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将"内部人控制"仅仅看成一个问题是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研究的一个误区.通过本论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内部人控制"制度首先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应从制度演进的本质上把握其存在的合理性,其次是看到这种由于效率而逐渐设计的内部人控制制度存在着负面效应.指出国有企业治理的任务不在于对"内部人控制"制度形式的彻底否定,而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包括有效的产权改革、完善国有企业内外部监督管理和规范信息披露,减弱"内部人控制"制度中的信息非对称性,限制其负面效应,引导其正面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两权分离将出现“内部人控制”问题。通过对“内部人控制”产生的原因及背景分析 ,认为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进行公司制改革时 ,国有企业应从以下 5个方面防止“内部人控制” :1)解决国有股自身代理问题 ,使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真正到位 ;2 )规范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3)形成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 ;4)培育经理市场 ,形成竞争机制 ;5 )建立、健全破产机制和兼并机制以约束经营者。从而使经营者 (内部人 )朝股东价值和股东财富最大化方向努力 ,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相似文献
4.
“内部人控制”与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军毅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7(2):44-46
“内部人控制”现象是企业转型过程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此并与世界主要的公司治理模式进行比较,提出对“内部人控制”进行控制和完善公司治理模式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国企改革如何防止“内部人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两权分离将出现"内部人控制"问题.通过对"内部人控制"产生的原因及背景分析,认为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公司制改革时,国有企业应从以下5个方面防止"内部人控制"1)解决国有股自身代理问题,使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真正到位;2)规范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3)形成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4)培育经理市场,形成竞争机制;5)建立、健全破产机制和兼并机制以约束经营者.从而使经营者(内部人)朝股东价值和股东财富最大化方向努力,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相似文献
6.
内部人控制和国有企业的所有权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到股份制、公司制改造的过程。目前,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普遍呈现出“行政干预下的内部人控制”的特点,这是现实国有企业改革的起点。国企改革的下一步应是逐步消除“行政干预下的内部人控制”,在改革的过程中,不同的国有企业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安排的所有权改革,而不能“一刀切”。 相似文献
7.
改革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到股份制、公司制改造的过程。目前,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普遍呈现出“行政干预下的内部人控制”的特点,这是现实国有企业改革的起点。国企改革的下一步应是逐步消除“行政干预下的内部人控制”,在改革的过程中,不同的国有企业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安排的所有权改革,而不能“一刀切”。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69-72
内部人控制问题仍然是公司治理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若此问题不设法解决,不但对股东利益有影响,而且还影响着中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影响着中国经济的长足发展。内部人控制的企业并不是直接地、无条件地产生内部人控制问题,因此在界定两者之间的差别的基础上,分析了内部人控制的产生原因及其正负面影响,进而提出解决内部人控制的可行性方法,规范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偏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良悦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2):29-33
内部人控制是与现代企业两权分离相伴随的一种客观现象。而在我国过渡时期的经济环境中 ,经营者在国有企业双重目标经营下形成了一种以追求内部人控制为取向的偏好行为。本文认为内部人控制偏好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独有现象和主要障碍。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 ,外部环境制约弱化及经营者的利益驱动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而要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从公司治理机制的改善 ,外部经营环境的营造和经营者素质的提高等方面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10.
文彬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2):78-81
内部人控制的负面影响要大于它的积极作用.中国产生内部人控制现象,除了产权约束方面的原因外,还有代理成本过高的因素.要通过强化产权约束、培育经理市场、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和加强中介机构的监督等方面对内部人控制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实行委托代理制的现代企业中产生"内部人控制"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并分析了"内部人控制"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最后提出了有效控制"内部人控制"的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控制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的主流思路实质上是一种“外部人”模式 ,它忽视了职工在控制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方面的比较优势。本文认为 ,与“外部人”相比较 ,职工更有积极性和信息优势去控制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为了充分发挥职工在控制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上的作用 ,应有国有企业职工持股这一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3.
代理成本作为企业委托代理矛盾的焦点,与“内部人控制”有着密切联系。本文分析了二者之间交错融合的关系,并从代理成本这一角度剖析了“内部人控制”的解决,即在目前所有者难以在短期内通过必要的程序确实到位前,通过合理的薪酬组合校正经理人员的目标函数,建立让国企经理人员分享剩余的长期收益与短期收益结合、风险收入与基薪收入结合的报酬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4.
张国平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1):49-53
对公司治理中的"内部人控制"给予褒扬和抨击都是不科学的."内部人控制"是和一定的企业形态相联系的社会现象.公司治理的任务不是消灭"内部人控制"的现象,而是限制"内部人控制"的消极作用.就我国而言,完善公司外部治理、发展机构投资者和充分发挥银行的作用是限制"内部人控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论内幕交易罪中“内幕信息”的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小宁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3):77-81
内幕信息的界定是认定某交易行为能否构成内幕交易罪的关键所在,对于内幕信息的判断问题,各国法的规定并不相同,但一般都认为内幕信息应当具有重要性(实质性或价格敏感性)、未公开性、相关性的特征,欧盟指令还指出内幕信息应具有准确性的特征。美国判例关于实质性、相关性的证明方式,日本法中关于重要信息的分类列举方式,欧盟法中的“准确性”标准等对于中国法的相关问题都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国有企业存在“内部人控制”导致的预算软约束问题。分析表明,通过设计有效的激励方案,推动代理人主动以委托人的效用函数为自身效用函数,是有效遏止“内部人控制”弊端及其所引发的预算软约束问题的主要方式。因此,对于现阶段的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激励相容”机制,将是重要的突破口。政企分开、加强信息披露与控制“内部人”三管齐下,“硬化”约束,是推动国企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内幕交易监管的效率--基于新政治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雨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7(6):64-71
内幕交易监管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一国的法律制度、政治制度以及金融制度的影响.构建一个利益集团间的竞争模型,可以用于分析内幕交易监管均衡的形成和均衡监管水平受利益集团成员规模变动的影响效应.从新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考察,在本质上,内幕交易监管效率受制于外部人和内部人两个利益集团之间的力量对比以及监管者的效用偏好.这可以解释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之间的内幕交易监管效率的差异,而我国内幕交易监管效率不高的原因也可从该角度得到很好的阐释. 相似文献
18.
面向风险管理的石油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部控制已进入以风险管理为主流的发展阶段,石油企业的资源消耗型产业特征亟待重视风险防范与控制。为了适应国家经济管理政策的强制性规范导向,回顾石油企业内部控制研究历程,解析风险管理导向的石油企业内部控制价值所在,提出面向风险管理的石油企业内部控制概念结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