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中国知网网络数据出版总库》为数据来源,回顾了多模态话语理论在中国的应用研究状况。统计数据表明,自多模态话语理论引入中国,学者们对多模态话语理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包括模态本身的研究、模态间的研究、多模态语料库软件开发以及多模态在教育中的作用。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该理论在中国的研究综述,发现研究中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前为止,人类在话语分析方面,基本都处于语言本身的研究层面,对语言结构与系统的研究比较匮乏,这使得话语分析研究一直无法实现突破性进展.而在上个世纪中后期,话语多模态理论被提出,这为解决话语分析研究困境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本文以英语多模态理论为内容,对其进行几点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隐喻不只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作为人类重要的认知机制,隐喻不仅存在于语言模态中,还存在于图像、声音和动作等模态中。Charles Forceville开创了多模态隐喻研究,拓展了概念隐喻的研究领域,推动了概念隐喻理论体系的发展。多模态隐喻是一种利用语言文字、图像、声音等模态之间的互动表达隐喻意义的概念隐喻。以多模态隐喻理论为基础,结合禁烟公益广告的语类特点,探讨禁烟公益广告中的多模态隐喻现象及隐喻机制的劝谏性功能。  相似文献   

4.
动态模态语篇的研究为多模态语篇研究的重要内容。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及视觉语法为基础,将多模态话语分析运用到动态语篇。以电视剧《红高粱》为研究对象,对动态语篇中常出现的语言、色彩、音乐、场景、运动画面等多模态话语予以分析,阐释了语言模态、运动画面、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在电视剧整体意义构建中的作用,从而更准确的解读话语的意义,进而推动动态模态语篇的研究与创作。  相似文献   

5.
针对世博话语的构建,以多模态话语分析以及福柯话语理论为基础,讨论了世博国家馆"多模态语篇"性质及"新话语"构建过程,分析了世博馆数据特点,从"多模态语篇"五种交际模态视角解读了"世博话语"组合案例构建过程。研究发现:"多模态语篇"展示了各国文化并诠释了世博主题。结果证明:多模态话语分析是"世博话语"构建研究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中介话语分析、多模态社会符号学为理论框架从语言、图像两方面探讨"贫困"现象的话语表征方式。基于BNC语料库揭示"贫困"的词汇语法模式,在语篇层面以媒体对贫困弱势群体表征为例分析其语篇语法,并探讨新闻报道中与"贫困"相关的视觉语法。"贫困"不仅仅表征为穷者匮乏的物质存在,更表征所映现的符号状态和人类精神。  相似文献   

7.
视觉多模态与人们的认知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首先介绍多模态的基本概念与认知的一般过程,然后系统地阐述视觉多模态作为社会符号形态的符号间性和认知功能。但是,本文的重点是根据不同模态与不同模式的阅读实验数据以及阅读者在实验中所发生的物理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数据,采用对比法多维度地分析和解读多模态话语和单模态话语在阅读理解、词汇的短期记忆与长期记忆中所产生的差异,从而揭示了视觉多模态话语的认知功效及其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8.
多模态话语理论的出现对于外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笔者编写和使用《影视英语视听说》的实践,回顾总结具有多模态特点的视听教材的编写原则和特点,探讨外语教学如何实现多模态和多媒体的联系,以及如何运用多模态话语理论促进外语教学.结论指出外语视听教材的多模态化是发展趋势,以多媒体技术为支撑,以学生多模态感知为基础的多模态外语视听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9.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如何将自然话语同多种模态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解读是现代语言学,尤其是话语分析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我国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主要涉及理论探讨、视觉应用、口语语料库建设、教学应用等领域。文章分析了我国多模态话语研究现状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产出导向教学法(POA)"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为进一步探讨POA理论在大学生听说课堂上的应用,通过回顾国内外多模态话语理论的发展,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找出多模态理论和POA理论的拟合点,设计出适合大学生听说课的教学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多模态环境下POA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听力技能、用语言做事的综合能力,且对学生可选择性输出语言的成效和口语输出能力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情境认知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境认知理论强调通过认知师徒式、抛锚式、随机进入式教学模式来创设真实情境,使学生在情境行动中主动地、积极地、交互地进行求知,以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为外语情境教学提供了充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生机。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的交流方式逐渐地多模态化,话语分析的研究范围也随之由原来的单模态的文字扩展到包括图片、声音、颜色、影像等在内的多模态语言。本文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大功能为基础,以Kress和van Leeuwen创建的视觉语法为理论框架,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成意义三个方面分析一则多模态平面商业广告,探讨多模态广告语篇的整体意义构建,从而验证多模态语篇中各种符号资源之间的互动和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13.
多模态话语符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协同运作,有利于提升语言教学的效果。本文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为研究基础,就教学中的感官模态符号、情境模态符号予以分析,从多模态课件开发、课程资源开发、微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情境教学、英语歌曲歌谣教学几个方面提出小学英语教学中多模态化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The identity can be constructed in literary works fro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eaders and discourse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an identity construction analytical framework is built in multimodal written discourse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with the identity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from the aspects of role and picture designs of nonverbal modalities, integrates language modalities with a picture book as an example, so as to explore multimodal identity construction when readers interact with picture books in their read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15.
信息科技的发展促生了诸多新兴多模态话语形式,这些话语的纷繁与复杂使得多模态话语的跨学科研究成为必然。目前为止,多模态话语跨学科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虽然多模态话语分析与社会符号学、交互社会学、认知科学、人类学、民族学、传播学、哲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融合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暴露出跨学科研究维度不够宽广、研究深度欠缺、实证研究较少、跨学科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滞后、国内研究匮乏等问题。基于此,文章建议未来的研究应关注与多模态话语研究相关的跨学科团队建设和跨学科人才培养,重视微观研究与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在研究语言的基础上,把图像、颜色、声音和动作等其他意义表现形式也纳入话语分析。本文以Kress&van Leeuwen提出的视觉图像分析的语法框架为理论依据,对"中国龙"漫画进行多模态分析,从而说明漫画的多模态解读对正确理解漫画意义和身份构建方面不可忽视的作用,以期提高读者的多模态识读能力。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国文化典籍跨文化传播所面临的语言、思维与文化障碍,结合视觉文化和新媒体时代语境,文章运用多模态语篇理论构建中国文化典籍跨文化传播的多模态语篇框架,探索中国文化典籍跨文化传播的有效模式,并从跨文化语境、文化体系转换、跨文化叙事转换、跨文化模态转换、跨文化多模态语篇设计、语篇跨文化传播媒介选择等层面分析了纪录片《孔子》(国际版)跨文化传播的多模态语篇构建过程,旨在为中国文化典籍跨文化传播提供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多模态语篇分析已成为了语言学研究的热点。演讲视频是典型的动态多模态语篇。文章运用Norris提出的多模态互动分析理论,采用“模态密度前景?背景连续统一体(modal density foreground-background continuum)”的分析框架,以ELAN多模态分析软件作为模态标注工具,结合Norris提出的交流模态,对一则TED教育类动态多模态演讲视频中各交流模态在构建演讲信息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这些模态之间的互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演讲视频的问题导入、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问题解决这四个部分中各模态使用的强度和密度存在差异,言语交流模态与其他交流模态之间呈现强化、互补和并列关系从而共同构建多模态互动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为语篇分析提供了新的工具。它为多模态社会符号和动态语篇的转录、注解、分析提供了快捷有效的方法。在此背景下,文章简要介绍了电脑软件对语言、声音、视觉图像等社会符号的注解、描述、分析,及其对大型视频语篇的分割、概括、搜索等功能。在语篇数字化、复杂化的今天,研究者应该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更高效、更深入地描述、阐释多模态语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