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白是我国诗歌史上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千百年来以他那光彩夺目的个性魅力吸引着无数后人。作为一个在文学史上光跃千古的诗人,他的思想是颇为复杂的。历来研究者都对他的思想作过探讨,却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李白的主导思想还是任侠”。有人认为:“李白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说盛唐气象     
我国古代诗论中的气象,指诗歌的外部风貌即风格。盛唐气象指盛唐诗歌的风格特征。盛唐诗歌的风格特征,一是浑厚,二是雄壮,它表现在盛唐大多数作家作品中间,而与初唐、中晚唐诗显示出区别来。这一看法,滥(?)于宋严羽,在明清诗论中得到进一步的阐发。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盛唐时代所孕育的人们特定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一是前代优秀诗歌遗产的继承和发扬。盛唐诗歌由于具有卓越的艺术风格和强大的艺术魅力,所以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喜爱。盛唐大多数诗人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健康的审美观,因而能写出大量优秀作品。这是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3.
《求是学刊》2015,(5):147-155
相对王维、孟浩然山水诗的成就主要在五言,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人七言写山水也很少,李白在安史之乱前就已广泛采用五古、五律、五绝、七绝、七言歌行等体裁来表现山水主题,并且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从体裁入手考察其山水诗,可以说李白是盛唐诗人中在山水诗创作方面用力最勤、开掘最广、变创最多的诗人。李白各体山水诗都有其独特的渊源与风格特点,在承与变、承与创之间有不同的表现。而总的特点有二:一是充分地表现个性,二是从各自的体裁特点出发,共同体现对音乐性的追求。二者构成李白山水诗不同于盛唐诸家的独特个性,而且对后世山水诗艺术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
朱炳宇 《社科纵横》2007,22(12):91-92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生活在唐王朝由鼎盛转入衰败时期。而干谒之风在盛唐时期最为风行,此时期的李白亦未能免俗,也走上积极的干谒之途。他胸怀"济苍生,安社稷"的远大志向,以大鹏自喻,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他有着绝世的才华和强烈的报国之心且欣逢盛世,本能大有作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但却屡屡失意,仕途极为不顺,最终未能如愿,失意而归。本文拟从李白走上干谒之途的原因、经历来探讨李白仕途失意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周作人作为“五四”时代最重要的文学家,他的美学思想值得探讨。本文介绍了周作人所受的传统文学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接受西方美学,构成以蔼理斯学说为主的美学体系,形成自由表现自我、追求和谐自然、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调和统一的美学特征。但是,在周作人美学思想中又有一对基本矛盾,即“审美的功利性”与“审美的超功利”,他一生思想多变,其美学思想却一直在这对矛盾中徘徊。周作人的这一矛盾也具有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白非凡的诗歌成就是世人所景仰的,而成就的取得,与其对建安风骨的继承、创新有着密切联系。作者从李白的个性风貌及其所处的时代特征入手,分别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李白对建安风骨的继承与创新,即“感时”、述志”、“尚情”、“唯美”。指出建安与盛唐虽相隔数百年之久,而时代总精神相通,诗人的思想倾向相近,因而李白对建安风骨“转益为师”而又大胆创新乃是必然的。文章最后认为,文学同任何其他事物一样,是遵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这一规律发展的。作为唐代代表诗人李白,便是自觉地遵循了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7.
刘保昌 《学术交流》2006,2(3):151-155
鲁迅的浪漫主义文学观与西方浪漫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资源都有密切关联,他既以面向西方思潮大幅度的开放姿态出现,又深深根植于本民族的现实与时代需求,显示出世纪初一代文化巨子面对现代世界文化时的从容宽阔心胸及其从本土现实出发的积极建构心态。鲁迅的个性观亦明显地借鉴了道家文化资源,表现为以下两点:其一,对“以众虐独”的警惕与老庄思想中对“异己”的警惕如出一辙。其二,在表述上,如“人丧其我矣”来自于庄子的“吾丧我”、“自丧”等。  相似文献   

8.
李白、李贺、李商隐,人称“诗家三李”,从创作方法说,“三李”诗可归入浪漫主义范畴,以技法论,“三李”各自皆有独创。然而,就诗画关系探求诗艺,似乎有待于深入研究。盛唐诗人王维的诗,被称为“诗中有画”,传为王维所写的《山水决》中,认为“画道之中,水墨为最上”  相似文献   

9.
《社科纵横》2015,(11):18-20
全球化时代一个涉及经济、政治、文化话题的时代,政治全球化是全球化或经济全球化时代衍生出的一个命题,已经成为不可阻挡和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政治全球化过程,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面对一系列政治领域出现的全球性问题,追求兼容的政治文化、协调的政治行为、平衡的政治格局的国际政治过程。全球化时代的政治走向,在总体上表现为政治文化从冲突走向融合,政治行为从对抗走向合作,政治格局从单极走向多极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0.
日本妇女社会地位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妇女社会地位的演变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李卓从人类步入文明社会的门槛,到现代文明社会之前,被压迫、被奴役可以说是妇女的共同命运。但是,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国家因其经济、政治、文化、风俗等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所表现出的对妇女的压迫和奴役的程度与方式...  相似文献   

11.
原始神话与人类自我意识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一面反现人的本质的镜子,认识文化的活动也是人的自我观照活动,可以说,创造出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自我意识,有什么样的自我意识,就会创造出什么样的文化。原始神话是人类自我意识的最初记录,通过剖析原始神话及其原始文化就可能揭示人类自我意识的起源。本文通过对原始神话的考察,认为在西方原始神话关于神、人、自然的关系中,人类的自我意识表现为自恋意识、自卑意识和““认识你自己”的意识。而中国原始神话则表现为神人相通的特点。文章认为,西方原始神话中“认识你自己”这一问题的提出,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由此,关于人类自我意识的神话时代结束,而关于人类自我意识的哲学时代来临了。  相似文献   

12.
唐太宗的诗歌具有独特的政治见识与深刻的历史现实意识。它表现为对儒家传统典籍的研习与尊崇;对国家政治策略、历代君主失败教训的反省与自我劝勉;对儒家崇高政治理想的向往。太宗政教诗的形成除了现实政治的需要之外,还与他的文学思想有关。而贞观之际以太宗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圈及魏晋六朝以来文化选择与文化流变的趋势又成为其政教诗创作的现实文化背景与历史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3.
迷幻的艺术     
正刮胡刀片、蝴蝶翅膀、骨骼……当这些充溢破碎感的事物出现在一件作品中,我们第一时间会想起尼古拉斯·塞卡尔迪(Nicolas Ceccaldi)。迷幻与哥特是人们对尼古拉斯·塞卡尔迪的第一印象,他的作品充满了迷人的魅力,是哥特风格、世俗与浪漫主义艺术的混搭。这些作品是反时代的,甚至是异想天开的,却也带有极度的浪漫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4.
明治时代最初20年,是日本近代文学启蒙期或曰酝酿期。日本积极移植精神物质两方面的西方文明,以脱却漫长的封建文化腐旧状态,从而形成了日本近代黎明的文化启蒙思潮。如此思潮催化出"翻译小说"与"政治小说",进而为以自我觉醒和自我确立为神髓的日本近代文学的诞生,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吕蔚 《唐都学刊》2004,20(5):47-50
"安史之乱"对盛唐诗人的心态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盛唐时期相比,战乱中的山水诗呈现出新变的特征:盛唐诗人将愤世哀世、悲天悯人的社会意识注入对山水的观照中,显示了儒家强烈的入世精神;盛唐诗人由开阔的胸怀转向对自我心灵的关注,在对山水的描绘中显示出奇崛深幽的个体忧愁;战争中的山水诗不再体现平静而超然的心态,而流露出枯淡空寂的情调。从山水诗的变化也可窥见战时文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庸人”与“神人”、“个体不朽”与“循环永生”,“此在与永恒”的矛盾构成了李白独特的矛盾心态,而李诗那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就存在于李白对于自身矛盾所作的不断超越当中,这是认识李白诗歌具有永恒魅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侠文化古已有之,及至唐代风气更盛,咏侠诗创作也渐入高潮,这时期不仅名家辈出,而且诗篇甚繁,呈现了一派独特的风貌。咏侠诗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初盛唐时期独特的社会文化心理,增强了唐诗的艺术魅力,扩充了唐诗的艺术容量,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大历诗坛在其清淡省净的总体艺术风貌中,既存留着盛唐山水田园诗的悠远意境,又投射着衰乱之世的冷寂氛围。大历诗人大多经历过开、天时代,造成其时时眷恋盛世的怀旧情结;同时,由于身处衰世而促生消极的人生态度,则使得这种对盛世的回味带有了鲜明的时代色彩。  相似文献   

19.
论森鸥外《舞姬》的恋爱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西洋文化冲击下的自我觉醒  明治维新之后 ,富于生命意识和人本精神的西洋文化如澎湃大潮涌入日本 ,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文明方面打破了日本过去那种闭关自守的状态 ,空前扩大了日本人的眼界 ,提高了日本人的好奇心和进取的斗志 ,他们向往“文明开化”,要求改造世代相袭的封建文化 ,以尽快脱离落后的文化状态。  森鸥外以典雅的和汉文混交文体著就的浪漫主义短篇小说《舞姬》,所表现的时代 ,恰恰就处于东西方文化激烈摩擦碰撞的历史大旋涡之中。显而易见 ,才能不凡的法学士、主人公太田丰太郎的人生体验和思想感情 ,在很大程度上与鸥外…  相似文献   

20.
庄子与古典浪漫主义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到唐宋,中国正统文学除古典现实主义之外,还存在着与之并峙的古典浪漫主义,它不仅在创作宗旨、思维方式、表现手法、基本特征诸方面形成独具特色的质的规定性,而且有着轨迹清晰的发展脉络和依次相承的作家序列。古典浪漫主义是以道家思想为基石的,其奠基之作为《庄子》,之后经嵇康、阮籍、陶渊明、谢灵运的努力,发展到唐代李白时代达到鼎盛时期,苏轼为古典浪漫主义最后一个大家。古典浪漫主义在塑造中国民族性格文化心理结构上的作用和影响虽逊于古典现实主义,但在张扬个性自由等方面亦有着不朽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