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论我国未来的经济走向如何,也无论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会随之作何调整,基于新的视角探讨2002年底以来的通货膨胀,无疑对于理论创新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仅仅盯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传统通货膨胀理论误导了政府的决策,而基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资产价格指数的新通货膨胀理论则有利于政府应对当前和未来的通货膨胀.简单地借用西方经济学中的“成本推进说”、“需求拉动说”或“国外输入说”来解释当前的通货膨胀,不过是一种现象描述.通货膨胀无论出现在任何时期和任何制度内,其直接原因都是货币超经济增长.而形成通货膨胀的具体历史原因,删需要对特定的历史环境进行深层次和广视角的探索,不可能有一个超历史的标准答案.  相似文献   

2.
我国货币供给、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壮大,货币供给压力还有一个新的流向:以金融市场为代表的虚拟经济部门.货币供给流向的这种变化使得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之间的稳定对应关系转变为货币供给、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通过分段检验我国货币供给、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动态关系,发现2005年股市改革与扩容之后,我国股票市场对货币供给起到了明显的分流作用,这种作用影响了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之间稳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通胀:形成机理与治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帆  王洋 《学术研究》2012,(2):67-73,95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管理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相对稳定的重大使命,而管控物价总水平的前置条件是精准地理解通货膨胀的形成机理.作者基于古典货币数量论的解释框架,从货币流通量与商品交易量两个角度出发来阐述我国本轮通胀的成因与机理,指出混合型货币超发和缺口型商品交易是通胀发生的本源性因素,并由此提出“中国式通胀”这个基本命题,即本轮通胀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个长期依靠投资—出口主导来实现经济增长的发展中大国回应短期外部调整之后的客观产物.基于“中国式通胀”的形成机理,作者提出了若干具有针对性的通胀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与超额货币供给和通货膨胀相并行成为我国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既要治理通货膨胀,又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大任务.为此,我们不能不对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的原因以及同经济增长和货币供给的关系进行认真和仔细的分析. 一、通货膨胀的周期性特征所谓通货膨胀,指的是由于超过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过多地发行纸币,从而引起纸币贬值(具体表现为物价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通货膨胀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现象,只要  相似文献   

5.
通货膨胀理论的引伸与中长期政策选择黄志凌(中国建设银行总行投资研究所)通货膨胀,作为困扰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经济现象,几乎伴随着整个货币经济时代,而研究通货膨胀理论,毫无例外地都将注意力集中在货币及其相关的经济理论上。虽然20世纪以来许多经济学家开始将...  相似文献   

6.
货币、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既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又是诱发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通货膨胀在短期内能刺激经济的增长,从长期看有害无利。治理通货膨胀要继续实现稳健的货币政策,经济增长要摒弃依靠货币推动的速度型方式,而要转移到效益型轨道上。这就必须转变投资观念,严格控制投资规模,努力提高投资效益。本文从货币、通胀与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出发,探讨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一)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条件下,有可能出现两种不同类型的通货膨胀:一种是财政性通货膨胀,这是大家熟知的;一种是结构性通货膨胀,这是在经济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它们都是经济计划脱离经济运动客观要求而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在货币流通领域的反映。通货膨胀是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了客观需要量而产生的经济现象。因此,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永远根植于信用货币无限扩张的可能性的实现,我国经济体制开始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模式转换过程中出现的大幅度的公开物价上涨也正是由于长期以来的信用扩张,准确地讲,由于信用扩张失当而造成的货币发行过量是我国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一货币发行过多的实证分析抽象地把握货币供给过量的涵义,就是看货币供给量的大小是否符合流通货币的需要量。如果一定时期的货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货币的需要量,则可以判定该时期内,经济中货币供给量的确是过剩了。在金属货币本位条件下,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之间的平衡可以(?)属货币本身价值职能与交换职能双重性的存在而自动完成。但在现代信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景气分析的思想,利用动态因子模型构建了综合反映我国物价波动态势的价格指数,发现我国价格波动存在非对称特征,并且,波动幅度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增大.通过计算货币供给增速与价格指数在滚动区间相关系数的变化,表明货币供给增速领先于价格波动的时间不稳定,但领先性一直十分显著.因此,为防止出现新一轮通货膨胀并保证我国经济健康增长,控制货币供给适度的增长速度是必要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0.
现代经济的信用特征对成型于商品经济时代的主流货币理论构成全面挑战。主流货币理论将货币本质理解为商品,并采取了基于交易媒介职能的一般均衡与数量论分析和基于价值储藏职能的货币与资产选择分析,但这两种分析框架都难以阐明以金融活动为中心的现代经济运行机制。本质上,货币不是一种商品,而是一种信用。只有基于信用本质观的货币理论能够从根本上弥补主流货币理论的种种不足,为分析现代信用经济运行提供系统的分析框架。对于解释货币市场的剧烈波动和天量货币不会带来超级通货膨胀等经济现象,基于信用本质观的货币理论也很有现实意义,进而为理解以现代货币理论(MMT)为代表的财政赤字货币化争论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