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赵惠文 《老年人》2013,(12):30-31
张改香大姐生于1923年6月,她是山西省定襄县高村人,今年6月满90周岁。我和改香大姐既是老乡,又是好友,来往甚密,所以她的家庭情况我比较了解。1938年,日本鬼子肆虐山西时,改香大姐积极投身抗日,在村里任妇救会主任。她1946年入党,几十年来,抱着翻身求解放的信念,栉风沐雨,辛勤工作,历经坎坷。南下后,她曾任湘潭市供销社工会主席,1985年到龄离休。改香大姐本能够离休后颐养天年,不幸的是,2006年初她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先是失忆、怕事、不认识人,逐步发展至生活上没有一点自理能力,不知道饱饿,不能自己进食,躺在床上不能翻身和大小便,生活全靠他人照顾。  相似文献   

2.
晓红 《女性天地》2014,(9):20-21
2013年明,“男版孟母”苏以彬为了女儿的学业数度搬家,并和女儿苏晓梅同时考进中国地质大学的故事被媒体聚焦,这份厚重的父爱一时间被传为佳话。然而在苏晓梅眼里,这份父爱却是个牢笼,她渴望自由。  相似文献   

3.
生活当中,无处不是表演,人际关系融洽的人一定擅长表演。见了女孩,只要她不是很丑,就要说她越来越漂亮;见了老人,只要他不是病得很厉害,就要说他越活越年轻。别人送你礼物,虽然你不是很喜欢,但你依然要满脸笑容地道谢,并告诉对方你很喜欢这份礼物。有亲友来作客,虽然你非常忙碌和心情不好,但你依然要满脸微笑地欢迎客人。  相似文献   

4.
一个女人的新婚日记编译/华瑛这是一位公司职员的太太在结婚那年的日记,在日记里她坦然地叙述了与丈夫之间相处的生知感受,一位女性怎样由少女转变成少妇,怎样从绮梦年华走入柴米油盐粗糙的生活里。你或许经历过了,或许还未曾走到这一步,或许正憧憬着。这份日记将带...  相似文献   

5.
伟志 《金色年华》2011,(8):15-15
大专毕业的阿琳因为一时找不到工作,只好进了一家百货公司做营业员。尽管别人都认为她做营业员太可惜,但她却很珍惜这份工作。阿琳热情周到的服务很快便得到了顾客和领导的好评。  相似文献   

6.
蚕蚕 《职业》2008,(4):7-9
她的镜头感觉和状态之好。令人叹服!有人说她是为电视两生.此语可能有点言过其实,但她非常喜欢电视主持人这份感觉。电视是年轻人做的行业,每天都有新人进来,有新鲜血液加入对,她来说.在央视这个平台工作。总有一种参加竞赛的感觉。始喜欢跟自已竞争。跟时间竞争。  相似文献   

7.
每当看着她昏沉沉地睡着了,我就想,她最好能多睡一会儿,最好是醒来的时候没有疼痛。如果有谁和我谈理想和信念,我或许会说我的理想和信念就是她能活着。——洪峰  相似文献   

8.
吉安  张娟 《现代交际》2008,(4):56-57
她读大学那一年,父亲不幸在一场车祸中身亡。原本生活无忧、衣衫鲜亮的她,一下子落入困窘的境地。为了减轻母亲的压力,凭着自己对于衣饰搭配的敏锐,她很快在一家叫"浪漫经典"的摄影馆,找到一份服装师的工作。她爱极了这份工作,不只是因为可以解决自己的生活费用,而且还可以离喜欢的时尚衣服那么近。甚至在无人的时候,偷偷地一件件试穿它们。她用这样隐秘的方式,继续自己绚丽衣衫的梦想。  相似文献   

9.
许林德 《职业时空》2005,(11):27-29
信念是成功者的风帆,是摆脱重重困难的支撑,是奋发前进的动力,人一旦失去了信念,在遇到困难时,就再也不能产生出那种勇气和动力。也许,他就会掉过头来,去寻找一弯避风港。但王月香选择了前者,她拿出了十分的勇气,在困境中努力奋进。  相似文献   

10.
阿峰 《现代妇女》2010,(3):20-21
儿子的绝症把她逼上梁山成为了“女鹿王”,几次险境重生,都只为她心中最执著的信念,那就是为了儿子的健康,为了儿子能吃上新鲜的鹿茸和鹿血,功夫不负有心人,母爱创造了厅迹,她不仅使儿子的病彻底治愈,还获得了令人羡慕的财富。  相似文献   

11.
爱就爱了     
钟华  赵婷 《女性大世界》2004,(9):132-132
比失去一个活人更可悲的,是失去对爱的信念,哀莫大于心死。能够留给她爱的信心,才是对她最好的爱。她可能会花很长的时间追忆他,甚至一辈子,但这比她带着破碎不堪的心活着更幸福,知道有真爱存在,得到过它,即便只是短暂时光,也可以滋养一个女人一生。  相似文献   

12.
发行窗     
《老年人》2002,(10)
把宣传发动工作做细做实我在一个企业从事宣传工作,是《老年人》杂志的热心读者。记得第一次见到这本刊物,是去年年初去一位笔友家玩,他家订有《老年人》杂志。他说这份刊物办得好,有看头,对年轻一代孝敬长辈是很好的学习资料。我一看便爱不释手,后来索性到邮局订了一份。订这份杂志,我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给我的母亲看。父亲过世早,母亲晚年生活寂寞,有了《老年人》杂志,她老人家每期必看,精神生活充实,视野逐渐开阔,心情也好多了。我决定多订几份《老年人》杂志,送给其他长辈看。耒阳市245信箱运输大队唐艾军2002年,…  相似文献   

13.
2000年朱连春下岗了。她那虽不富裕却很平静的生活也被打乱了。她试着找工作却多次因年龄大而被拒绝。她当过小工,洗衣、擦车、照看门市部,但是都没能干长,自己倒腾小买卖又赔了钱。那段时间,朱连春的心情极度沮丧,觉得自己成了一个没有一点价值的废人。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来到北京博爱康复医院,通过培训和实习成为了一名护工。朱连春十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她的尽心尽责得到院方的认可和病人的称赞。她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2003年,热心肠的李志媛干起了新闻信息员的工作,成了中国第一批新闻信息员。几年来,她以高度的热情、执着的追求,捕捉着人们司空见惯的事情,曝光社会问题,为电视台和报纸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这份既有欢乐也有烦恼的工作使李志媛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5.
采访手记:林洁菁最早是一位语文老师,按部就班的生活不能满足她那颗不安于现状的心。1998年8月"平平安安"出生了。这对双胞胎儿女的降生,促使她舍弃安稳的生活,走出学校去创业。女人创业的艰辛不言而喻。林洁菁能在强手云集的生意场上走到今天.靠的全是坚定的信念和敏捷的分析力。如今她的"幸福生活"咨询工作室依然红红火火,她的团体心理素质培训班也有声有色地进行着。她的事业刚刚起步。她甚至还不能算是大众眼中的成功人士。可是她脸上的微笑。那种平和自如的感觉,永远令身边的员工和朋友心生敬意,在这样的敬意中,她的自信  相似文献   

16.
让我抱抱你     
阿末 《金色年华》2009,(1):76-77
我知道她待我好,但那一个拥抱,我真的等了好多年!A 1999年 1999年,我在一家医院做护士,负责药房配药。我并不讨厌这份工作,因为不必对病人们装作温暖地微笑。事实上,我很少笑。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给自己的一对女子攒下读书钱,身患乳腺癌的姚厚芝,花了3年零5个月的时间,不眠不休地完成了127万针的十字绣《清明上河图》。这份平凡而无私的母爱,让她当选为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7月,丁丁即将从哈佛毕业。作为一个脑瘫儿,先考上北大硕士,又到世界名校留学深造,他无疑将不幸的人生活成了传奇!事实上,是单亲妈妈不离不弃的爱,创造出了这份生命奇迹。面对医生和家人的劝阻,她"固执"地生育了他;丈夫弃家而去,她与儿子呈"人"字形相互支撑着治病求学,奔向未来……  相似文献   

19.
离开情人     
之所以离开情人,是因为她实在承受不了这份情感的煎熬,实在不想在这没有结局的牵念中消耗青春……“情人”真像一道亮丽的风景,可又有谁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呢?霖终于决定从今天开始彻底离开伟,离开这个令她魂牵梦绕了一千五百多个日日夜夜的男人、靠把分手的日子定在了她的30岁生日这天,是下了很大一番决心的。古人云:三十而立。她真的希望从今天开始,她能够彻底告别过去,摆脱昔日的情感,有个新的开始。三十岁的女人已经不再年轻,岁月已经无情地在她的脸上烙下了痕迹,是该考虑一下自己的归宿了。从前那种被疼、被爱、被怜、被定…  相似文献   

20.
热恋中的男女,都是争着到爱神面前争功邀宠的(自然也免不了争风吃醋)。男人追女人追求速度,越快越好,生怕夜长梦多,总盼好梦快成。而女人套男人讲求瓷实,为了这份瓷实而曲里拐弯地撒一大娇、妩个全媚、设些考验的小圈套。所以,任何形式的恋爱都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可谓一生此时独秀。        那个长得特通俗的女孩在我教过的学生中别有一番风味。她21岁,是满身心浮动着青春气息的活泼女孩,很动感,也很性感。她惹起我的注意,全是因为她恋上了一位男孩,让我给她牵线搭桥。我说过她长得很通俗,不是说她不够漂亮,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