子读书的学校而“迁居”。作为一个新的群体,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教育的因素,也有个体因素。  相似文献   

2.
<正>过五关斩六将,孩子出国留学的事终于尘埃落定,可家长却又犯了难:十几岁的孩子一个人在国外,行吗?要不要陪读?不陪读会不会出问题?伴随着留学的低龄化,出国陪读的人数也在迅速增加。不少家长辞了工作,专职到国外照顾孩子;可也有父母觉得,陪读容易让孩子产生依赖性,还是让他独自出去比较好。那么,家长到底该不该陪读呢?  相似文献   

3.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此天下父母之心自古皆然。然而,过去只是“望”而已,现代社会,尤其是都市社会的一大新景观是——父母陪读,直接介入其间了。陪孩子读书,其中自有诸多甘苦,天下父母怕是各有滋味在心头。就说我吧,儿子今年才一年级,可以说其读书生涯@炯u开始,而我  相似文献   

4.
正家长们应放下功利心与焦虑感,科学适度地参与孩子的成长就好。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当代女人快速衰老的真正元凶:陪娃写作业;夫妻之间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辅导孩子写作业,你却活得像单身……因为陪娃写作业,类似的段子层出不穷,甚至还有一份推荐给陪读家长的"专业"书单在网络上流传,其中包括《莫生气》《论持久战》《强迫症的自我恢复》,最后一阶段则推荐了一本《活着》。  相似文献   

5.
世相     
担心孩子被歧视家长虚报“官职”
  “学校的报名表,还要登记家长的单位和职务,孩子入学跟家长职务有什么关系?”广州幼升小报名接近尾声,在等待小学录取通知书的过程中,不少家长反映学校太现实,入学报名还要“拼爹”,一些身为普通职工的家长为了孩子不被歧视,不得不虚报“官职”。
  张先生是一名普通职工,他带孩子入学面试时拿到一张家庭信息表,上面要填写详尽的父母资料,包括工作单位、职务等等。“我感觉这跟入学无关啊,但又必须填写,为了不给孩子拖后腿,让他在学校受歧视,我跟太太商量了一下,填上了‘副经理’一职。”张先生苦笑着说,“我后来在同事中一打听,他们都或大或小地给自己封了个‘官’。”  相似文献   

6.
正每个家长对孩子都寄予了厚望,当家长们为了孩子挖空心思地付出后,等来的却是一份糟透的成绩单,你会怎么办?升入高二,毛毛的成绩出现了滑坡。思前想后,我辞职开始陪读。两个月了,每天穿梭在菜市场、家和学校之间,我挖空心思给她调剂饮食,也尽力帮她减负,希望她在快乐与轻松中学习。陪读的日子我过得很辛苦。不工作经济压力自然大了一些,除了照顾孩子,我还要读书充电。但我觉得值得,希望  相似文献   

7.
吕斌 《当代老年》2010,(6):10-11
“孩子,你一定要为爸爸妈妈争气啊,你看看为了你成长,爸爸妈妈花了多少心血与金钱哟!”相信对这一句话,不少做家长的人都很熟悉。的确现在有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知道父母的艰辛,经常在孩子面前罗列孩子自出生以来的各种费用,和孩子算起了成长的“金钱账”。那么这样的做法值得提倡吗?教孩子学会感恩,是否一定要通过算金钱账这一方式来达到目的呢?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方式吗?  相似文献   

8.
为一家老小洗衣烧饭,给孙辈当“陪读”、“陪玩”……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鼓励自己的单身父母开启“第二春”时,不少老年人却宁愿主动放弃心仪的对象,甘为儿孙当“孺子牛”。心理专家表示,单身老人寻找晚年的伴侣,无论对小辈还是对自己,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虎林 《女性天地》2006,(8):10-11
常有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爱乱花钱,为了买喜欢的东西甚至欺骗父母。中国教育网的调查显示,我国九成以上的城市中小学生都存在乱消费、高消费和理财能力差的问题。面对这一现象,一个名叫李姗姗的女孩从中挖掘商机,在深圳开了一家“财商培训公司”,专门教孩子理财,培养他们的“财  相似文献   

10.
家长陪读现象在社会变革的浪潮中已出现愈演愈烈的趋势,陪读作为中国社会存在的一种独特现象,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只有正确认识陪读现象,深入分析它产生的原因,辩证地分析陪读现象带来的影响,才能够促进社会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嵩 《当代老年》2013,(4):19-19
有一天下午,我在书房看书,孙子让我榨苹果汁给他喝,我就让孙子先把苹果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孙子一手拿着苹果,一手拿了把刀,苹果在他的手上直打转,他拿着刀却无法下手。看着他笨拙的模样,我真是感慨万千:如今的孩子在大人的宠爱下,除了学习,不承担任何家务,连最基本的生活技能都在大人的宠爱下丧失,难怪有许多孩子考上大学之后还需要家长陪读。晚饭前,我终于想出了一个策略。我问孙子:“你想不想在家里赚到你平时的零用钱?”  相似文献   

12.
咪蒙 《女性天地》2013,(3):62-63
每天没有陪孩子看书、给孩子讲故事的家长不是好家长——亲子阅读就像吃饭和呼吸一样重要,但依然有家长很无辜:我的孩子不喜欢听故事啊,能怪我吗?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送礼索官”现象,是不良社会风气在校园里的一种反映,是家庭教育世俗化的结果,是学校教育不公平的一种折射。我们应该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教育合力。“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一切为了孩子的未来”,应该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合力点所在,是教育价值取向目标所在。  相似文献   

14.
章法 《老年世界》2008,(19):38-38
上世纪50年代,中国家庭人口结构一般来说是一家有四五个孩子的“梯形”结构,70年代一般是一家有两个孩子的“正方形”人口构成,老人都有子女陪伺在侧。到了21世纪的现在,却已是一家只有一个孩子的“倒三角形”,子女少且忙碌,使无偶老人更显孤寂,“再婚”便成了单身老人面临的一个安度晚年的人生选择。  相似文献   

15.
大军 《老人世界》2013,(9):22-24
所谓“拼养”,就是几个家庭组成一个小圈子,每到节假日或其他时间,将几家孩子集中起来,由其中一个家庭轮流照看。这样,家长更自由,孩子更快乐,这种方式已成为当前不少年轻父母的新选择。调查发现,多数家庭赞成拼养,认为有利于孩子成长,不失为育儿新招。但也有一些人持谨慎态度,认为有悖于传统。还有法学专家表示,“拼养”孩子存在一定风险,家长们要谨慎对待。那么,“拼养”会出现哪些法律风险,如何规避这些风险呢?  相似文献   

16.
刘泓 《现代妇女》2005,(11):41-43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但是,目前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两个误区:一是在儿童观方面,认为孩子是家长的私有财产,将孩子当成面团,想捏成什么就捏成什么,无视孩子的主体地位和独立人格。二是有的家长过分重视智力投资而忽视对孩子精神的优化。物质上,想尽办法满足孩子的要求;管理上,包办一切;评价上,重智轻德,认为只要考出好成绩,就是好孩子,将来就是人才。相关调查显示,家长最关心孩子的内容排前三位的是:做人83.67%,求知82.95%,健体41.35%。教育正如“人”字,一撇代表思想品德,一捺代表文化知识,无论缺了哪一笔都不行。以下几位家长的献…  相似文献   

17.
2006年2月19日,在数百万莘莘学子正辛苦备战6月的高考时,有一对双胞胎兄弟已经被北京大学提前录取,他们就是西北师大附中高三的樊昊霏和樊昊阳。难道他们是天才吗?他们的父亲樊玉生说:“我孩子肯定不是天才,也不比别人聪明,不同处是我为了全程陪读,辞去了工作,将培养孩子当成了我的事业。”  相似文献   

18.
在家庭教育中,有些家长不懂得跟孩子讲理的艺术,当孩子稍有不JI匝眼的地方或犯了错误时,就板着面孔大声呵斥,甚至打骂,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教育孩子应讲究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孩子才能口服心服。古人云:“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怒,所以然者,生而善教也。”作为家长,要讲究跟孩子讲理的艺术,使孩子服理,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要掌握时机。讲理要看孩子的情绪,情绪好时,容易听得进,不高兴时跟他讲理,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影响教育效果。二、要真有道理。讲理要通情达理,不能以“家长”自居,强词夺理,…  相似文献   

19.
到北大去演讲,走在校园里。 “真漂亮,尤其这些大树,真是有乔木之谓也。”我说。 “你到新生入学的时候来看,更有意思,”一个学生接过话,“大树底下全睡了人,老头儿、老太太全有。” 看我没听懂,他就继续说:“都是从全国各地带孩子来念书的,好多父母从乡下来,把攒的那点儿钱全给了孩子,自己既舍不得住旅馆,又舍不下孩子,干脆就往大树底下一躺,躺在这儿陪孩子,多近。”  相似文献   

20.
刍议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教育给孩子们以沉重负担。书包越背越重;从早上上课到晚上做作业延续十五六个小时;从入学第一天,家长就开始陪读,直到家长学问不够去请家庭教师。结果,孩子出人意料没有欢乐的童年、充满活力的青少时代;青少年时代没有健康的歌声,没有时间去看电影、电视、听音乐会、看美术展览、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