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天英 《中国藏学》2016,(2):120-125
甘肃省瓜州县博物馆藏有三件西夏藏文医药文献,出自瓜州县东千佛洞泥寿桃洞。从出土地点、同时出土的文物以及文字特点等方面考证,属于西夏时期。所记泻药药方、凉药药方、创伤药药方、治眼方,具有藏医药特色,用药多为西夏常见药物,反映出西夏时期河西地区的一些常见疾病,说明西夏医药学除了吸收宋、金的先进经验外,还向吐蕃学习,构成了西夏多样化的医药学特色。  相似文献   

2.
本论文中所提到的回鹘文写本均来自敦煌东南的千佛洞第17号洞(中国的正式编号)或莫高窟。在第17号洞中收藏的古突厥文写本的总数绝不会超过50多卷。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有一卷是用摩尼教文字写成的,有两卷或3卷是用吐蕃字母拼写的突厥语写本,有4卷是用如尼文写成的,至少有39卷是用回鹘文写成的。在现今已考证清楚肯定出自该藏经洞的回鹘文写本中,有一卷是关于两王子本生事的伯希和敦煌写本P·3509号册子卷,已相继由克莱芝·于阿尔、伯希和与笔者本人发表,我于1971年将之刊布于《回鹘文本善恶两王子的  相似文献   

3.
发源于鄂西宣恩县境内的酉水,清澈见底,蜿蜒千里,汇佛潭,穿卯洞,进沅江,入洞庭,直下长江,世世代代奔流不息。她是土家人的母亲河,也是湘西、鄂西的界河,更是两岸人民友谊的见证河。酉水刚冲出一天门,进入宣恩县沙道镇河段,就张开双臂,温柔地抚摸着湘、  相似文献   

4.
独特的历史背景使得雍和宫藏有一批特点鲜明的文物,清乾隆360佛版擦擦铜范和泥擦佛就是其中一支.学界对清乾隆360佛铜范、泥擦佛的研究始于钢和泰的著作,上世纪他曾在当时的北平买到过一批铜范和泥擦佛.近年罗文华老师结合故宫咸若馆收藏的大量360佛泥擦,探讨了这套乾隆360佛的起源、几次钦定修订,及参照360佛成书的《诸佛菩...  相似文献   

5.
残佛     
<正>去泾河里捡玩石,原本是懒散行为,却捡着了一尊佛,一下子庄严得不得了。那时看天,天上是有一朵祥云,方圆数里唯有的那棵树上,安静地歇栖着一只鹰,然后起飞,不知去处。佛是灰颜色的沙质石头所刻,底座两层,中间镂空,上有莲花台。雕刻的精致依稀可见,只是已经没了棱角。这是佛要痛哭的,但佛不痛哭,佛没有了头,也没有了腹,莲台仅存盘起来的一只左脚和一只搭在脚上的右手。那一刻,陈旧的机器在轰隆隆价响,石料场上的传送带将石头传送到粉碎机前,突然这佛石就出现了。佛石并不是金光四射,它被泥沙襄着,模样丑陋,这如同任何伟人独身于闹市里立即就被淹没一样,但这一块石头样子毕竟特别,忍不住抢救下来,佛就如此这般地降临了。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民族出版社先后利用5年时间,以较大的资金投入、科学的编排方式和严谨的编校质量,出版的《藏传佛教神明大全》,是一部具有较高品位、填补空白的新著,面世后引起藏文出版界和读者的热烈反响,褒扬有加。全书50余万字,内容博大,图文并茂,2002年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现将该书主要特点评介如下:一、佛像汇英本书所选的近1200幅佛像,基本上反映了藏族佛画的深厚底蕴和高远内涵。首先登场的是七佛,他们是: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迦那迦牟尼佛、迦叶佛和释迦牟尼佛。他们是贤劫中经常出现的佛,我们在生活中不时接触到…  相似文献   

7.
试评达玛的禁佛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达玛是吐蕃王朝的最后一位统治者,他在位时进行了西藏佛教史上的第二次禁佛运动。文章主要论述达玛禁佛运动的历史背景及禁佛运动的具体内容,并尝试对达玛的禁佛运动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为在参阅文献资料并结合克孜尔千佛洞实地考察等调研活动的基础上,针对佛教石窟纹饰这一题材进行纹饰历史溯源与内涵分析,希望以此种方法在陆上丝绸之路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对古龟兹佛教石窟纹饰的影响方面进行全面、广泛、深刻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西藏历史上长期争议的“反佛灭佛运动”展开讨论,文章利用大量藏汉文史料,对“反佛灭佛运动”中倍受诟病的吐蕃赞普朗达玛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一些不同于学术界普遍观点的意见,同时,较为全面地介绍和剖析了“反佛灭佛运动”的背景、过程、影响等,对客观评价“反佛灭佛运动”中的朗达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为在参阅文献资料并结合克孜尔千佛洞实地考察等调研活动的基础上,针对佛教石窟纹饰这一题材进行纹饰历史溯源与内涵分析,希望以此种方法在陆上丝绸之路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对古龟兹佛教石窟纹饰的影响方面进行全面、广泛、深刻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2012年8月2日",2012年中国·桂林灌阳瑶族千家洞高峰论坛"在广西桂林市灌阳县闭幕。经过三天的实地考察和科学论证,与会的50名国内外瑶族千家洞研究专家学者,就瑶族千家洞的遗迹遗址等问题达成了新的共识:一、关于"千家洞"的"洞"字,由于人们对瑶族千家洞文化内涵视角及理解不同,故有"千家洞"、"千家峒"、千家垌"三个名称,大多数代表认为当以"千家洞"最为贴切。二、大多数代表认为灌阳县灌阳镇、新街乡、黄关镇就是《千家洞》《千家洞古本书》《千家洞流水记》《千家  相似文献   

12.
佛传故事画是指描写释迦牟尼一生教化故事的图画。它采用相互关联的若干幅画面详细介绍释迦牟尼从降生到涅木般的一生历史。在汉地石窟壁画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佛传故事画是敦煌莫高窟第 6 1号窟 (宋代初年 )的佛传故事壁画 ,它从燃灯佛为释迦授记 ,直到涅木般、分舍利建塔为止 ,完整地表现了释迦牟尼一生的事迹。随着佛教艺术在西藏的传播 ,西藏各个时期的寺院壁画中也出现了这一宗教题材画。但是西藏佛教寺院壁画中的佛传故事在选材上与汉地佛教略有不同 ,一般采用所谓“十二相图” ,即选取佛一生中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下生兜率、乘白象入胎、…  相似文献   

13.
五方佛及其图像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清凡 《西藏研究》2007,18(2):31-36
五佛思想是密教金刚乘的根本宇宙观,五方佛体系的最终形成也标志佛教神系的完备和系统化。然而五佛体系的完善定型经历了复杂的演变,图像的变化也反映出密教哲学思想的发展。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五佛的演变进行简单梳理,并对五佛组合、五佛形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图像进行分析,指出五佛图像变化与密教瑜伽部、无上瑜伽部的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西藏壁画的容量相当宏大,它反映着宗教、政治、历史、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域、涉及面甚宽。它从佛经、教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生活场景到山水风景、翎毛花卉、图案、装饰、几乎无所不包,表现内容极为丰富多彩。一、佛,菩萨,罗汉,护法等画象。西藏佛教中的偶象甚多,而每一个神祗又都变化多端,繁复纷杂,令人眼花瞭乱,这些偶象,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门类: 1、佛象。佛象是寺院殿堂供奉的主尊,也是壁画出现最多、占比例最大的形象。他们总是被描绘得神态安详、举止庄严、不露声色,连举手投足均有一定法度,俨然为一尊佛门世界里至高无上的主宰。西藏壁画里的佛象主要是释迦牟尼象。释迦牟尼在西藏又称为“觉卧”佛、“主巴”佛、今世佛。同内地一样,据不同教义,佛象内有燃灯  相似文献   

15.
藏文文献浩如烟海,内容包罗万象,《佛历表》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藏族历史上,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了不同类型的《佛历表》,都基本出自藏传佛教寺院高僧之手。它是研究藏传佛教尤其藏族历史的一种重要的工具书。如拉卜楞寺寺主第一世嘉木样&#183;俄昂宗哲,学识广博,精通佛典,其著作达十五部之多,其中的《佛历表》就是一部研究藏传佛教、藏族历史的重要著作,这为我们研究藏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提供了丰富的史料。然而,这本著作目前学术界鲜为人知,本文拟就对《佛历表》的命名、藏族历史上出现的各家《佛历表》的特点加以阐述,但重点对第一世嘉木样的《佛历表》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6.
敦煌千佛洞所出古藏文文献:P.t.16和751、P.t.139、P.t.230等《赞普愿文》分别反映了吐蕃王朝的末期赤祖德赞、乌冬赞、赤俄松三代王执政时期的史料。  相似文献   

17.
广角镜     
我国最大的铜佛在西藏我国现存铜佛像中最大的一尊,并非是河北正定隆兴寺的大铜佛,而是西藏日喀则城西扎什伦布寺的大铜佛。人们进入大殿,迎面矗立着一尊高大的镀金铜佛,它头戴会冠,身披袈裟,盘腿打坐在巨大的莲花座上,慈  相似文献   

18.
瑶族“千家洞”故地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年来,有的民族学者和民族工作者,依据部分瑶族民间流传的《千家洞源流记》(又名《千家洞古本书》、《千家洞古言书》、《始祖遗传简历》)手抄本资料,认为湖南省江永县大远瑶族乡就是瑶族原始的“千家洞”故地,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我们是瑶族中的一员,又是瑶族研究工作者,也想谈谈对瑶族“千家洞”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9.
古代藏族卜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收藏在我国敦煌千佛洞中的古藏文文献中,有份七至九世纪吐蕃时期的卜辞手卷。这份卜辞手卷首尾均已残缺,保持比较完整的仅有三十首。每首卜辞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诗歌体的卜辞正文;第二部分是散文体的有关这首卜辞应验什么的解说。  相似文献   

20.
雍和宫的旃檀佛张德新在雍和宫照佛楼内,有一尊穿“水纹衣”的旃檀佛像:他不仅造型生动,且构思巧妙,是一种难得的佛教艺术珍品。旃檀佛又称照佛。其来因还有一段美好的传说,相传释迦牟尼为超度生母和进行“夏住”(佛门弟子怕踏伤生灵,夏季闭门静坐不外出),要莅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