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愈演愈烈的今天,当知识经济尚未完全撩开其蒙面纱巾时,“新经济”一词又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听中,而且一“出世”就被视为 20世纪 9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如何解读新经济,迎接新经济,是我们跨入新世纪门槛时在理论和实践上必须直面的重大战略性课题。 何为新经济   新经济的实践首先发生自 20世纪 90年代的美国经济。“新经济”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商业周刊》 1996年 9月发表的一篇文章。该文分析了 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的发展态势,提出美国出现了新经济。由于新经济概念兴起不久,人们对其含义的理…  相似文献   

2.
苏俄新经济政策与凯恩斯主义大致在20世纪初同期产生,两者都立足于对传统资本主义危机的认识和批判,两者都提出由国家调节市场主导社会公平与效率有机结合的社会发展思路,以及在适应世界的一体化进程、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方面,两者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共性,这些都是20世纪时代发展要求的反映,既是决定苏俄新经济政策模式与凯恩斯主义后来能够发挥长效影响力的重要原因,也是理解20世纪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演变规律的重要知识背景。  相似文献   

3.
《四川社科界》2004,(1):40-41
西南财经大学美国经济研究中心刘崇仪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1世纪初美国经济发展和战略调整及其影响”,其阶段性成果是《试论美国“新经济”发展模式》等一组论文。这项成果以我国如何赶超发达国家为研究目的,比较系统地探讨了有关美国“新经济”的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经济"于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后,迅速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得到不同程度的传播和使用."新经济"是经济全球化和技术革命相互作用而出现的一种新的重要的经济现象,目前在任何国家还没有构成独立的经济发展形态.但其包含的主要特征对各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导向性意义,发展"新经济"是转型经济国家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转轨的内在必然选择.影响转型经济国家发展"新经济"的主要经济因素和体制因素有: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基础设施、金融市场、贸易的开外程度、商品市场竞争、人力资本、科研设计费用、劳动力市场和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5.
19世纪末,在经济社会学诞生之初,学者们都非常重视从多元的文化视角理解经济生活,如涂尔干、韦伯、帕森斯等人.但是,到20世纪80年代新经济社会学复苏时,受格兰诺维特等学者"社会结构绝对主义"的影响,文化分析一度被忽视.通过对近年来新经济社会学发展的梳理得出,新经济社会学不应该抛弃文化,可以从嵌入性的视角关注文化,同时关注文化嵌入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6.
新媒介技术革命下的中国广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末数字技术革命极大推动了人类文明。21世纪初我国的新经济形态发展迅猛,新媒体广告表现突出。新媒介技术革命下的视频广告业打破了传统广告业的平衡,确立了新的广告媒介生态,在广告符号、广告审美、传播形态和广告业态上引起深刻变化。中国正成为21世纪全球新媒体广告文化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7.
21世纪的选择:新经济、新企业与新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新经济形态将会有很大的发展 ,新经济形态的标志是产生了新的生产方式即网络技术支撑下的智能化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新的生产方式产生了新的经济运行规则 ,导致目前的企业必须进行转型成为适应新经济规则的新企业。新企业有许多不同于旧企业的特点 ,其中最根本的是新企业资源配置过程中知识是关键的要素 ,智力资本最为重要。因此新企业需要全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方式即新管理。新管理的核心价值观为 :以人为本 ,合作创新 ,自我超越 ,永远领先。  相似文献   

8.
新经济是对美国经济 1 0年来持续增长新现象的概括。其产生的根源是技术进步 ,其技术特征是网络和数字 ,主要基础是信息和知识。经济全球化加快了新经济的产生 ,新经济反过来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在 2 1世纪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不管你赞成还是反对、自觉还是不自觉、主动还是被动、消极还是积极 ,你都面临着新经济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和挑战。一、调整发展战略 ,迎接新经济全球化挑战改革开放以来 ,大大缩短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差距。特别是 1 993年以来 ,世界著名的跨国公…  相似文献   

9.
列宁与邓小平作为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两个伟大代表人物,他们都从本国实际出发,找到了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一脉相承的,两者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两者都是在国家的生死存亡之际提出来的,并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以农村问题的解决为突破口,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此外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与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中期,美国匹茨堡、德国鲁尔区和法国洛林等国外资源型城市就开始重视解决选择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这一重要问题,并取得了成功。国外资源型城市在选择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中所采取的对策和所积累的经验.对我国资源型城市选择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的启示:一是切实发挥政府在资源型城市选择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中的主导作用;二是重视改造传统产业;三是重视选择和培育接续产业;四是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为选择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提供人才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型经济业态,它提示了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依存及一体化,突出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代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是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均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为了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实现人的文化权利,也是为了提高人的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文化产业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高度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刘振洪 《阴山学刊》2006,19(2):112-115
科学的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发展观。面向21世纪的新的发展战略是一个多层次综合目标体系的发展战略;是追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综合战略;是促进民族文化保护与创新、促进人类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发展战略,更是一个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与社会全面进步统一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新世纪 ,入世、知识经济以及全球经济浪潮的到来 ,给企业文化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课题组 《河北学刊》2007,27(4):221-224
进入21世纪以来,河北省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资源和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进一步加剧。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分析,认为河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选择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基本特征的新型的工业化的道路——循环经济模式,并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对策。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世界经济正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 ,创新是知识经济生命力之所在。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保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不断增强人们的创新能力 ,使我国在新一轮竞争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加入到世界知识经济强国的行列。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知识经济的新时代 ,知识经济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 ;全球化的竞争和合作 ,知识在世界范围内即时传播和利用 ;知识人才在激烈竞争与流动 ,人类将面临一场新的技术革命。 2 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世纪 ;时代赋予大学新的职能 ;新时期大学生必须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必须“学会学习” ,掌握新动态 ,研究新方法 ,迎接新挑战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初的前10年,是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进一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关键 时期。在这期间,在实现新疆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中,市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为此,应该立足于当前新疆市县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和主要特点,针对其中存在的突 出问题,积极探索实现新疆市县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是海洋经济.本文作者对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出了"五个结合",同时提出发展海洋经济的两个关键措施.这对沿海地区发展海洋经济具有参考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文化经济作为新世纪的时代命题和战略构想,反映了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向。它以精神生产、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为核心概念,具有创新性、可持续性、非物质性、成本特殊性和文化、经济属性。发展文化经济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深化,对调整产业结构,拉动经济增长,促进文化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周继明 《云梦学刊》2005,26(6):140-14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技术的深化,知识经济时代正拥抱着新世纪阔步同行。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档案馆会越来越青睐,故传统的档案馆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因此,知识经济时代,档案馆作为整个社会知识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点是知识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