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父亲年轻的时候,脾气不太好,总是和母亲闹别扭,不懂得关心爱护母亲.后来,父亲和母亲因为感情不和,离婚了. 那年,我12岁,弟弟10岁. 离婚后,父亲不让母亲带走我们其中任何一个.母亲只好去外地打工,父亲留在家里照顾我和弟弟.自从母亲走后,我就对父亲有了深深的成见. 我一直怪父亲心狠,让我们像飞离鸟巢的幼雀,失去了母爱的庇护.  相似文献   

2.
去年秋天,母亲查出患了胃癌已到晚期。每天早晨,父亲还会像往常一样,和母亲一起去晨练。我站在窗前,看着父母并肩而行,有说有笑,忍不住想哭……以往,母亲每周都会包上一顿馄饨,给父亲解馋。父亲说,外面哪家餐馆的馄饨和母亲包的都不是一个级别的,母亲包的馄饨是皮薄馅匀,吃起来是香而不腻。父亲每当说起母亲包的馄饨,脸上满有神采;而母亲听到父亲夸奖的话时,总是笑个不停,有时候在厨房一边洗碗还一边高兴地哼唱小曲。自从母亲患病后,她就改变了习惯,每周要包上3次馄饨。父亲也变得越来越能吃,吃起馄饨来是狼吞虎咽。母亲在一旁埋怨说“:你看…  相似文献   

3.
父母的电话     
自从我和老公用上手机后,家里的电话就很少响。偶尔的响动大多来自两个人:我的父亲和母亲。他们打电话常常只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有时候我正在炒菜,铃声骤然响起,飞奔过去一接,是父亲或是母亲的。仍然  相似文献   

4.
自从母亲去世后,父亲就一个人孤单单地生活。我们曾多次要求父亲和我们一起生活,可父亲总是以不自由为借口拒绝我们的好意。其实,我知道他是怕增加我们的负担。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乔治·吉尔自从记事起,看到父亲一直就是瘸着一条腿走路。在小乔治看来,父亲的一切都平淡无奇,所以他总是想,母亲怎么会和这样的一个人结婚呢?  相似文献   

6.
父亲的短信     
父亲没文化,而且不苟言笑。自从我出外工作后,父亲更是每天都沉着脸,没人知道父亲想什么,包括母亲。一天,母亲跑到几里外的公用电话亭给我打电话,她说:"儿子,你爸老惦挂着你呢,半夜总折腾得睡不着。他老说,我家儿子咋样了?前段日子,村里的二虎买了台‘讲话机’(我猜母亲说的应是手机),你爸没事干的时候总围着人家看,你也给  相似文献   

7.
何雪梅今年9岁,家住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西眉镇。父亲何本军以及母亲郑秋华自从女儿出生后,夫妻俩就双双出外打工了。因此,何雪梅一直被寄养在金乐村的外婆向金花家。  相似文献   

8.
苏丽萍 《社区》2005,(20):31-33
被称为“江南神偷王”的王同山,一生7次入狱,累计时间长达30多年之久。就在他第七次出狱、走出江宁监狱时,他决定金盆洗手。如今,这个曾经一天偷盗60多起的神偷王,在一小区当起了保安。小区业主说,自从老王上任以后,小区一辆车都没少过。“这也算是发挥我的强项吧。”王同山笑着说。生在一个少爱之家王同山的父亲是个军官,母亲是一位富家小姐。1946年1月21日生下王同山以后,母亲再也无法忍受父亲的粗暴脾气,便和父亲离了婚。年仅4岁的王同山从此跟着父亲生活。尽管失去了母爱,但王同山对父爱充满了渴望。父亲工作很忙,再加上性格暴躁,和王同…  相似文献   

9.
母亲的拐杖     
《可乐》2006,(2)
前不久,年近七十的母亲患了严重的胃病,去省城医院做了胃部切除手术。手术后,我们弟兄和妯娌几个商量着要轮流伺候母亲,但是父亲执意不肯,父亲说他能够照顾好母亲。母亲住院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父亲尽心地替母亲擦脸,喂母亲吃饭。为了让母亲尽快恢复,父亲特意为母亲买了一把黑色的拐杖。大概是想让母亲有个好心情吧,父亲把一根根红红的毛线搓成红绳,然后在绳子上缀一些精巧雅致的小铃铛。那时,包括母亲在内,我们都非常不理解父亲这种孩子气十足的举动。一开始,这孩子气十足的拐杖并没发挥作用,因为身体虚弱的原因,母亲无法拄着拐杖行走。母亲唯有放下拐杖,让父亲搀扶着锻  相似文献   

10.
史蒂夫是独生子,自从父亲去世后,史蒂夫便和母亲相依为命。史蒂夫从美国休斯敦大学毕业后,在加州开了家小公司,生意还不错。本来想将住在加州乡下的母亲接到加州城里来住,但母亲又舍不得离开她跟父亲一起住过的房子。因为忙碌,史蒂夫有时一个月才回一趟乡下,去看望母亲。有一次,史蒂夫刚将汽车停在院子里,还未进家门,便听到了母亲的说话声。母亲在跟谁说话呢?一向喜欢独处的母亲,可是很少跟别人来往的。史蒂夫悄悄地走进家门。发现母亲在跟一只猫说话:“安娜,快将这些奶酪吃完,那里还有很多面包呢。”  相似文献   

11.
那个深蓝色的诺基亚手机,是父亲生前的挚爱。送走父亲那天,我悄悄把手机留了下来。父亲的照片挂在墙壁上。他微笑着,不知疲倦地关注着他和母亲的小家。一尘不染的餐桌上,放着父亲的手机,母亲对着父亲的遗像说:老头子,手机就在桌子上,看到了吧?  相似文献   

12.
父亲的零食     
用母亲的话说,父亲真的像个老小孩,三天两天闹着要吃零食。若是母亲一时拿不出我们每次带回去的零食,父亲便像个孩子闷坐在沙发上掉眼泪。面对父亲怪异的行为,我不禁担心起来,莫非父亲患上了老年痴呆?可母亲一口否认:"他神志清楚得  相似文献   

13.
利用CGSS2010年数据,分析我国宗教代际传承中的性别特征.结果表明,父母亲在子女宗教信仰和宗教参与的传递上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母亲对成年子女宗教信仰的影响大于父亲;父亲对未成年子女宗教参与的影响大于母亲,但对成年子女的影响和母亲基本一致.宗教代际传递的主要路线是"父—子"和"母—女",父亲对成年儿子宗教信仰的影响比母亲大一些,母亲对成年女儿宗教信仰的影响比父亲大得多.父亲对儿子宗教参与的影响比母亲大,母亲对女儿宗教参与的影响比父亲大.  相似文献   

14.
母亲是红花父亲是绿叶我是一只快乐的小蜜蜂我在红花中吮吸我在绿叶上舞蹈母亲是河水父亲是太阳我是一棵小小草蜂我享受着河水的滋润我沐浴着太阳的温暖母亲是大陆父亲是台湾岛我是横跨海峡两岸的彩虹桥我连着母亲我连着父亲父亲、母亲和我$浙江省浦江县浦阳一小@张莉莉  相似文献   

15.
《北方人》2008,(5)
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母亲是父亲费尽心机才追到手的。那时,母亲几乎天天唠叨,说父亲见到她的第一天,就要求住在她家,借口是天黑路远,回不去了;说父亲为了追她,不惜冒着被处分的危险,半夜从部队跑出来坐火车去看她;说父亲最后还是为她挨了处分,肩章上被撸掉了一颗星……父亲和母亲的生活不算幸福,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6.
马齿苋南北各地均有生长,性喜肥沃土壤,耐旱亦耐涝,多生于菜园、农田、路旁,其茎丰满、微紫,叶光亮、翠绿。茎顶端的叶簇中心开着一朵小花,黄灿灿的,晨开夜合,十分可爱。父亲给菜蔬松土除草之时,各式杂草中,马齿苋算是最多的一种。父亲把它们拾掇在一处,在清澈的河水里漂洗过了,捆成一把,挂在锄把尾上捎回家来。母亲用马齿苋做好多道菜肴,什么马齿苋粥、凉拌马齿苋、马齿苋炒鸡丝、猪肝汤马齿苋等。但她常做的有两道,一道是"马齿苋芡实瘦肉汤",一道是酸腌马齿苋。我更喜欢母亲做的这道菜,吃起来特别开胃。马齿苋不仅是菜,更有药效。马齿苋的食疗,远在公元一千多年前的南北朝时就有记载。梁代名医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说:"俗呼马齿苋,亦可食,小酸。"唐代《食疗本草》称:  相似文献   

17.
石兵 《山西老年》2010,(8):44-45
从懂事那一天起,我就感觉母亲是恨父亲的,父亲做的每一件事都会被母亲诟病,母亲一见到父亲,便开始无休无止地指责,小到衬衫上掉一粒纽扣,大到家里添置一套家具,只要是父亲经  相似文献   

18.
程应峰 《社区》2009,(17):62-62
节假日.或是有关父亲母亲的重要日子,若无法及时回老家,我就会给眷恋乡土的父母打个问候电话。平日,只要父亲在家,都是父亲接电话,母亲是很少接电话的。但感觉得到,这样的时候,母亲总在一旁侧耳倾听.有时还会插上一两句话,大多是关爱问候之类的话语。父亲出门办事不在家时,寡言的母亲才会接听电话。  相似文献   

19.
照片上的孩子就是我,左边是我的父亲和母亲,右边分别是我的四叔、和父亲一起南下的朗广富叔叔。我的父亲王精才早年参加革命,母亲张桂花也是党员。1948年冬的一个傍晚,晚饭后,一家人围坐在炉火前,父亲宣布了一件大事:他要"过江去"。过了些天,父亲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回老家,母亲似有隐情,几次欲言又止。直到我回城的前晚,在我一再追问下,她才道出满腹的心思。原来,自从父亲去世后,母亲身体每况愈下,精神上倍感孤寂。母亲有8个兄妹,现在都已耄耋之年,彼此几乎几十年未见。母亲很想把兄妹们聚到一起见个面。起初,她想把分布在天南地北的兄妹召集到老家团聚,但想到老人们辗转换车多有不便,所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