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伍卓 《唐都学刊》2002,18(1):126-128
英语习语是英语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 ,其中非言语交际习语的存在既表达了丰富多彩的非言语行为 ,又在很大程度上强调了语言的内在文化信息。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英语中的非言语交际行为构成的习语自有它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王菊娥 《唐都学刊》2002,18(2):125-128
语言的形式与功能之间并非总密切相关。交际实质上是一系列的交际行为或言语行为 ,而任何言语行为由最少两种或典型的三种分行为组成 :非语内表现行为、语内表现行为和言语表达效果行为。分析言语行为以及语言的各种功能有助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掌握如何利用语言知识来实现语言的各种功能  相似文献   

3.
称呼语是言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用于当面指称交际中的听话人,还可以表达出更多词句以外的意义。本文从言语行为、情感表达、话题发展和交际情境四个方面来考察称呼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人们所熟悉的讨价还价这一言语交际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认为现实生活中的讨价还价往往抵触着言语交际所普遍遵守的合作原则之质准则和礼貌原则之多项准则而引发而存在:在讨价还价的言语交际中,合作原则较之礼貌原则具有更大的约束力。本文还试图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语用学的有关理论对可作为一个语言变体和一种言外行为综合体的讨价还价作出具体的描写和解释。  相似文献   

5.
言语行为意义观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义理论研究是现代西方语言哲学的核心课题。在所创立的众多意义理论中 ,言语行为意义观颇具特色 ,被认为是一种集大成的意义理论。它将言语行为规定为意义的基本单位 ,强调意义作为意向性的一种派生形式 ,产生于内在心灵意向与外在言语行为规则的统一 ;从而将言语行为及其构成规则、言语交际者的意向同表达式的意义以及说话者的意义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一种多维度、全方位的意义观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7,(5):147-150
影响物体运动的作用力间的相互作用,与言语交际中"言外之力"间的相互作用颇具相似性。Mark Johnson根据推动物体运动的作用力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概括出的力图式理论,能够从认知角度准确地解释各种拒绝言语行为。对拒绝言语行为进行力图式分析,不仅为拒绝言语行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有助于人们理解其产生和运行的内在机制,还可丰富艺术文本的解读方式。  相似文献   

7.
一、几个界限 1.1语言与言语  我们在研究词与非词 的划界问题的时候,有必要将语言和言语 区别开来。其一,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 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言语是语言的实际运 用,就是人们所说的一句一句的话。这里 有偶然的、非语言因素的东西。象“今天a, 我ia,要─—上─—’·那·个·那·个 ──理发─—,理发铺─—,去理──理 ──理发”、①这样的句子,我们不准备当 作研究对象来分析。否则,将有一些似词 非词的成分混进来;其二,语言单位是静 态的、尚未体现交际功能的单位,言语单 位是动态的、已经体现交际功能的单位。 “鱼”作为语…  相似文献   

8.
王小龙 《社科纵横》2013,(5):176-178
言语交际是潜在的威胁面子行为。针对交际策略刻意曲解,排除文化差异的影响,结合动态语境观、语码偏离、交际面子论及认知心理学,探究英汉语言中的DMI,指出:刻意曲解与面子相关;防御机制是其产生的心理原因;DMI是自发、动态、有层级的。  相似文献   

9.
言语打断作为会话交际话语交际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不仅仅是对话轮转换规则的违反,还是对语言和社会行为规范的违反,会因说话人的个人交际意图和个人交际策略不同而有所不同。而说话人在进行言语交际时,在言语打断形式的选择上亦或是选择何时打断以及怎么打断谈话,都不是任意的,在交际中进行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语言选择都是对相应语境做出的顺应。本文从顺应论的角度出发,研究交际者对言语打断的选择是对交际语境的动态顺应,包括对社交世界、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的选择顺应。  相似文献   

10.
王金霞  韩松 《社科纵横》2012,(8):172-173
委婉语是语言实现其交际功能的重要途径。在言语交际中,委婉语信息的传递和解读离不开特定的语境。语境包括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本文从委婉语的典型特征、分类和语境与语义的关系入手,分三个方面详细阐述委婉语对语境的依赖。  相似文献   

11.
“斗机锋”在行为表层体现为双人或多人参与的言语、副言语互动交际。“斗机锋”与一般交际行为存在共性,同时也存在显著差异。“斗机锋”是由禅宗逻辑下的思维系统驱动的,在一般理性下显得不可理喻。“斗机锋”展现出令人眼花缭乱的互动,若剥离其行为表层,则可还原为不同思维模式之间的对垒,涉及的思维模式主要有五类:“一切现成”思维、“不二”思维、“究竟本缘”思维、“离杀”思维、“空空”思维。“斗机锋”训练的基本目标是消除参与者对固化思维程式的执著,开发更广泛的思维途径。经过训练,参与者可以提升思维的创造性、灵活性和迅捷性,也可能被偶然地诱导发生顿悟。  相似文献   

12.
蔡季愚 《社科纵横》2009,24(12):165-166
阅读是一项重要的言语交际行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是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英语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包括:阅读教学的心理准备原则、阅读教学的兴趣原则、阅读教学的因材施教原则和阅读教学的总体设计原则。遵循上述原则,可以有效提高英语阅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跨文化交际中的移情障碍及其克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桂华 《学术交流》2006,(3):167-169
人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交际双方使用的语言不同、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思维的方式和表达习惯也不尽相同,因而常常导致移情的失败,以至于不能达到有效交际。鉴于此,要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克服从自身文化的角度与解读他人言语与行为的倾向,深刻认识文化元素在整个文化体系中的意义和价值,从观念上自觉地建立两种文化的协调机制;立足实践,在潜移默化中体验跨文化交际中的思维模式、语言交谈等方面的差异;通过鉴赏文学艺术,重点掌握与我国文化风俗的不同之处,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自觉地进行文化移情。  相似文献   

14.
哈贝马斯的言语行为理论在其社会批判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认为,社会秩序得以可能的基础是交往行为,而交往行为得以可能的基础是言语行为,因此,以言语行为为中介的交往行为是社会秩序得以可能的基础。为构建完善的交往行为理论,哈贝马斯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他的言语行为三重功能模式论。这个理论受到多方批判,其中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梅芙.库克教授的批判最具有代表性。哈贝马斯将言语行为区分为以成功为取向的策略行为和以达成理解为取向的交往行为,这对交往行为理论和社会的合理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先验语用学的区分是难以为继的。哈贝马斯将命令式言语行为也作为一个独立的言语行为类型予以阐述,这一点是存在问题的,因为哈贝马斯没有看到命令式言语行为所承载的权力要求实质上就是调节式言语行为所要求的规范正确性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从隐性交际关系看"围城内"的人际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莉 《学术交流》2007,(7):154-157
《围城》的作者充分利用了"隐性交际关系"的特点与功能,建构出方鸿渐夫妇在"围城内"家庭式交际场景中人际冲突积聚的过程,直至最终发展出爆发冲突的情节高潮。"围城内"时期的交际场景,是以传统的中国式家庭生活为背景的。从语用学角度说,这种文化背景使礼貌原则成为言语交际活动的最高调节原则。小说较集中地展现了人际冲突的场景,为语用学研究提供了丰富语料。同时,语用学研究也为分析小说的情节发展、人物心理与行为提供了科学手段。  相似文献   

16.
孙华 《社科纵横》2009,24(2):112-113
称呼语是在语言交际过程中用于当面打招呼的、能够表达彼此关系的名称,是言语交际过程中表示“界定彼此关系的词语”,具有一定的非系统性、灵活性。当今社会因为经济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心理状态的变化,导致陌生人之间的称呼发生很多变化。有的由几千年的尊称变成了贬称或者被称呼者拒绝使用,本文通过探析“同志、师傅、先生、小姐”等这些称呼语的使用,来探讨其变迁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7.
刘娟  魏玉文 《社科纵横》2010,25(9):169-171
言语得体是说话的根本原则,能否成功地用英语进行人际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说话者在表达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的得体性。本文首先论述了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时,什么是言语得体,并分析了在英语学习中,造成英语口语表达不得体的原因。其次论述了如何使用得体的英语进行交际,并强调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最后指明在英语学习当中要注意英汉两种文化因素的差异性,了解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的关系,了解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关系,从而使我们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地道、得体的英语进行交际,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8.
赵喜桃 《唐都学刊》2012,28(2):89-92
真正直接制约语言运用的语境是言语交际主体头脑中所认知的语境。理解时对语境认知角度把握稍有不同,推理出的言语含义就会有很大差别。语境因人的存在而构成,我们自始至终应关注人们对于语境的能动适应,自始至终不能脱离语用交际参加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谷向伟  杨林 《社科纵横》2010,25(7):140-142
本文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框架,分析了2008、2009年的十大网络流行语,发现它们不仅具有关注热点、神秘搞怪、传播速度快和派生能力强的特点,而且具有社会评判、广告营销、社会传播的功能.网络流行语和社会流行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愈来愈广泛、深刻.从网络流行语,一定程度上可以管窥人们当前语境中的话语交际世态.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文化交流合作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已成必然。然而中西方的交流常因文化方面的原因而产生的偏离现象屡见不鲜,影响了交际的顺利进行。探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本文结合格赖斯言语交际的"合作原则"和王希杰的偏离理论为参照系分析跨文化交际中语义的偏离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