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达红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1):7-11
文章通过查找史书、地方志、文学和民间文学中对季子的记录,探寻这位人文始祖事迹背后的精神特质,寻找常州城市精神的历史文化源头,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常州的城市精神,增强市民的归属感、自豪感,以期在继承中不断丰富发展常州城市精神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常先甫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47-51
汉赋之源是多方面的,东汉抒情赋的兴起与发展有着丰厚的文化精神之源。《诗经》之讽谏、"楚辞"之哀怨、战国纵横之风等都对它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加之西汉抒情赋抒发失志之悲的坚实桥梁,抒情赋由汉初的涓涓细流,逐渐发展起来,到东汉而蔚为壮观了。 相似文献
3.
孙钦荣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98-101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运用SPSS20统计分析软件对常州城市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面貌进行了分样本类别分析,尤其对老龄化社会的认识及其参与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分样本类别各方面的特征及行为差异比较明显,但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心灵生活状态和老龄化社会认知及其参与状况方面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4.
张承宗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1):109-113
本文对季札的主要事迹及其后裔,对季札的精神遗产与历史文化价值,对其故里延陵的地理沿革及与季札相关的历史遗迹.逐一作了考察.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城市建设中,常州提出了四大核心理念,即"民本、文化、现代、生态"。文章围绕常州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探讨从城市文化的三个层次来架构城市公共设施的文化意义,包括物态文化意义的架构、行为文化意义的架构、观念文化意义的架构,以实现常州城市文化品位的再造与提升。 相似文献
6.
唐兴红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3)
宣传标语对展现城市特色,推广城市资源和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从文化语用学的角度对常州的城市宣传标语所展示的语用文化进行分析,讨论常州城市宣传标语中存在的语用失误现象,并提倡使用得体、准确、文明的宣传标语。 相似文献
7.
黄国斌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18-120
胡先骕是近现代中国著名的植物学家,同时作为文化保守主义者也名留青史。由于话语权一直掌握在文化激进者手中,所以言说胡先骕思想反动者长时间否定他的成绩和功劳。近来已经有人为其正名,对其文化保守主义思想也有所涉及。本文从胡先骕的传统教育背景、新人文主义、文化论战、政治态度等方面入手,对他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想进行溯源。对近代诸多文化保守主义者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当代学人对历史人物树立"了解之同情"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文化建设之传承与发展——以常州城市文化建设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睿倩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45-49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根脉和生命力,城市文化建设则是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和“软实力”的引领与支撑。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文化建设应遵循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按照市民社会的愿景需求,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打造主题鲜明的城市文化;并有效解决好城市文化主题的坚守与整体推进的关系、城市文化建设与市政建设的关系、城市文化建设政府主导与全民参与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张秋云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英语,不仅仅要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和听、说、读、写、译技 能,而且还要接触与英语密切相关的文化。本文通过介绍丰富多彩的英语经典文化,旨在追溯英语语言 中经典文化的源头。 相似文献
10.
姜辉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4):82-85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从表面到内在显示出的一种地域性的群体精神。城市精神之于一个城市的形象,其意义在于,它是一个城市文化特色的鲜明体现,并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目前城市形象的同质化,是由城市精神支撑的城市人文个性的丧失所造成的。因此,对于当今社会的城市形象塑造,必须考虑到城市“人”的最本质的持续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钱月航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4):1-5
城市文化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面向未来,更要尊重历史与现实,历史文化资源的保存现状与价值含量,决定了城市文化建设的定位、方向与着力点,国学重镇的宣扬与推动,文化名镇名村的建设,大运河的保护与开发,这三道课题,既是历史留给我们的空白,也是城市竞争的迫切需要,更承载了一座古城的全部未来期待。 相似文献
12.
13.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是几千年历史发展的智慧结晶,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堪称传统医德文化的经典,融汇了儒家仁爱、道家无为、佛家慈悲的思想,是医学史上最全面最系统的医德专著,对其从儒、释、道三方面进行文化溯源,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对现代医德有着特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海盐文化与盐城城市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海根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2):6-9
盐城是一座由盐卤浸泡过的城市,有着海盐生产的丰富文化历史积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灿烂悠久的海盐文化既是名副其实的盐城城市之魂,更是今日盐城"艰苦奋斗,创新创业,团结拼搏,进位争先"的时代精神之根。 相似文献
15.
孙学堂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1):17-21
明前后七子近乎“狂”、“狷”的文化人格 ,标志着他们初步迈开了向自我回归的脚步。但由于理学文化的深入影响和时局的无边黑暗 ,他们还远未达到主体真正自立、个性真正自由的境界。这使得明代文学复古在实质和走向上具有双重性 :从正面说 ,它可以寄托和安顿人们初获释放的主体精神 ;从反面说 ,它又禁锢着人们个性自由的进一步发舒。前后七子内部的文学论争 ,体现的正是这初获释放的主体精神与未曾消解的拘执理念之间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6.
沈建钢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季札是常州的人文始祖。季子文化是常州文脉之根,是常州文化之基,是春秋吴文化的杰出代表。季子文化完美地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价值追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季子文化对本地社会文明的积极影响体现在:季札谦让、诚信的品行成为社会道德规范;季子文化成为古延陵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季子文化对教化风俗、安定社会发挥积极作用。季子文化使本地区崇文重教,名士辈出,诚信礼让,社会文明,友爱互助,和谐稳定。这里走出的名士名人具有修身齐国,儒雅刚正的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17.
城市精神:城市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支柱——以苏州城市精神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精神是城市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支柱,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力量.大力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也是大力培育城市精神,用城市精神引领人民群众奋发图强的过程.城市理想、市民的公共理性和法制道德观念等,从意识形态的层面推动着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唐子恒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59-160
《史记·晋世家》所载与赵衰、栾枝等同在公元前622年去世的"咎季子犯"当为"咎季(子)","(子)犯"盖涉狐偃之字而衍,狐偃卒年当在公元前629-628年间。 相似文献
19.
青岛文化的历史文脉对城市文化精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精神的特质隐含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文脉和地域性文化底蕴中,它凝聚着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与民风民俗,体现着市民对城市生活价值的认同感和趋同意识,因而具有强大的精神感召力,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和路径。从历史与现实的视角来看,青岛文化在很多方面继承了齐文化的历史文化传统,并在现实生活中加以传承和表现。青岛文化的总体特征表现为:依山面海的地理环境、重工尚商的生产方式、崇利善变的文化心理、丰富多元的城市民俗与情调。齐文化的内在禀赋与精神气质在青岛城市文化中得以很好地保存与流传,并与后来的移民文化和外来文化融合在一起,作为历史文脉,它对青岛城市文化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孙鹤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147-157
城市是人类人化自然和自身的产物,以文化为形式,表现人类的文明程度。城市的文化本质是城市精神,城市精神是城市的灵魂,表现为城市共同需要对象化过程中至真至善至美的思维活跃状态。城市精神的活力以文化制度为载体,主要通过城市特色、社会氛围、城市境界呈现自己的存在。培育城市精神是城市社会科学发展的根本需要,是一个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关键是实现文化制度建设与城市精神培育的有机统一。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新型城镇如雨后春笋迅速增长,城市社会问题不断滋生。如何在城市精神培育中运用城市精神解读国家意志、城市行政意志、市民意志、城市历史和境界,事关城市的科学发展,事关中国特色和谐文化的科学构建。本文就城市精神培育问题,以真善美为聚焦点,对城市与文化、文化制度与城市精神、城市精神中的重要文化制度区域进行了文化角度的探讨,分析了城市精神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市精神科学培育的原则和研究视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