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移动互联时代群体性事件的网络动员频频出现,网络成为公众表达意见的平台。一方面涉事的草根阶层寻求公平正义,唤起事外公众的同情援助,另一方面带有泄愤滋事的网民掀起网络聚集行动。基于不同目的群体利用社交媒体实现动员,造成事件在更大范围的影响。分析群体性事件中动员的形式、结构组成以及运行轨迹等,有助于管理者对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先期处置,实现有效的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并是一个和而不同的社会,而应是一个在权利平等基础上各种不同利益诉求能够找到对应通道进行理性沟通的社会,如果没有这样一个通道则群体性事件就极易发生,并容易导致势态难以控制,从而直接影响社会稳定,更可能影响到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本文以社会学视角对群体性事件进行研究,通过实证研究详细阐述了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和行为模式,分析了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对当前群体性事件总体判断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发展不仅面临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之间二元分割的问题.而且还必须面对国有部门与民营部门分割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30年,是制度结构和经济结构双重变迁的30年.本文以修正的刘易斯模型证明,民营企业是30年来经济和制度"双重结构变迁"的支点,它担负着改变中国经济二元性的重任.要改造中国的二元经济,实现经济的转型发展,仅仅按经典发展理论主张解决资本积累问题是不够的.还必须进行制度结构变迁,完善各种政策支持体系,解决民营企业所面临的行业进入壁垒、融资约束等问题,创造各种条件促进民营部门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网络时代社会治理的一个新挑战。近年来经由网络传播不断放大、演变而来的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网络群体性事件迅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新视点。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与此类事件有学术渊源的研究路径包括:关于网络民主的政治学研究、关于网络舆情的传播学研究、关于互联网共意性社会运动的社会学研究。在研究视域上,呈现出以风险社会理论、社会冲突理论、集体行动理论为主的三种理论视角。在研究方法上,偏重于文献研究和规范分析,较少采用实证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机会结构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8年我国发生的一系列群体性事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群体性事件是普通民众的"利益的社会表达"形式之一,其产生的机会结构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制度缺陷、信息断裂、风险焦虑以及诉求挫折.它们的出现是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结果,政府应当从完善制度建设、政务透明建设、民意表达机制建设以及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寻求积极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张进军 《理论界》2010,(2):201-202
综观大多数因政府政策或具体行政行为导致的群体性事件,从发生学的角度看,群众利益受损而得不到及时、合理、合法的补偿是群体性事件触发的原始动因;从类型学的角度看,这些群体性事件各具特性,类型不一。因此,如何避免因政策问题和行政行为问题引发群体性事件,是政府自身从源头上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关键。同时,如何治理不同类型的群体性事件考量着政府的智慧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李华俊 《江汉论坛》2012,(6):136-139
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较为明显的组织特征,具备组织环境、组织角色、行动分工以及组织目标等基本组织结构。在网络社会这一组织环境中,信息发布者、信息传递者、意见领袖和反思者等个体间的互动形成了网格化群体组织,并通过分工合作与相互博弈达到权力的平衡,形成稳定的形态。网络社会这一特殊的组织环境造成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组织特征与现实集体行动的组织特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区别,行动者、组织目标、组织连接、组织互动等关键的组织特征变量往往决定了组织的性质,同时也根据不同的组织形式变换自身的形态。网络集体行动的维持与发展遵行一种特殊的机制,即"权力的维持与获得机制",隐藏在网络群体性事件背后的权力游戏与行动者之间的互动过程是维持网络群体性事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机制。  相似文献   

8.
治安型群体性事件是具有骚乱性质的集体行为.本文提出了结构箱的概念,即在特定的区域内治安型群体性事件所具备的政治、经济、社会条件的耦合.在结构箱中,治安型群体性事件的爆发要经历导火索、信息传播、情绪共鸣、情境催化、控制失效五个阶段,其中在结构箱中的情绪共振是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由于社会转型期民主法治尚未定型与成熟,基于公权力的公信力危机,我国群体性事件面临着定性困惑,由此也注定了其处置的困境所在。国家的政策取向应当从压力维稳型向改革维稳型解决模式转变,维稳成本向改革成本转移,变被动改革为主动改革。实现相应保障条件成就基础上的宪政体制改革乃是解决群体性事件的根本出路。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应本着"慎法"精神,在宽容与法理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做到谨慎立法、谨慎执法与谨慎司法,避免留下历史后遗症。如果从此种意义上理解"大调解"及"大调解"基础上的司法能动主义,则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劳资群体性事件的性质与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爆发的劳资群体性事件,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劳资利益的博弈,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正常的劳资利益冲突表现形式.利益争议已呈逐步上升趋势.承认和尊重劳动者的多元化利益,是我们缓解和解决劳资矛盾和冲突的重要前提.劳资群体性事件是一种区别于其他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利益博弈.在劳资双方的利益博弈当中,劳动者提出利益诉求大多是合理、合法的,在利益多元化的时代,劳动者追求的不再局限于实体权利,而是更多的利益诉求,劳资双方因这些利益分歧而产生矛盾和冲突.当前劳资群体性事件有六个主要特征,分别为集中爆发趋势、事件发生具有突发性、引发原因多元化、表现形式多样化、劳资对抗程度暴力化、工人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等.相应的对策与措施应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推进集体协商工作、完善集体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等四个层面.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的“群体性事件”:概念、类型与性质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唐镖 《人文杂志》2012,(4):147-155
本文从以政府相关表述的回溯着手,考察了"群体性事件"称谓的提出与被公认,并对这一称谓进行概念化界定。认为:作为民众表达意见、维护权利的政治表达行动,群体性事件是一种在体制外抗争但不反体制、聚众但非正式组织化的抗争活动。当前国内群体性事件尽管其类型多元化,但其基本性质属于传统的地方性抗争;虽有含暴力和低暴力的非法抗争手段,但一般是谋求解决现实社会的抗争行动,属于工具主义的抗争,并未呈现出反政权反体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西部地区重大群体性事件的机理探讨与预防消解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群体性事件是一种古老但永远新颖的人类现象。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经济基础剧变,社会阶层结构重组,利益格局重构和利益意识唤醒,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和观念分野,社会道德标准漂移和约束力降低,与社会巨变相适应的社会心态浮躁和冲动倾向等,从而是群体性事件多发的特殊历史阶段。越是贫困落后的国家或地区,社会越不稳定。必须深入探究贫困与社会不稳定之间的内在机理,从而高度重视西部贫困地区社会不稳定的普遍性和多发性,进而有针对性地通过各种制度建设和政策措施,预防和消解西部贫困地区重大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3.
姜朋 《兰州学刊》2010,(7):46-49
群体性事件是社会转型过程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快速推进过程中,浦东因动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数量上升、组织化程度趋强、外部多种力量插手、抵抗行为增多。新时期浦东群体性事件增多的深层次原因是在利益失衡情况下的政府与社会博弈中,群众利益受到侵害,在外部力量加入下导致问题严重程度加深。因此,基层政府需要重视对群体性事件发展态势研究和深入分析产生的原因,不断提高防范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稳定造成较大威胁,同时,这类事件频发也说明政府主导的维稳机制存在局限。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深层次因素是权力一元化的社会层级结构使利益关系失衡,加剧了社会矛盾,并造成基层民众利益表达不畅。基层社会稳定亟待发展新的制度基础,包括强大的公民组织和社会参与,扶持弱势群体社团,多元化的权力结构下政府与公民合作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5.
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对个人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结构转型与制度变迁 ,在经济上表现为由传统自然经济 (包括它的变形———计划经济 )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型 ;在社会组织形式上表现为由传统共同体社会向现代市民社会的转型 ;在政治制度上表现为由传统的高度集权的专制政治向现代民主政治的转型 ;在文化观念上表现为由传统的专制———奴性文化向现代的民主———自主文化的转型。这种转型对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从总体上看 ,现代市场经济与市民社会同传统的自然经济和共同体社会相比给个人与社会发展带来了更多的空间、机会和动力  相似文献   

16.
针对促成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消极社会情绪如相对剥夺感、社会不公感、尊重缺失感、道德焦虑感等,需要通过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公正、强化政治参与、合理引导舆论、完善法制建设等途径加以化解、疏导,引导、规范民众的网络表达,从而遏制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生成,达到从源头治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新医改方案的制度预期:-个制度变迁理论框架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医疗卫生体制的现有问题,用制度变迁理论从制度需求供给均衡的角度考察了新医改方案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和制度变迁的供需均衡点,在此基础上对新医改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做制度预期.研究结论表明:新医改作为强制性制度变迁其"第一行动集团"已经出现,但有效形成"第二行动集团"存在一定的客观障碍.其中,地方政府的制度供给能力值得担忧,而且监管很难;公立医院是矛盾聚焦点,需要切实有力的补偿激励机制;医药产业可能在行业调整中出现一些新问题.同时,新的制度安排可能诱致一些制度逃离行为,使供需均衡点发生偏移而不能完好地达到制度预期,需要防范并增加相应的制度供给.  相似文献   

18.
常国利 《理论界》2002,(4):24-25
一、制度变迁的多维视角研究所谓制度变迁,可以从多维角度来理解,经济学意义上的制度变迁,是指用一种高效率的制度安排替代一种效率较低的制度安排的过程,制度变迁的核心是产权制度的构建,产权制度安排的实质是构建一套具有“排他性”意义的操作系统,从而避免在经营中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提高经济实体的投入产出效率。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的结构与演进--制度变迁的分析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魏倩 《社会科学》2002,(7):18-22
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剖析了我国建国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历史 ,指出了前改革时期土地制度变迁的实质和改革时期土地制度变迁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 ,剖析了当前农村土地制度面临的新的变迁趋势 ,并从制度需求、制度供给以及变革动力的角度分析了新的制度变迁所面临的变革环境。本文揭示 ,由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局限性和新的农地制度变革的“非帕累托”性质 ,必须以新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来推动农村土地制度的进一步改革。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