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古典小说缺乏或基本没有心理描写,几成定论,然本文作者却持相反态度。认为中国古典小说不仅有心理描写,而且十分丰富。并以《三国演义》为例,论证了中国古典小说心理描写的特点,即注重动态的心理描写,注重调动人物的语言、行为及环境景物等意识与心理发展变化的同步对应。一言以蔽之:中国古典小说的心理描写是分散而隐匿型的。  相似文献   

2.
柳青研究过心理学,他批判继承我国古典小说和外国优秀小说中心理描写的经验,加上自己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分析和体会,在运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方面进行长期的创造性的艺术探索。仅在《创业史》第一部中就有六十六处描写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如果称赞柳青是“陕西农民心理学家”,并不过誉。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文化的比较可以采用类型学的态度,用一种工具语言作为一切文化比较的统一尺度。从共相的视角出发,可以把多种多样的现实文化文本看作一个有组织结构的统一系统。洛特曼希冀建构一种工具语言,力图对一切文化进行统一模式的描写。其目的就是不囿于用自己的眼光看自身文化,也不囿于用自己的眼光看他人文化,尽量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  相似文献   

4.
李春 《社科纵横》2009,(9):90-91,94
《百合花》是茹志鹃的代表作。小说通过小通讯员、新媳妇及"我"身上发生的小故事,重点描写了军民之情、同志之情,抒发了人性之美、感情之美及人物之间纯洁、真挚的感情。小说集中体现了特有的精巧、清新、优美、俊逸的艺术风格,在众多描写革命战争题材的作品中独具特色,至今在文坛上展示其艺术魅力。本文从选材技巧、心理描写、先抑后扬、细节描写、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5.
笑有各种表现形式,在文学作品中可以借助它来反映人物的个性,烘托主题的气氛。本文是以中国古典小说中对笑的描写为例来展开讨论的。  相似文献   

6.
汉诗英译中不同人称视角对意境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平 《社科纵横》2002,17(1):75-77
汉语诗词是一种意合特点十分突出的特殊语篇 ,其中人称指称关系的省略 ,即零位指称的使用非常普遍。将汉语诗词译成英语 ,一种典型的形合语言 ,必须选取一定的人称视角。在翻译过程中 ,对于同一首诗 ,不同译者会有不同的理解 ,因而选用的人称视角不同。而不同人称视角会对诗的意境产生不同的作用。本文凭借语篇分析方法以及叙事学基本原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指出 ,不同人称视角可能引起不同的情景联想 ,造成不同的抒情效果以及体现不同的人物关系  相似文献   

7.
扬州评话等说书艺术在心理描写方面形成鲜明民族特色,心理活动互相关联交错形成"心理场",这种心理现象特别富于动态和关联性,并与语言动作紧密配合,避免孤立和静止,擅长即时性立体性刻画人物.这使我们洞悉同时出现的人物心理活动和人物语言动作,体会"不动之动"、"无声之声"的生活况味和艺术韵味."心理场"的艺术魅力使人们熟悉已久的陈旧故事焕发崭新艺术吸引力.  相似文献   

8.
宋代酬赠词因酬赠对象性别不同而在内容、风格、功能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以女性为酬赠对象的词作、尤其是大量的赠妓词,或对女性美貌和精彩技艺的描写,或诉说与所赠异性之间的恋情,内容相对比较单一;而以男性为对象的酬赠词则或述樽俎宴筵之乐,或叙离情别意,甚或借杯犟壶觞以自述心志.南宋稼轩词派中不但抒发一己之情志,且以唱酬之作讨论国势,共议抗金规复之大计.而花间范式的影响、宋代士大夫审美与主体的身份认同等,则是造成宋代酬赠词因对象性别不同而有所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张波 《唐都学刊》2012,28(5):6-11
李二曲之学屡屡被认为“近禅”,但其本人却又是清初关学中辟佛的代表人物。二曲儒佛辨主要通过对“心”“理”、“体”“用”、“内”“外”、“静”“动”等哲学问题的诠释,展现其对儒佛差异的思考,其中虽然存在某些对佛教的误解,但恰恰反映了二曲对清初三教合流、王学冷落、儒学晦暗的学术现实及世风愈衰的社会实况的关注与忧虑。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结构科学——社会结构论的研究方法,讨论了企业模式的科学涵义、基本类型、我国企业管理的种种难题及其症结之所在。提出了我们企业发展的一种“内静外动型”近期模式,并进行了模式的优化性论证及可行性论征。  相似文献   

11.
澳门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但它如何在明朝中国的体制下开放给葡萄牙人,其性质和作用如何,曾经引起朝野内外的争论,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并最终得以发展成为一个商业城市。澳门港口城市早期形成、发展的特殊政治环境、行政形态和社会生活经验,造就了澳门“和而不同,不同而和”的特性和传统,承传数百年而生生不灭。  相似文献   

12.
近代以来国门洞开,外国教育制度通过各种渠道逐渐传入中国。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经验,在中国建立近代学制,开展研究生教育,是中国新式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甲午战败后,研究生教育仿效日本模式,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奠定了中国近代学制和研究生教育的基础。辛亥革命成功后,研究生教育嫁接德国模式,教育部先后颁行壬子学制和癸丑学制,仿效德国洪堡式大学中以导师指导为主的研究生培养制度。20世纪20年代以后,研究生教育移植美国模式,美式的研究生培养制度集中体现在1931年草拟、1935年修改颁布的《学位授予法》中。近代高等教育学习对象和仿效模式的频繁转换,实际上蕴含着中西学术文化的持续冲突。至今,中西学术文化尚未真正融合,中国大学的现代化仍在进行之中。  相似文献   

13.
李青 《唐都学刊》2014,(6):90-97
以西部民营企业为视角,通过对西部地区民营企业投入要素的描述性分析得出,西部地区的生产率增长率具有赶超东部的潜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基于Kumbhakar的三因素分解方法,将西部地区民营企业2007—2012年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动态分解。分解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现阶段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过度依赖于规模扩大而非具有持久性的技术效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从而在短期内仍无法赶超东部地区。这次结果对西部地区未来期技术提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即加大高新技术产业投入力度,通过技术合作共赢和技术研发能力的不断提升,才能使西部地区生产率产生质量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西方史学中中世纪概念的产生,代表了人文学者与过去决裂的决心。有西方学者批判中国传统史学缺乏"对过去的感觉",尽管这种观察看到了中西史学的明显不同,却存在严重的误解。中国古代正史中确有表述历史分期的词语,却没有与"中世纪"相对应的强烈否定过去的概念。封建与郡县之别被中国古人赋予丰富的政治道德意义,并由此在先秦和秦以后划分了一条古今有别的鸿沟,秦及秦以后的历史被视作是同质的。西方历史观念东渐,秦至清的漫长时段自然地被比拟为中国的"中世纪"。  相似文献   

15.
易宁 《求是学刊》2006,33(6):115-122
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建立,反映了中西古代文明从小邦至地域性国家再至帝国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秦汉帝国在民族关系、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将境内众多的民族和地区统一起来。罗马帝国则主要采用征服的手段进行统治。统一与征服表现出中西古代帝国内部结构上的重大区别。这一区别在秦汉与罗马帝国的形成过程中就有充分的反映。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中西历史文化传统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文明的发展自古以来就有鲜明的、颇具特色的统一性,而这一特点是古代西方文明所没有的。  相似文献   

16.
"中西会通"与中国法制现代化中的仿行西法偏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世纪中叶以来的中国法制现代化运动虽是在"中西会通"的旗帜下进行的,但不同时期、不同政权却有着"仿行西法"的共同偏好.之所以形成这种选择的偏好,是因为(1)国人以西法为强国之道,以为自强救国必须仿行西法;(2)民族原有制度文化整体落后,无能力创新也无思想资源可资创新,不整体抄袭西法则无法向新的竞争时代交卷.这种西化取向在过去是可以理解的,但现在是对其得失进行反省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7.
贾浅浅 《唐都学刊》2005,21(2):131-135
萧红作品的主导思想就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与重新审视,她作品中所反映的现代性与超前性,通过其个性化、女性化的生命体验与广大人民的切身痛苦结合起来的这种独特的言说方式,使其作品独具魅力,这使她的小说在20世纪中国小说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与独特价值,对现代小说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非但从中国史学发展趋势和主要规律,以及几点基本估计的视角和层面,对20世纪中国史学演进的历程与本质,以及20世纪中国史学面貌等重要问题进行了理性回顾与阐释,而且亦从唯物史观和史学创新,以及人才和学风等角度,对21世纪中国史学的发展及其走向作了前瞻性的预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型与发展,目标是寻求建立中国文论的现代知识形态,百年来经历了世纪初的转型发轫期、世纪中现代文论系统的形成期和新时期突破解构中的创新建构等几个阶段.新时期文论的创新发展走出了几种不同的路向,取得了一批相应的成果.当代文论仍保持着多元创新探索的态势,从总的趋向看是正在走向积极的重新建构.当代文论的创新建构,面临着如何重建中国文论的现代性精神,文论的体系化、学科化、科学化,以及与此相关的一些思想观念方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自幼便浸润干八股文章的小说评点家形成了顽固的文章学思维定式,他们往往以文章学视野来观照小说.在尊题意识支配下,他们惯于按题解文而喜欢抱定题目来分析小说的叙事写人艺术.他们的小说评点表现出文法至上的批评倾向,以"合掌"、"断续"、"伏应"、"急脉缓受"、"虚实"等文章学理论来审视小说情节结构,以"代言"、"宾主"等来分析小说人物描写.文法派的出现在中国小说批评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他们重文轻道,注重小说艺术技巧分析,其评点体现出明显的导读意识,并促进了小说在文人中的传播,但其评点文字也缺乏独立的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