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晓东 《社科纵横》2005,20(5):142-143
本文对乾隆年间凉州甘州肃州少数民族的成份、来源、地理分布、社会生活及清政府对少数民族的管理进行了探讨,认为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营建河西,使河西地区成为清政府经略西域的基地,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彭兵  陈旭堂 《浙江学刊》2015,(2):215-219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少数民族地区不同程度地实现了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的提高。然而,快速的经济增长也拉大少数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就发展本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可以说是所有欠发达地区碰到的共同问题,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处理不好,可能带来更加严重的政治和社会后果。中国一直重视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问题,并在制度和政策上都给予这些地区极大的支持。少数民族地区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幸民族文化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特色资源。然而,要想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实现脱贫和赶超两大发展任务,仅仅依靠特色文化旅游业显然是不够的,发展路径的探索仍是摆在面前的关键难题。  相似文献   

3.
上海高校在校少数民族学生状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文钰  高向东 《社会》2004,(8):20-24
近年来,我国民族地区民族教育不断 发展,离开民族地区到上海等沿海发达地 区求学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越来越多。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思想和生活状况,对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朱晓玲 《社科纵横》2007,22(6):121-122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对外贸易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新疆对外贸易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和途径,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沿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长足发展,使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对民族关系和谐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也对社会经济利益分配格局变迁等产生的一系列新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李盛刚 《社科纵横》2004,19(3):23-24
发展民族地区经济 ,关系到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甘肃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 ,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 ,特别是畜牧业在全省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从总体上看 ,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仅大大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而且和省内其它地区也有较大的差距。因此 ,顺应民族关系发展的客观要求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是当务之急。为发展民族地区经济 ,必须树立新的优势观 ,积极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畜牧业 ,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考察民族问题,研究民族工作,都不能不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状况进行研讨。正如赵紫阳同志所指出的:“我国的民族问题,当前更多地表现为少数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发展经济文化的问题上。”无疑,正确评估和认识我省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是很必要的,对搞好民族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21世纪的竞争是全球性经济和科技的竞争 ,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而人才素质的高低自然成了竞争成败的关键。从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的情况来看 ,高层次人才普遍缺乏 ,而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更缺。管理和科技是现代社会的两大支柱 ,由于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 ,少数民族地区高层次人才一般在领导岗位 ,其专业技能素质直接影响着民族地区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及整体素质不高 ,成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以求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高层次人才专业技能素质的探讨 ,而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其斌  周鸿锵 《社科纵横》2007,22(6):123-124
少数民族发展应以文化发展为基础。东乡族是甘肃特有民族,东乡族生活的地区自然条件极为艰苦,农民生活较为困难。东乡族羊文化传统深厚,经济发展和民族发展应立基于传统羊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试论民族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院校的成立,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是党和国家开辟的从根本上解决 各民族间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 技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建国50年来,各民族学院为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 和经济建设人才,为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出 了突出贡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对民族院校带来了发展 机遇与严峻挑战。因此,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0.
民族社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以少数民族居民为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即少数民族居民相对集中的居住区域.具有3个特点:地域性、生活性和民族性。就地域性特点而言,民族地区的地域范围往往要比民族社区的范围大些,往往一个民族地区包含许多民族社区,但是民族社区并不一定存在于某个民族地区,它可以存在于某些非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对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颂词作为蒙古族的民间文化多元的展现了蒙古族的游牧文化生活,是蒙古族文化的结晶。青海海北蒙古族颂词具有特殊性,因为海北环湖地区及湟水源头蒙古族长期与藏族、汉族等兄弟民族连片而居,有些民族习俗已吸收藏文化和汉文化等多文化元素,海北蒙古族颂词在基本保持本民族特色的同时,融入了不少藏文化特征,与海西蒙古族的颂词既有共同性,又有很大的差异性。本文主要论述海北蒙古族颂词在蒙古族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影响、颂词的发展现状及今后颂词的传承、保存提出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12.
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产业技术跨越的基本模式和内在根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大国经济,中国一直面临着东强西弱、南富北穷的经济大格局,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众多的原因,使得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又进一步加剧,而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70%以上)则更是处于区际经济发展梯度中的最低层。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3.
西部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最集中的地区,但经济普遍落后,发展动力不足。本文通过对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分析,论述了民族地方法制建设在西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加强西部法律制度建设来大力发展西部经济。只有通过加强西部大开发中的相关法制建设,西部地区才能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世界文化和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时代,民族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基本构成已经成为具有时代性和世界性的意义。保护、传承、弘扬和发展该地区的民族文化,不断探索和创新和该地区民族特点的多元文化民族教育模式,使民族教育和现代教育相结合,推动西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民族教育之"根"须植于民族文化之"土壤"中,要充分包容各民族文化优秀部分和文化特性,塑造具有多元品格和充分包容品格的文化精神。为此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在课程构建中秉承多元文化、本土化等多重理念,多元文化课程应具有多源于整合互补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5.
民族地区发展市场经济若干问题思考赵新辉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并强调指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巩固边防,促进全国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为少数民族地区发挥资源优势,发展具有民...  相似文献   

16.
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一个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全国民族地区的经济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东部地区仍有很大差距。甘肃民族地区的经济欠发达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临夏回族自治州是甘肃两个民族自治州之一,临夏的经济发展在甘肃民族地区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以临夏州为视角,就甘肃民族聚居地区经济发展做初步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旅游业迅速发展的这一契机,民族地区更应发挥其拥有的优势,要更新观念,积极行动,使旅游业成为发展民族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一、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占我国总人口8.04%的少数民族,分布于占全国面积64.3%的国土上。①这些地区地域广阔,自然地理环境各异,...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一个民族多元化国家,发展民族教育,对落实民族政策、提高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在巩固已经取得的现代教育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新的教育思路和方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对少数民族传统教育模式和理念进行探索和思考,从而探索出一条现代化教育和民族化教育共同发展的双赢之路。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女性既是社会生产生活的创造者,也是承载者和传承者;还是本民族文化的开拓者,如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中的挑花、编织、刺绣、纺线等等,还有至今仍穿在各民族群众身上的服饰,特别是民族节日盛装,都是少数民族妇女亲手缝制的.因此,少数民族妇女的知识、文化及经验,正是凝聚在她们于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手工艺及服饰里,也正是民族民间手工艺和服饰,凝结了妇女的知识和智慧.而少数民族妇女的这些知识与经验,长期以来,将少数民族社会中的古歌、史诗、创世神话等,以手工艺和服饰的形式在民间传承和传播,并以手工艺和服饰的形式在民间延续.  相似文献   

20.
汪中华  彭涌 《学术交流》2005,(1):122-124
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战略是少数民族地区在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鉴于其经济增速缓慢、贫困人口众多、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性障碍,少数民族地区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在于:国家应加大对民族地区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投入,尤其是对生态建设予以补偿,减少生态压力;通过创新促进科技进步、结构调整,从而激活资源,实现效益倍增;通过降低成本、主辅分离,突出主业,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