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我做司法社工至今已有一年半的时间。在一年多的实践中,通过走访社区了解情况、与服务对象面谈、开展宣传活动等,我深深体会到司法社工是多种角色(司法所工作人员、服务提供者、支持者、管理者、政策影响人等)的重叠。同时,我也遇到了不少难题,但这些难题让我对司法社会工作也有了更多的感想与反思。  相似文献   

2.
我成为一名职业社工已有两年的时间。在这两年里,我身边的同事换了两拨,有考上公务员的,也有去其他地方做主管的,至今依然在更新着。同事的流动和更新,也让我越来越感受到,作为一名职业社工,首先要有责任感。  相似文献   

3.
鞋子变形记     
汶川地震过去三年了,我在汶川水磨也已经做了两年多的社工。回首这段酸甜苦辣成五味杂陈的旅程,该拿什么来纪念呢?突然想起了我的那些不会说话的特别的伙伴——各式各样、色彩斑斓的鞋子。它们见证了水磨日新月异的硬件重建,见证了社工持之以恒地致力于社区文化的发展,也见证了我由一个天真烂漫的女大学生,到一个走街串巷的水磨人,又成长为一名持续推动水磨社区文化发展的成熟的社工。于我而言,变换的是鞋子,蜕变的是青春,绽放的是梦想。  相似文献   

4.
2007年10月,我进入山东省青岛市社会福利院,成为老年公寓里的一名专职社工。3年来,从最初的迷惘到渐渐适应,再到热爱这项事业,期间,有欢笑,也有泪水,欢笑是老人给予的,泪水也是为老人而流的。上岗伊始,我在社工科的指导下在老年公寓建立了第一个社工站。  相似文献   

5.
工作三年,该是怎样的心态? 初看到深圳社协通知的社工评分,着实是……五味杂陈。做社工,专业告诉我们要接纳,既要接纳自己的喜悦,也要接纳自己的失望。每一位督导都有自己的风格,同样,每一位社工也都有自己的性格。做一个让每一位受督导社工满意的督导?我认为基本不可能。  相似文献   

6.
自从加入社工行业,我在社工前线实务及管理岗位一做就将近5年.就在从事社工职业快5年之际,我做了一个很重要也很艰难的选择:和几个社工朋友一起创办社工人才培育方面的公司. 很多人好奇地问我:为什么不继续做社工而要办公司?我回答:我们并不是不再从事社工工作,而是以另一种形式支持社工行业的发展,也就是以社工的成长为需求,以社工为服务对象,培育社工,服务社工.  相似文献   

7.
, 《中国社会导刊》2012,(33):30-31
十几二十年,也记不起确切是那一年了。 我参与上海社会工作的发展是从浦东开始的。那时候浦东新区社工协会成立不久,首倡在医院、学校、社区等领域成立社工站。那些年我是香港基督教服务处的行政总裁,应邀提供意见和协助培训。还记得社工站揭牌仪式的那天,我在会上也发表了讲话。其后对全国第一个由政府委托非营利组织营运的罗山会馆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知道社工是通过香港的电视连续剧,那时觉得社工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对它充满了崇敬和向往,期待自己在上海也能有机会从事这样的工作。但是,我大学四年学的是环境工程,毕业后的4年工作经历也都是与行政管理和秘书有关,似乎与社工并无交集。  相似文献   

9.
成为一名医务社工已经两年了,我经历了从“学生社工”到“职业医务社工”的职业化和专业化转变。对于我来说,从理论学习转入实际的专业辅导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在没有直接督导辅助的情况下,这一过程显得更为艰辛。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0月,民政部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关于民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第一次明确了社会工作岗位的设置,并将社工岗位作为民政事业单位的主体专业技术岗位。对于已经出现多年,但一直没有“名分”的社工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福音,由此对它寄予厚望;对于正日益走向职业化.专业化的中国社会工作来说,也是其发展史上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  相似文献   

11.
我是香港一名很普通的社工,在大学念完社工系本科后,便顺理成章地从事社工职业,曾经做过的服务包括家庭生活教育、家庭服务中心和学校社工,一晃十多年过去了,一直走在别人曾经走过的路上,后来者也走在我曾经走过的路上,没有轰轰烈烈,只有简简单单地从事社会工作。  相似文献   

12.
我是深圳市鹏星社工服务社派驻到深圳市罗湖区德福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一名社工。在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服务的过程中,我曾遇到很多专业方面的困惑,而我的香港督导区小姐就像茫茫大海上的一盏明灯,指引着我在漆黑的夜里前行。但是,督导永远不会越俎代庖,她说:“做舵手的永远是自己。”这也是社工“助人自助”理念的真正践行,即发掘受助者(社工)的潜能,不断培养受助者(社工)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早前,有学生传给我一份新闻报道,说某市发生一宗所谓“社工界劳务纠纷案”,据说因为是“首宗”,颇为引起关注,业界甚至有人将其上升为“社工维权”高度的标志性事件云云。据报道,事情主要涉及怀疑拖延社工工资或克扣工资问题。但报章简单的报道不能尽信,我也不好凭臆测多言,而报道中当事社工的一番话却引起了我的注意。  相似文献   

14.
经过一年多的志愿者服务后,我在2008年10月27日成为深圳慈善公益网驻深圳市中医院的专职医务社工。对于这份工作,我有一种特别的感觉——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我原来也是学医的,从事过医务工作,对医院有一种独特的感情;陌生是因为社工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岗位,需要不断地去摸索、去实践。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导刊》2012,(19):58-59
社工A问:我刚从一线社工岗位晋升至服务管理岗位,作为一个实务经验未必丰富的一线社工,我该如何从一线社工角色转变至行政角色?我能否在担任行政角色时也保持一定量的实务服务?怎样处理?答:中国社会工作的加速发展,自2006年开始至今才6年时间。纵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正在大力推动,但相对于社会服务扩张对社工人才的需求仍有很大距离。特别是政府购买服务全面铺开之后,政府对社会服务机构提供实务服务所需的社工人力资源需求越来越迫切。为此,社会服务机构在开展服务时,就更需要一批中层社工管理人员去承担策划和督导实务服务、开展服务团队运营管理、协调及链接社区关系等任务。  相似文献   

16.
5月2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国社工协会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全国民办社工机构发展推进大会。坐在庄严肃穆的会场,想到这里可是国家领导人接见外宾的地方,也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共聚一堂相商国事的地方,作为一名NG0组织的代表,我由衷感到国家对社会工作事业的重视,无形中也提升了作为一名社工人的骄傲和自豪。  相似文献   

17.
督导答疑     
《中国社会导刊》2014,(6):58-59
如何撰写社会工作文书 社工A问:我在一家专门从事老年社会工作的机构工作了半年,算是—名社工新兵,但论工作经验的话,之前我曾在居委会工作了将近5年。我非常喜欢和老人打交道,所做的各种活动也很受老人欢迎,但每次要写工作材料我就“一个头两个大”,尤其是不善于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术语。我感觉社工写的材料与我在居委会工作时写的材料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18.
作为国内社会工作发展的试点及示范地区,深圳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程度都比较高。2007年9月,深圳出台了社会工作“1+7”文件,对社会工作的岗位设置、社工职级和薪酬待遇、财政支持以及社工机构的培育发展等方面都作出了制度方面的规定。深圳目前有近50家社工机构,2000名专业社工,为政府提供岗位及项目服务。如果说深圳是国内社会工作的创新者,那么鹏星可以称作是深圳社工他新的践行者。鹏星既见证了深圳社会工作的成长和发展历史,又在深圳社会工作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2007年7月3日,鹏星举行了揭牌仪式。  相似文献   

19.
不知不觉间,我从事社工职业已经4年了。在这段社工职业旅程中,我经历了一个又一个阶段的角色变换。适应这些角色变换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但每一个阶段对角色的适应也是一种收获。  相似文献   

20.
在一次督导中,我和社工们就评估工作进行了分享。其中有位社工认为,工作怎么做不重要,关键在于如何在文书上下功夫,写得好了,评委就觉得社工够“专业”。听了这位社工的话后,其他社工也都附和起来,觉得好像还真有些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