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全省少数民族人口共有160多万,大部分居住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获得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长期“左”的干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还很薄弱,发展比较缓慢,有些地区的群众在生产生活上都还有一定的困难。为了开创民族地区经济工作新局面,必须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人口问题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民族地区长期以来为摆脱贫困所作的努力,都因人口的重压而少有成就,一个又一个令人振奋的经济增长指标,在人口增长的指标面前,变得那样微不足道。如何走出人口危机的怪圈,值得每一个关心民族地区发展的人思虑。一、令人忧虑的现状最新的调查结果表明,民族地区的人口现状已形成危机,决不允许人们再掉以轻心: 据1986年统计,贵州全省少数民族人口已由1982年的742.4万人增长到1986年的943.2万人,四年中增长了25.84%,年平均增长5.9%,在全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是一个复杂地区,各个国家及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习俗、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背景,这种地区状况现在正在进一步向多元方向发展.这就使任何一项有关的研究都变得复杂起来,人口问题的研究也不例外,是学术界公认的一大难题.本书正是向这一困难领域挑战的力作,作者不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与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仙忠云 《社科纵横》2005,20(4):10-11
“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一种新的科学发展观。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民族、文化等因素,各方面发展都落后于发达地区。在新形势下,西部民族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产业技术跨越的基本模式和内在根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大国经济,中国一直面临着东强西弱、南富北穷的经济大格局,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众多的原因,使得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又进一步加剧,而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70%以上)则更是处于区际经济发展梯度中的最低层。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6.
杭州明代民居初论高念华高念华,男,1946年生,杭州市文物考古所所长。(杭州310002)杭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唐末至北宋初,吴越国王钱氏割据十三州一军,以杭州为都城。钱氏将“保境安民”作为国策,少动干戈,因此经济比较繁荣,人口明显增多,民居建筑相...  相似文献   

7.
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一个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全国民族地区的经济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东部地区仍有很大差距。甘肃民族地区的经济欠发达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临夏回族自治州是甘肃两个民族自治州之一,临夏的经济发展在甘肃民族地区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以临夏州为视角,就甘肃民族聚居地区经济发展做初步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马金龙 《学术交流》2006,(2):103-106
人口流动是古往今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正是通过持续的人口流动,实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在新时期,研究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加强流动人口管理,采取综合管理措施,减少管理的失控面,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发挥流动人口的作用,将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9.
秦天枝 《社科纵横》2009,24(5):51-53,65
土地问题是关系到一国、一省、一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河南省作为目前我国人口大省,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占用大量耕地。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又承担着新农村建设的历史重任。人口、土地、农民的利益、经济的发展,相互交织而出现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本文从现行国家土地政策、河南省目前土地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入手,探讨有效加强土地管理的一些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战略西移两个根本转变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张志军从“九五”开始,国家将采取有力措施支持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开发,支持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发展经济。这表明,促进中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已经提上了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战略...  相似文献   

11.
刘扬  陈怀录  陈冲 《社科纵横》2011,26(2):27-32
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必须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中,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从而保持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走一条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永续不断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人类能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关键是能否协调好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东部经济发展以及西部的开发中,存在着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破坏的问题,而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十分恶劣,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程度。因此,在西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的水平。本文以低碳世界中的中国西部城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低碳经济对中国西部城市发展的必要性,指出低碳经济是中国西部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并提出低碳城市发展的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12.
论适度人口     
适度人口又称最优人口数量,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能够带来最大社会效益(主要是最大经济效益)的稳定人口。适度人口排斥两种情况:第一,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人口没有达到一定数量,从而造成劳动力(生产的主观因素)短缺,因此影响着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工业化初期和人烟稀少的偏远地区,就存在这种情况。第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人口数量超过了物质生产条件所能容纳的限度,结果是,人口增加不但不再促进经济发展,反而引起经济效益下降。人本来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但数量超过一定限度后,又会过多地转化为消费因素,从而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前一种情况是人口数量不足;后一种情况是人口数量过度。适度人口就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最能促进经济增长的一  相似文献   

13.
西部民族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以树立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寻找西部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确保区域协调发展,这是民族地区目前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4.
莫晨宇 《创新》2013,(2):56-58
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是经济发展起点较低,增长较难的区域。从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要求来看,该区域需要培育自我发展能力。在探讨发展通道经济对培育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影响基础上,提出发展通道经济,培育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考察民族问题,研究民族工作,都不能不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状况进行研讨。正如赵紫阳同志所指出的:“我国的民族问题,当前更多地表现为少数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发展经济文化的问题上。”无疑,正确评估和认识我省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是很必要的,对搞好民族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日本在战后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人口动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别由战前的30‰和20‰左右下降到现在的12‰和8‰左右①,已从高出生、高死亡的传统人口类型转变为低出生、低死亡的现代人口类型,保证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人口地区分布的两极分化以及人口与粮食、资源、环境的不平衡等问题,又在日益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拟就上述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三姓副都统衙门设立于清雍正十年(1732),裁撤于宣统元年(1909),前后共历177年.三姓副都统衔门的设立,对巩固我国东北边疆、团结三姓地区少数民族、加快土地开发和商品贸易及三姓城政治、军率、经济、文化中心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对清朝在三姓地区设立副都统衙门的战略选择、三姓副都统衔门基本概况及历史作用进行梳理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蔡红 《社科纵横》2012,(3):153-155
哈萨克民族基础教育是中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哈萨克民族基础教育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哈萨克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还影响到中国整个民族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本文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为例,从经济因素、教育经费投入、自然地理条件与人口因素、文化背景及教育因素等方面,分析其对哈萨克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盖翊中 《探求》2002,(Z1):76-77
一、加快东部地区的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 ,由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各个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极不平衡。历史上 ,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 ,北方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 ,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中古时期以后 ,由于大量人口的南迁 ,东部沿海地区和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了北方 ,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 ,而中西部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后 ,邓小平同志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拨乱反正 ,重新审视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新国际形势 ,认真总结历史…  相似文献   

20.
《社科纵横》2015,(11):80-82
契丹民族之所以崛起于中国北方并建立了幅员辽阔的边疆王朝,有其诸多历史原因和条件姑且不论之。但与其中契丹民族秉承的人口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建国前抢劫财富和掠夺人口来增加劳动力;"军国之务,爱民为本",辽政权对人口增长采取提倡、奖励的政策;"得地无民,将焉用之"。这一人口思想具有积极意义,在辽代统治的阜新地区人口的数量和构成与特点、分布、人口流向有重大影响,推动了契丹人口更大的发展和民族的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