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远传 《江汉论坛》2007,1(12):37-39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的真正的人类终极关怀的人文情结是最伟大而现实的人文关怀.马克思一生的理论和实践都是为了实现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这个终极目的的,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终极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本体论基础.我们党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的本体论思想的具体运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出了社会发展的根本路径:社会的发展要依靠科学,科学的发展要依靠人的发展,人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主体基础,人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力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需要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自由个性"理论与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个性是指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主体性,它是在人的本质力量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自由个性是人的个性发展的最高形态,是人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中获得解放而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占有、丰富和完善,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集中表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既是社会主义崇高的价值目标和根本的价值原则,也是社会主义赖以生存和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因而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体现.  相似文献   

3.
许小主  李青 《云梦学刊》2007,28(2):71-73
作为科学发展观本质和核心的"以人为本"的"人",首先是指"人民";但是,从根本上讲,"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每一个人",即"所有的个人","每一个人"是构成科学发展观的历史主体.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历史主体上坚持"人民"和"每个人"的辩正统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对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超越.  相似文献   

4.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生存状态,不是人的应有的状态,而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状态。马克思主义并不认为人自然的就自由、全面发展,而是说,在存在着分工和私有制的历史条件下,人们不可能自由、全面发展而是处于异化的状态,而在消灭分工和私有制的历史条件下,人们能够扬弃异化,达到自由、全面发展。"自由发展"指的是人们活动的真正自主性,摆脱了人对人的依赖性和人对物的信赖性,人们活动的最高目的就是为了发展自己的本质能力。"全面发展",作为一种生存状态,就是"自由发展",是自由发展的目的和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不可能达到自由、全面发展自己,不能把市场经济和"素质教育"理解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经济和教育,而只能理解为为消灭异化、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哲学中的人本思想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含着一种深厚的人本思想.它是对抽象人本主义的合理扬弃,其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关怀人、为了人、谋求人类的彻底解放,通过人、依靠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今天,我们对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研究,不但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而且对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尤其重要的是,它能够有力地回应那种简单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实践同非人道的专制和暴力等同起来的观念.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学说的理论视角在于人类社会如何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 ,对于人的自由问题的关注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在马克思看来 ,现实的人在本质上是自由的存在物 ,个性自由与人类解放是同一的历史过程 ,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类解放的出发点和归宿 ,消灭私有制 ,建立“自由人联合体”即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理想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是个性发展,而个性发展的基础是个性自由。个性自由必须以人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解放为条件。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需要人的个性解放,这是人适应社会发展、走向进步与成功的保障,也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在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今天,我们尤其要关注和强调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与个性解放。“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和和谐发展”思想的科学继承与发展。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就是要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和谐统一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8.
由于特殊的学术传统,国内外学术界一直对人力资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存在争议.资本的内涵和特征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确立和延伸的,人力资本概念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经济学家确定的经济角色和社会阶层的匹配.人力资本概念的提出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上的.从人力资本的形成、人力资本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和价值创造作用、产权特征、实体特性和依附特征,到价值计量和收益分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蕴含着丰富的人力资本思想;从劳动力到人力资本的转变,是实现马克思"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必然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9.
杨丽坤  马建新 《理论界》2006,1(12):16-17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以追求人类自由和发展为最终价值目标的科学理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以及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创新,实质上都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理念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罗延平 《南方论刊》2003,(10):11-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关怀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受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制约,其本质含义是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社会主义应为这一崇高理想创造现实条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体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赋予人的全面发展以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现实基础,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探索、新概括.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因其终结了传统的意识哲学而转变为实践哲学,形成了"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解决思维问题的新世界观.这种新世界观的方法论意义在于主张一种辩证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以人的实践为原则解释世界的本质,以辩证的方法理解人类历史,又以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追求来改变现存世界,其逻辑既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人为本"的理论宗旨.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有着一个逐步丰富和深化的发展过程,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线索.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当代形态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论来源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论断是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坚持与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是多视角多方面的.马克思关于人的现实性本质的理论是批判把人的本质抽象化的锐利武器,是对以往人的本质理论的超越.然而,现实性本质并不是人的本质的全部,人也有其可能性本质.人的本质实质上是现实性与可能性的统一,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的结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可能性本质的有关论述蕴藏在他的"无产阶级解放"、 "人类的解放"、"人性的复归"、"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论之中,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只有从现实性和可能性相统一的视角界说和研究人,才能全面、深刻、科学地把握人的本质,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人的主体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奠定真正的"入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与“每个人自由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首要内容,它与时俱进地将发展的根本目的归结为人的发展,提升了发展的价值和意义,这对于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这一提法直接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和民本主义思想,应对其作出马克思主义的重新阐释.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人"和"自由人联合体"是个人和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个与人类共始终的不间断的曲折艰难的演进过程."以人为本"完全可以与"每个人自由发展"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当代文艺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的"人",无论是集体的,还是个体的,都是指普遍的、一般的人,因此,马克思主义人学承认人有普遍的、一般的本质,即共同人性.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考察文学艺术的本质和功能提供了一种视角,而且是更加贴近文学艺术自身的视角.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指导当代文艺学建设,就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文学艺术活动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着眼点,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文学艺术的最终目标.首先,应当从马克思实践存在论的高度,认识作为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和基本人生实践的文学艺术;其次,文学作为人学,其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自由的、想象性和情感性的对象化和确证;最后,文学艺术的功能不仅仅是审美、认识、教育等,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充满了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意蕴,是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在当代中国执政党的社会治理理念中的生动体现.以造福于人民为目的,"三个文明"一起抓;"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等等,便是这一社会治理理念之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意蕴的典型体现.  相似文献   

17.
关于"时间是人的生命尺度"的断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耕  赵军武 《学术界》2008,47(2):7-14
马克思的"时间是人的生命尺度"这一命题表征着人的生命价值的生成,揭示了时间可以通过人的活动形式的改变而扩展人们的活动空间,凸现了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基础,说明了联合起来的个人只有共同占有和支配自由时间,才能达到全面而自由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时间不是一个与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无关的抽象的范畴,而是同直接关涉到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以及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理论.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发展思想再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坤 《江汉论坛》2006,1(12):47-5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发展观,思想深刻且内容丰富,而它又往往最容易被人们从不同的立场进行误读,要么走向无政府主义,要么走向专制主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揭示了人的自由的本质,把个人的自由发展看作是衡量社会发展状况的最终尺度,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的最终目的,因而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他们拒斥那种埋没个人自由的“完全虚幻的集体”;同时认为人在国家中所取得的自由程度取决于把“国家的自由”限制到什么程度,即取决于把公共的权力限制到什么程度;并把自由时间看作人的自由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论马克思"自由时间"理论的重大美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时间"乃是马克思一系列政治经济学著作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可以成为马克思主义美学一个新的增长点.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能动性的生命创造活动时间可以分成"自由时间"与"工作日(或必要时间)"两个基本部分,相应地,人的能动性的生命创造活动可以分成存在于"工作日"中的物质生产劳动与存在于"自由时间"中的自由活动.存在于"工作日"中的劳动的本质规定是"以本身为手段",体现了人的本质的自然必然性;存在于"自由时间"中的自由活动的本质规定是"以本身为目的",体现了人的本质的历史自由性.艺术审美活动就是一种存在于"自由时间"中的人的能动性的生命创造活动,它既不同于"以本身为手段"的物质生产活动,也不同于纯粹主观性的精神活动.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一些美学观点进行了批判性反思.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主张.以人为本是"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印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施行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是贯穿胡锦涛理论思想的主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