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2009年5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掀起了我国行政问责制发展的崭新一页。自2003年以来,我国开始大力推行行政问责制,各地纷纷出台问责办法,高举问责利剑",铁腕问责"让一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者丢掉了乌纱帽,但"问责秀"、"假问责"也时有发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行政问责办法是行政问责行为实施的依据,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内地六个省市现行的行政问责办法进行比较分析,来探讨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层行政乱问责表现为"背锅式"问责、"箩筐式"问责、"任性式"问责、"灭火式"问责、"全盘式"问责等问题,严重削弱了行政问责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呈现问责泛化与异化。基层行政问责应实施具有时、度、效特征的精准问责,同时要对乱问责进行积极治理。要进一步破除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完善法律与制度为精准问责提供有力支撑,对基层干部实施激励与问责并行的刚柔并济管理,从而真正展现行政问责的价值,在基层形成良性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3.
《广州日报》2013年1月21日【舆情视点】《广州日报》1月21日社评指出,涉事官员的"悄然复出"存在一个非常重要但未受到重视的现象——免职问责的随意性和"非法治"色彩。问责乃国之重器,不能成为一些地方进行"危机公关"的道具。是为民而问责、为吏治而问责还是为尽快平息舆论甚至敷衍民意而火线免职,不同的出发点导致问责免职的正义含  相似文献   

4.
我们才刚刚向官员问责,才刚刚处分几个官员,有人就说是已经掀起"问责风暴"了.其实,你只要看一看我们问责的现状和范围,你就会感到,一年多的问责终究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起点而已.  相似文献   

5.
2003年"非典"期间,包括两名省部级高官在内的数百名官员因防治"非典"不力而被问责.2008年,由于损害公共利益的事件不断发生,中国官场掀起了一场"问责风暴".  相似文献   

6.
<正>2003年"非典事件"以来,官员问责渐渐成为政府和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同时,大批问责官员"神秘复出"现象,也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和质疑。因此,如何设计科  相似文献   

7.
正奉化:首设行政执法问责中心3月26日,浙江奉化在全省范围率先成立行政执法问责中心,当地纪委监察局、组织部及检察院等"强强联手",对准行政执法权加强规范和问责。行政执法问责中心由当地监察局局长"挂帅",主要职责是受理、调查问责案件。对群众关心的重大问责案件实行"开门问责",  相似文献   

8.
2008年,中央再掀问责风暴,对有关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一些地方官员乃至省部级高官先后引咎辞职或受到免职处分,这让我们再次看到了中央执政为民、从严治官的坚定决心。在一系列问责事件中,无论从辞官免官涉及的人员数量来看,还是从被摘帽官员的"官阶"来看,都是前所未有的,因而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国内一些媒体则把2008年称为中国政治领域的"问责年"。  相似文献   

9.
<正>杨君在《从问责官员的复出困局审视官员问责的制度重构》一文中,对问责官员的复出困局进行了制度反思。作者指出,近年来出现的问责官员"迅速复出"、"神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是中国共产党"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从摸索阶段逐渐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也表现出了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问责制度、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和毅力。问责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事实、决策、监督等环节,这些环节看似独立但又紧密联系,任何一个环节的偏颇都容易导致问责不当,造成严重后果。因此,认真归纳领导干部问责不当的表现并分析其危害及原因,对于防止领导干部问责不当情形的发生是很有意义的。一、问责不当的表现1.问责随意性大,"护短"现象屡见不鲜。问责过程中,问责主体  相似文献   

11.
颜昌武  刘亚平 《决策》2007,(8):37-39
行政问责的深圳"新政" 2007年,深圳市把失职渎职官员公开道歉纳入制度化轨道,推出了"公开道歉制度",以作为"问责风暴"的延续与细化.该制度要求,如果公务员一旦出现严重的行政不作为或失职渎职问题,要以登报发表声明等形式向公众道歉.  相似文献   

12.
2003年以来,我国的行政问责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如"由谁问""问谁责"等这些基础问题模棱两可的困境。本文将介绍行政问责面临的困境、原因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问责官员复出是近来公众热议的一个话题,公众在对于符合条件的问责官员复出表示认可的同时,也对那些"闪电复出"、"悄悄复出"的问责官员表示了很大的怀疑和担心。如何使问责官员复出这项工作既有利于干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中央再掀问责风暴,对有关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一些地方官员乃至省部级高官先后引咎辞职或受到免职处分,这让我们再次看到了中央执政为民、从严治官的坚定决心.在一系列问责事件中,无论从辞官免官涉及的人员数量来看,还是从被摘帽官员的"官阶"来看,都是前所未有的,因而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国内一些媒体则把2008年称为中国政治领域的"问责年".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共产党肩负着"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如何管党治党始终是必须严肃面对的重大课题。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16年"七一"前夕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以下简称《问责条例》),这是继2015年修订《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之后,我们党制定的又一部重量级党内法规。《问责条例》全文仅13条1900余字,但言简意赅、简明实用,  相似文献   

16.
自我国启动官员问责制以来,问责风暴迅速席卷了神州大地,问题官员因被问责纷纷落马,人民群众拍手称快。但我们在为此击节叫好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的隐忧,特别是官员问责制中的"高调问责,低调复出"问题。当然,被问责官员复出并无不可,公众和舆论质  相似文献   

17.
"问责官员"频繁复出凸显制度设计缺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2003年非典时期开始,我国行政问责事件接连不断,各地纷纷出台问责办法,使行政问责制从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开始,逐步走向制度化.从近年来实施情况看,问责制确实达到了推进责任政府建设、促使掌握公共权力的官员忠实履行职责的目的.但人们在肯定问责制的同时,对官员被问责后复出的程序也比较关心.一个时期以来,各地"问责官员"频频复出,而复出的程序又不公开透明,使人们对问责制的公正性、合理性及合法性产生怀疑.尽快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问责制特别是"问责官员"复出机制,已成为摆在各级党委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种所谓的"公众焦虑"开始在"被问责官员复出"问题上形成定式,就如同近几年来"被问责官员复出甚至擢升"几成官场定式一般。从"跨省追捕"的当事人重新上岗,到重大矿难责任人低调履新等"悄然复出"都曾引发过公众这种"满腹狐疑"的焦虑。更有人戏称其为"潜水式问责"。  相似文献   

19.
行政问责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行政问责随意化、简单化、扩大化,不区分具体情况、不分原因地一味追究责任,则有可能挫伤行政机关和公务人员的积极性,背离依法行政、依法问责的既定方针。一、当前"问责风暴"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行政问责与政纪处分的关系不明确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六种方式。然而各地行  相似文献   

20.
《领导决策信息》2014,(36):F0004-F0004
正针对南昌市部分机关单位存在的"门好进、脸好看、不办事"和党员干部不敢担当等问题,从9月起至12月,南昌市开展"为官不为"、"为政不廉"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并制定下发《南昌市国家工作人员"为官不为"、"为政不廉"行为问责暂行办法》。【整治】决策失误等11种情况要问责,出现问题要"减编"《办法》规定,对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11种违反干部作风建设规定的问题要给予问责。问责方式包括责令作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责令辞职、免职和辞退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