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罡 《华人时刊》2012,(3):72-73
赏析提要:林散之的草书被称为"林体"。"林体"的基本特征有四:瘦劲圆涩,璀灿华滋,偏正相依,飘逸天成。再概括就是4个字:瘦劲飘逸。草书《孟浩然春晓》是典型的"林体",字字力可扛鼎,是难得的精品之作。作品先后3次权威出版,与已出版的同样内容的作品相比,此作更为精道。  相似文献   

2.
王罡 《华人时刊》2015,(2):72-73
欣赏提要:林散之草书艺术的高峰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从草书定义上来看。二、从林散之草书的特征来看。三、从《林散之书法选集》的内容来看。四、从名家、专家,以及社会的认知来看。这幅作品是林散之先生亲自选定入书的。一气呵成,流畅飘逸,连画连字,云烟缭绕,实乃"林体"草书的精品力作。作品先后6次出版。  相似文献   

3.
草书是书法艺术创作中最具抒情写意意味的一种书写形态 ,字守中线是草书创作中单体结构或行气得以表现的基础 ,也是草书作品形散而神不散的重要因素 ,通过字守中线法则的运用 ,草书的节奏、气韵得以产生 ;通过字守中线法则的运用 ,草书艺术的精神得以展现  相似文献   

4.
王罡 《华人时刊》2015,(3):72-73
林散之认为,学草书要"以楷入草",要"先刚后柔",要"中锋用笔"。这幅作品年代好,笔墨精,尺幅大,出版早,是反映林散之草书艺术最高水品的妙品力作。作品先后5次权威著录。草书《李白横江词二首》是立轴,尺寸为114×229cm,约23平方尺。落款散耳,钤印是"林散之"(白  相似文献   

5.
王罡 《华人时刊》2012,(6):74-75
赏析提要:林散之先生以毛泽东诗词为内容创作的草书作品存量不多。这幅作品笔墨精道,红色题材,多位名人题跋称之为精品,先后3次权威出版。"当代草圣"林散之草书《毛泽东词清平乐·会昌》,立轴,高94公分,宽32公分,约3平方尺。上款是森海,下款是  相似文献   

6.
王铎草书在晚明清初及现、当代书坛有重大影响。从他的草书线条上看,大多流利而畅快,但仍有不少控制线条边廓多样变化的内部运动,这种笔锋的内部运动是微弱、隐晦而自然的。王铎草书的起笔和转折往往重按。然后提笔疾行,在线条轻重、疾迟的处理上灵活多变。从草书史进行观测统计,王铎是草书史上最喜欢连绵线条。而且连绵字数最多的书法大家。因此,王铎草书线条的节奏流畅与顿挫相伴,迟重与迅疾兼具,连绵线型的极致发挥又使他的线条节律气势豪放。王铎草书线条基本属于正锋用笔,因而具有强劲的骨力:从他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析。王铎草书的线型绝大部分是斜线、曲线和斜曲线;王铎草书的用笔是疾速的。强劲的骨力、个性化的线型、疾快的用笔使王铎的草书具有“飞腾跳掷”之势。  相似文献   

7.
老吴 《老友》2014,(11):47-47
正草书是一种书写务求简捷明快、线条务求活泼多姿的艺术。虽称简捷,但书写的萦带、使转、移位、增减、变形等都有严谨的法度,必须"不失其字"。如果为求简捷,任意省减点画、自选偏旁,或以简体字代草法(有些简体字与草法相同,就是从草书中来),使其与原字的结体相去甚远,让人难以辨识,则脱离了草书的本旨。草书之名虽有潦草、草稿之意,其本意仍在"实用"二字。至于狂草书法的浪漫性和抽象性,成为纯艺术的书体,则是发展到后期的事。总之,作为书法艺术,草书  相似文献   

8.
林晓鹏,本名林天民,字晓鹏,号子默。系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辽宁本溪冶专书法专业副教授、本溪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其书以《散氏盘》、《张碑迁》、《广武将军碑》、颜真卿《祭侄稿》和张旭《古诗四帖》为基础,后广泛取法,甲骨、篆、隶、楷皆有所得,于草书尤见功力。他参加全国三、四、五届书法展、首届行草书作品展览的获奖作品者是草书。苍茫厚重,古朴自然是其作品的总体风格。  相似文献   

9.
在所有书体中,草书最能抒发书家的浪漫情性,是精神艺术的高度化,是书家最高情绪境界的表现。书家在草书创作过程中,如果达到情境契合,进入既遵循法度又超越规矩的情境状态,就能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使创作出来的作品"变动尤鬼神,不可端倪"。  相似文献   

10.
从书法艺术的角度,草书基本型的提法较之于标准草书更能准确的表述今草书中小草书写形态自身的发展规律。标准草书在民国时期的书法艺术教育和书法艺术的普及中具有积极的意义。但随着书法艺术的向前发展,标准草书的提法具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草书章草、今草的双线发展规律加之文字的各地异文演变进程决定了在今草书小草书写形态中草书基本型与草书衍生型和草书变化型的并存。  相似文献   

11.
王罡 《华人时刊》2013,(7):66-67
赏析提要:深邃豪迈的书境,苍健强雄的笔力,存世极少的数量,不可低估的价值。草书《自作诗为仲华先生雅存》是林散之丰碑式的作品,先后5次参展出版。林散之是中国近现代杰出的书法大师,"诗书画三绝",尤以草书名扬海内外,有"当代草圣"之美誉。林散之先生得到黄宾虹大师的真传之后,开始师法大山大水大自然,书法、绘画技艺大有长进。正当他向新的高峰迈进时,抗日战争爆发了。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林散之先生仍然坚持手不离笔、口不离诗,借助诗书画来抒发蕴藏在心底的炽热情感。草书《自作诗为仲华先生雅存》是林散之早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创作时间是1946年。作品是立轴,尺寸为115×22cm,约3.5平方尺。落款林散之,印有"散之"(白文),双款,水墨纸本,生宣纸,长锋羊毫笔,磨墨。裱工精细,品相十品。正文内容是:  相似文献   

12.
东汉词赋家赵壹的《非草书》对草书的产生和发展作了一个较为系统的阐述,他在褒贬草书时的很多观点从客观上促进了草书的发展,体现了他的反叛精神。赵壹对草书进行否定的同时又在客观上促进草书的发展,他强调心、手在书法中的重要性,直击草书发展的实质。  相似文献   

13.
潘善助,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作品赏析潘善助先生的行草书,如行云流水,酣畅淋漓。笔法洒脱有秩,习古而不复古,用锋取势多变,精巧而不拘泥小节,轻重缓急皆成竹在胸:线条大方明快、张弛有度、  相似文献   

14.
于右任不但是著名的爱国诗人,更是近代书坛最有传统功底及创新精神的书法革新大家。从1929年成立“草书社”起,于右任先生在应用文字与书法艺术的实践中身体力行,不断使用、推广、完善标准草书。以汉字草书规范化、实用化为目标的草书标准化大课题正是凭借右老神妙的书法艺术而受到海内外炎黄子孙的重视与青睐。对于《于右任书杜甫诗》可以从研究右老“试验之字”入手,学习右老对草书标准化的思考,研究右老“随便写字”中自然流露的对草书笔势、字势的审美意识。“草书标准化”的首要问题是“草书溯源”与“确立标准”,而对草书标准化的标准草书的研究正待深入。  相似文献   

15.
熊晋,祖籍四川泸州。工商管理硕士。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太原海月楼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艺术总监。山西书法家协会理事,山西前进画院副院长。作品先后参加全国第二届职工书画艺术大赛、韩国首尔第十一回世界书法文化艺术大展、世界华人艺术精品展日本东京展、法国巴黎梦回故乡书画大展等,并且3幅草书作品被法国总统希拉克收藏;  相似文献   

16.
中晚唐禅僧草书的兴盛不是偶然的 ,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 :禅僧以草书作为参禅悟禅的一种形式 ,草书的兴盛与禅宗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 ;禅僧书家的功利性是其草书兴盛的一个重要原因 ;禅僧草书体现了文人士大夫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17.
明末清初的王铎书法创新的制高点是其连绵草书的创立.王铎草书特别是他的连绵草书轴,既是王铎草书"托古改制"似的创新,又是站在巨人肩上的伟大超越.  相似文献   

18.
于右任先生以创立、推广、书写“标准草书”而闻名,其草书以书写“标准草书”为主,但并非完全书写“标准草书”,而是有其自身的艺术特点和发展历程;从于右任先生的草书书写实践出发,力图廓清“标准草书”和“于体草书”的界限,将其草书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认为于先生的草书,由偶尔为之到倾力为之,体势上由平正入险绝,尤其是通过融碑入草、以章入今、夸张变形等方式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风貌,到了晚年则洗尽铅华,弱化了笔下的对比因素,在绚烂之极处归于平淡.  相似文献   

19.
(一) 《张旭草书古诗四帖》(以下简称《四帖》)墨迹是经北宋宣和内府收藏而且流传有绪的古代法书,现存辽宁博物馆。书体作今草(大草),字势连绵,惜无名款。其书写者,初误为谢灵运;至明代,董其昌认定为唐代的张旭。而当代徐邦达、启功和熊秉明诸位先生加以考证和分析,对此提出了异议。但是,他们也并未指出谁是《四帖》真实的书写者。与作品的归属问题相关联,对此件草书的艺术水平也有着不同的评价。例如,近代书家沈尹默先生认为它“是一种好物”,在观赏时能产生一种正如唐代大诗人赞美张旭草书  相似文献   

20.
王罡 《华人时刊》2011,(12):72-73
这幅草书作品《王建中秋望月》,是"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1974年专门为学生庄希祖创作的。2000年6月,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在《林散之书法艺术解析》第30页。作品是立轴,尺寸为108×34.5cm,约3平方尺,落款聋叟,印有"林散之印"(白文)、"七十年代"(朱文)。双款,水墨纸本,生宣纸,长锋羊毫笔,宿墨。裱工精细,品相十品。作品正文是唐朝诗人王建的一首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