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高岩 《老年人》2010,(12):32-33
我和先生都出生在江南水乡,婚后不久便一起调到大连工作。先生是出了名的孝子,早在结婚前他就再三对我说,婚后一定要好好待他母亲。他母亲早年守寡,一个人将儿子拉扯大,母子感情很深。先生是独子,他爱母亲,我能理解。  相似文献   

2.
书画收藏非我强项,但对于心仪之作从不会放过,而且会倍加珍重。张守中先生是我的老同事、老朋友,更是我敬重的一位学者型书法家,对他的片纸只字我无不珍惜。近期我把近十多年来所存他的书画作品请人装裱成一幅长卷,又订制了囊匣,成为我书画收藏中的一件珍品。2012年9月24日,我的另一位老同事、老朋友张洪深先生,邀我和守中先生去他家做客,我按约定带去了这份长卷。  相似文献   

3.
《女性天地》2007,(3):49-49
倾诉:我先生有了外遇,给我造成了很大的痛苦。在极度痛苦当中,失去理智的我在他与那个女人同居的出租屋里打了他们,过后又请单位领导出面劝他回心转意。先生认为这种做法伤了他的自尊心。现在他已搬到外面住了三个月,前几天我跟他谈了两次,他说不会回来了。可是我让他写离婚协议书来给我签字,他又一直不写。  相似文献   

4.
戴铁珊 《老年人》2005,(9):23-23
我同刘迪耕先生相识多年了。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一位慈祥、随和而诙谐的长者,走到哪里,哪里便有他爽朗的笑声。刘迪耕老今年91岁,别看他人老了,心可不老,套用一句广告词,真可谓“91岁的年龄,30岁的心脏”。平常,尽管他有“老年优待证”,可以免费乘坐公交车,但他还是喜欢坐他的“  相似文献   

5.
薛弢 《老年世界》2011,(3):24-24
我的书橱里.珍藏着一副春联,那是父亲撰写的最后一副春联。每年春节前,我都要从书橱里取出这副春联,仔细端详,父亲教我撰写春联的历历往事,就浮现在眼前,以至于年逾花甲的我,仍不免沉浸于回忆中又一次深深感动……  相似文献   

6.
放手的美丽先生曾是一位极有前途的男高音,视歌唱为第二生命。就在他演唱技艺日臻成熟的时候,被确诊患了喉癌。那一刻真是天塌地陷,五内俱焚。我不知道,如果没有了他,我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更难以想象,如果失去声带,不能登台演唱,他的余生又该如何度过。先生倒还镇定,平静地选择了手术。后来,他悄悄拜师学会了用食管发声。在饭桌上,他对我说的手术后的第一句话声音古怪,但却令我在刹那间热泪奔流。先生说:“樱子,以后我不能唱歌了,但还能每天吃你煮的菜,看你的笑容,这真好。”他放弃了自己美好的声带,却牢牢守往一颗同样…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2014,(8)
正一次,入道不久的守端前往拜访杨岐禅师。两人对坐,杨岐问守端:"我听说你师父因为跌了一跤而大悟,写了一首偈,你知道吗?"守端说:"知道。那偈是这样写的: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杨岐听了呵呵一笑,  相似文献   

8.
那个谜     
我不是天才,一心想勤能补拙(不过也没做到),格外仰慕努力型作家。比如阿西莫夫,每周写7天,每天写8小时,每小时写5000字。再比如斯蒂芬·金,他自称天天写,除了7月4日国庆和生日之外。后来又说,其实国庆也写,说停笔只为了文气好看。还有老舍,他也是“除了星期天和闹肚子的时候,天天总动动笔,多少不拘,反正得写点儿。”我一直以为老舍的星期天不营业,和斯蒂芬·金的国庆一样,是一种噱头。闲来没事,翻他的年表,才知道,他23岁那一年,在基督教堂受了洗。立刻电光石火,反映过来他是守安息日。老舍是教徒?可是,可是可是为什么,从没听他提过。再细看,…  相似文献   

9.
彭国梁 《老年人》2006,(11):24-25
近闻武汉新成立了一个“武汉作家书画院”,周翼南任院长。有意思。作家书画院,这在全国肯定是首家。这位周翼南兄,我和他至今尚未谋面,但书来信往、电话聊天已很有些年头了。记得是四川成都龚明德先生引荐我认识翼南兄的。当时,我新搬家至长沙捞刀河畔,在客厅辟一饮茶区曰“上茶”,请流沙河先生题有一匾。龚明德为我出主意,说不妨以“上茶”为题,请熟悉的文朋诗友都来为我写上几句、画上几笔,并慨然为我牵线搭桥,给我介绍的第一位,便是“武汉友人我之兄长周翼南”,他说此兄是“珍稀品种,又画画写字,又作妙文。”果然,不久便收到了周翼南先生…  相似文献   

10.
书魂诗骨忆恩师我与书法家周昭怡的交往周保林我认识著名书法家周昭怡颇为巧合。记得那是1962年上半年,我被下放到农村,看到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春联中有周昭怡、周令钊等名家书写的字,甚为崇拜。我也斗胆写了几幅,寄往该社。编辑刘云同志很快给我回了信,并介绍...  相似文献   

11.
周有光先生现年104岁。我过去读过他写的许多社会科学方面的文章,在2009年8月24日《人民日报》副刊上,又难得地读到了他的一篇散文《窗外的大树》。他的这篇文章与他的那些社会科学论文一样,给予我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12.
胡静怡 《老年人》2006,(1):49-49
春联为迎春而作,它憧憬春光的明媚,描绘春日的祥和,渲染春节的氛围,寄寓春天的希望。也就是说,春联务必“姓春”,倘联内无春,则名实难副。若使春联姓“春”,下述五种方法可供参考。一、直接点春。联中“以春”、“迎春“”、新年”等字眼明确点春,最为简捷。童璞先生之作“闻鸡  相似文献   

13.
老人如海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 ,在新出的一本书里提到采访季羡林先生 ,听说了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年秋天 ,北京大学新学期开学 ,外地来的一位学生背着大包小包进了校园 ,实在太累了 ,就在路边歇气。这时正好有一位老人迎面走来 ,年轻学生走上去说 :“您能不能替我看一下包呢?”老人爽快地答应了。那位学生就轻装地去办理各种入学手续。一个多小时后回来 ,老人还站在那里为他守着包。几日后 ,在开学典礼上 ,这位学生惊讶地发现 ,主席台上坐着的北京大学副校长季羡林先生正是那天替他看包的老人。我不知道 ,那一瞬间 ,那位年轻学子的心里是一…  相似文献   

14.
"钱三强是我的老师,在他的学生中,我跟他关系最为密切。"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先生告诉记者。1948年,新中国还未成立,何祚庥还是清华物理系的一名学生,也是地下党的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15.
沈伯伯的信     
我们家很富有,拥有许多沈伯伯——沈从文先生写给我们的信。我很小时,见到他写给母亲的,随后又看到写给父亲的。就连“文革”中我在新疆的时候,也和他通过不少信。这些信大部分还保留着,其中这封影印在后面的,还编进了《沈从文全集》。  相似文献   

16.
永远的胜者     
在我的电脑里保存着一句话:"享受痛苦,享受孤独,享受生命,享受死亡。别嫉妒我,我比你们任何人都幸福。"这是我的老师李德复先生2012年7月10日给自己写的墓志铭。我清晰地记得,他向我口述这句话时,得意的笑容就挂在脸上。那时他已经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但他偏不说破,还故意用那种笑容传递给我一个信息:我是那么容易骗的吗?老夫不过在配合你们的谎言而已——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先生不是神仙,他也惧怕死亡,但他决不把怯懦表现出来,因为周围多是弱者,他岂能让自己的强者  相似文献   

17.
讲故事等9则     
《现代交际》2008,(4):60-60
当心狗一位先生去看他朋友,见门口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当心狗!"他不敢进门,怕狗咬他。后来,他问他朋友:"你为什么竖这块牌子?你的狗只有这么一点儿大……""正是这样,我怕人们踩着它。"他朋友说。  相似文献   

18.
(老百姓诗信箱246)广东省郑仪珊;河北省营薇;安徽省刘钦贤、万嵩;黑龙江省朱汉伟等诸位诗友:你们好!今天我将我的一位老朋友、文友、诤友古远清先生介绍给大家。最近,他的文集要出版,嘱我对此说几句话。我便写了此文。我一直认为,无论是创作、做人,他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我想,你们读他,也一定会有收获的。我与远清相识、相交20多年,与他相处  相似文献   

19.
学写八股文     
《中外书摘》2010,(8):59-60
若干年前,一位青年朋友问我,什么是八股文?我从老友胡忌先生处抄得文言八股文一篇,给他看,他觉得很有趣。近来,又有一位青年朋友问我,什么是八股文?我把那篇文言八股文给他看,他说看不懂。我于是旧瓶装新酒,学写一篇白话八股文,作为样品。他看了微笑,似乎心有所得。下面,抄录这两篇八股文,也给没有见过八股文的朋友看看。  相似文献   

20.
冯都 《老年人》2003,(12):37-37
毛泽东一生反对给自己做寿,但却赞成给革命老人、革命功臣、革命友人做寿。而且只要有时间和机会,他就要设宴相请,或者亲自前往,或者发电祝贺,以表达一份心愿和祝福。在延安时,他曾给徐特立、吴玉章、董必武、林伯渠、谢觉哉、朱德等老同志和枣园村24个60岁的农民祝寿。1937年1月30日,党中央特地为徐特立老人60岁举行庆贺会。毛泽东按湖南风俗习惯,前往祝贺,并宣读他写的贺信:“你是我20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你总是拣难事做,从来不躲避责任,所有这些方面我都是佩服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