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视觉艺术审美心理特征是一种重要的审美依据,本篇文章将通过分析靳埭强先生的一些经典作品分析传统图形元素以及与现代人的审美特征相结合,通过艺术加工形成新的风格,以便更好的表现中国风味的设计,将其手法运用到现代设计当中,以适应现代平面招贴设计使用的需要。在实现广告设计视觉冲击的同时。发展、传承民族特征和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幌子是中国古代商业环境中一种极具美学特征的设计符号,具有技艺娴熟、形制规则、材料质朴、色彩明快、寓意于形、意向直观的设计特点。借鉴传统幌子的设计特点,现代的商业性广告设计应注意信息传达简明、直观,元素应用恰到好处,文化借鉴融合得当,以体现中国传统设计文化中天人合一、生生不息的造物理念。  相似文献   

3.
广告设计作为一种实用艺术,有其自身独特的审美角度.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艺术的百花齐放,使现代广告设计的审美在艺术美、技术美、设计美等方面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色.文章从艺术、技术、设计的不同角度,分析了现代广告设计的审美.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对广告设计的影响越来越大,作为中国经典的易学文化对广告设计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本文阐述了易学文化的对立统一的思想、变化的思想、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及易学文化中的思维方式对广告设计的影响,可以为今后的广告的设计带来一些启发,有助于广告设计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兴起于上海,并风行半个世纪的月份牌广告,是中国商业广告设计发展史上独有的产物。因其独特的艺术视觉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一种特殊美学形态,对我国的广告设计史、绘画史、服装史、影视业产生深远影响,为现代商业广告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经过半个多世纪广告设计的探索、发展以及国际广告设计对国内的影响 ,“以人为中心、增强艺术感染力、立足本民族文化”的特征已成为目前中国广告设计发展的基本趋势 ,并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展示于世界广告设计领域  相似文献   

7.
张国斌 《宿州学院学报》2007,22(5):80-81,96
从古至今,水墨从单纯的用来书写和绘画的媒介转变成了今天广告设计中的一种艺术语言。历代中国画家都在笔墨技巧上不断的求新求变,形成了丰富的笔墨运用方法,这对于现代设计创作都有着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招贴广告设计要挖掘本土、倡导原创.立足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和文化,丰富多元化的民族化,深层挖掘潜能和优势;吸收国外先进的设计技法和理论成果,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招贴广告设计之路,在国际招贴广告领域中自成一体.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冲击,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陷入了阶段性的迷茫和困惑。在建筑领域中表现为,在传统的地域文化蓬勃发展的房地产市场得不到认同,全球化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对传统建筑风格形成冲击等。这些现象都不免让我们对于传统中国建筑的地位产生担忧。但近段时间以来,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很多中外建筑师在设计中利用多样化手法不断尝试应用中国传统元素。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风格相结合,形成新的设计理念——“旧元素,新组合”的中国新风格。中国风格的现代设计是历史的承接、创新、趋势。本文旨在通过对于中国传统元素之一的冰裂纹在现代建筑中的具体应用,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承接,引导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标志设计相结合是我国设计专业教学的必经之路,教育学生从“形”、“意”、“势”3个方面对传统元素进行学习和借鉴,将中国传统元素精髓与现代标志设计成果相结合,既是我国标志设计教学的需要,也是我国设计能否顺利发展,设计出具有民族个性和时代特色标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从美学角度对应用于室内设计中的中国元素进行分析,可以透过形式之美和文化之美去感受中国元素特有的审美特征。这既是对中国元素的一次审美体验,又是对中国元素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审视。  相似文献   

12.
汉字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图形符号化的外延,通过其可读性、审美性、民族性、新颖性及形音义的一体性为标志设计提供了极富有民族特色的创作空间。文章结合以汉字为主要设计元素的现代标志设计作品,从以形达意、隐形见意、形意相融三个主要途径探讨汉字解构重构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倡导以汉字为主要元素的标志设计应充分利用汉字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特点,使作品既传达情感与主题思想,又具有强烈的形式美感与视觉冲击力。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传统设计语境进行了分析,论述了现代建筑室内设计观念与中国传统设计文化思想的关联性,并对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元素影响下的现代建筑室内设计的表现手法展开讨论。在关注西方强势文化的大背景下,提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认识。对中国传统设计语境进行了深度挖掘,进一步明确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室内设计源与流的关系,并通过现代室内设计的表现形式具体诠释了中国传统设计语境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旺盛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视觉传达设计元素和语言是有国界之分的,但又是全球共享的。通过对"中国风"的设计风格与日本设计风格的设计方法、结构、材料的运用和对设计元素、设计语言的比较分析,展望"中国风"设计如何在国际化的市场中,体现当代中国设计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元素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设计的灵魂。在现代设计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元素,创造出新的设计风格——"中国风",是中国设计的发展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对现代设计的各种运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用浸透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的语言材料,创造出独特的东方魅力,让世界了解中国历史的各种寓意和中华民族智慧的精华,这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根本,也是立足世界的根本。  相似文献   

16.
在室内设计中,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风格从来就不是孤立与对立存在的,中国传统元素历来被认定为文化的积累与沉淀,历史仅存在于过去,而文化则可存在于过去、现在与未来,是对既往文化现象的继承与发展。室内设计师应发掘本族传统文化中潜在的文化元素,并对其加以继承与提炼,使传统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7.
风格泛化是后现代服装设计的主要特征之一。它在服装设计中有三种表现方法,即作品风格游离不定,消解艺术风格,集群各种风格元素。然而,其在中国服装领域的应用尚处在形式上的"拿来主义",中国的服装设计师只有深入了解本土文化、市场、消费者等情况,才能实现中国服装设计真正意义上的风格泛化。  相似文献   

18.
文章由汉字的构造与起源特征论述汉字与现代标志设计的相通性,及其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方法,探索汉字作为传统元素如何向现代标志演绎、演变为具有现代视觉特征和审美需求的视觉符号,在传播现代企业形象的同时具有独特的视觉愉悦和浓厚的东方文化情韵。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园林集可游、可赏、可玩和可居于一体,其设计要素有山、水、植物和建筑。中国古典园林设计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天人合一”境界,与当代和谐社会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念相似。我们可借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要素,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