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去年冬,我区考古工作者在武鸣县马头乡元龙坡发掘了一处时约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墓葬群。其中编号为101的墓穴中出土了二枚铜针,其形制细小,分柄和锋两部分。柄作长方形,长2.2、宽0.6、厚0.1厘米;锋呈圆锥状,长0.5厘米,根部起节(图一)。铜针出土时侧置于墓底西南角,伴出物仅有八块夹砂陶片。这种质地较好,通体光滑,制作工艺颇为精巧的铜针,在我区先秦墓葬中尚属首见,因而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注。关于该铜针的功用,有的认为是缝衣  相似文献   

2.
文身与黥面     
我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有个英雄人物史进.他浑身刺着九条青龙花纹,因而得了个"九纹龙"的绰号.宋代,这种在身上刻刺花纹的习俗还比较常见,叫"锦体",也称"雕青".在民族学研究中,这种习俗被称为文身.文身是世界上许多民族在早期发展阶段存在的一种习俗.文身的方法是用金属针或  相似文献   

3.
西藏天葬风俗起源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葬,是西藏地区流行至今的一种较为普遍的丧葬形式。对于天葬的起源问题,历来为学术界所关注,对此曾发表过一些不同的见解。笔者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新的看法,以求教于同好。 一、关于天葬起源现行的几种观点 对于天葬这一特殊丧葬习俗的起源,目前主要流行这样—些观点:其一,认为天葬是从印度传来的葬俗。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有的根据《大唐西域记》记述印度葬俗中“送终殡葬,  相似文献   

4.
胡玥 《民族研究》2003,(6):64-68
文身是傣族男子中的一种传统习俗。本文通过对云南省勐海县傣族文身习俗的调查 ,介绍了傣族文身的历史与现实个案以及文身图案与文身方法。作者在调查中发现了头部文身和红色文身的罕见现象。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 ,作者还对傣族文身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变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文身是人类最古老、最普遍,也是传承和持续时间最长久的文化形态之一。传统的文身习俗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社会和学术研究价值。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里有文身文献记载的就达到18个以上。其中云南省现存文面遗迹中长期处在积雪冰封的文面民族独龙族显得非常神秘。  相似文献   

6.
在什么时间进行文身的问题,是从事文身研究时不能不研究的一个内容。近三年来,笔者对406名黎族的文身女性进行了采访,收集到了大量有关黎族文身时间方面的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笔者得以就文身的季节和月份、文身的日子、文身的时辰这三个关于黎族文身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个别学者在文身时间这一问题上持有的某些观点进行了商榷。  相似文献   

7.
一、马克萨斯人的文身文身,英语称作“tattoo”,法语称作“ta-touage”,都源自波利尼西亚语——准确地说,即塔希提语的“tatau”。白种人的文身是欧洲人与太平洋的居民接触后模仿的当地习俗之一。实际上,波利尼西亚人是世界仅有的使  相似文献   

8.
吐屯考     
吐屯考吴景山吐屯是突厥社会中具有特殊地位的官职,执掌大权,手握兵柄,曾在突厥的社会历史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史书中关于吐屯的相关记述零散而简略,导致人们对于吐屯的理解多有不同。本文作者综合史书记载及其他各种文献、考古资料对吐屯的所司职能及社会地...  相似文献   

9.
霍巍 《中国藏学》2007,(1):20-27
本文根据近年来青藏高原新出土考古材料,结合文献记载对吐蕃时期原始巫术中的“天灵盖镇厌”习俗作了研究探讨。文章认为,在藏族原始巫术中,流行一种以人或动物头顶骨(俗称“天灵盖”)作为“厌胜巫术”的“灵物”使用的习俗,过去国内外学者曾从文献上找到过证据。新出土的考古资料以实物形态将这种巫术施行的场所、法器(埋藏品)、仪式程序等全面保存至今,实在是难得的珍贵资料,其学术价值和意义都值得重视和深入研究。文章对考古新材料的基本情况、遗存性质与功能等作出了与以往不同的一些新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0.
傣族是文身习俗传承时间最为长久,也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之一。本文首先对傣族文身的传承历史和遗存现状进行总结与分析,然后从地理环境与文化隔离、文化传承机制与习惯法、族群冲突与战争环境下人类的精神需求、民族意识与文化认同等视角出发,深刻剖析了傣族文身长期留存传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曾有过成人礼 成人礼又称“成丁礼”,是人生习俗中的一种礼俗。通过了成人礼仪式,便意味着受礼者在人生旅途上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成年阶段。目前有关研究者都认为:世界上每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曾有过成人礼这种人生习俗,如汉族历史上的“冠礼”等等,只不过具体内容与形式不同罢了。但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的民族已渐渐淡化了这一礼俗。世界上目前也仍有不少民族保留“成人礼”,但其形式、内容及意义也已有了很大变化,有的完全以新形式替代。 纳西族的成人礼一般称作“穿裤礼”与“穿裙礼”,是我国进…  相似文献   

12.
马可·波罗是著名的威尼斯旅行家、商人,因《马可·波罗游记》而享有盛名。然而,后世关于他来华的真实性问题却一直争讼不断。文章认为,他在游记中三次对中国麝与麝香作了较为精准的记述,不但纠正了此前西方人关于"麝香产自肚脐"的常识性错误,而且所记"麝无角"的特征也修正了伊斯兰文献中"麝有长角"的谬识。他对麝与麝香的关注与记录,与其有关的档案中多次关于麝香的信息存在着逻辑上的一致性。由此推知,马可·波罗极有可能来过中国,并为麝香知识的西传及东西文化交流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突厥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一。它的最高统治集团姓阿史那氏。约在公元六世纪兴起于今天我国新疆东北部,其后势力扩展至大漠南北及中亚一带。从公元552年首领阿史那土门在漠北建立政权开始,至742年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昕绝统为止,活跃在我国和中亚将近二百年,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都曾发生过巨大的影响。关于它的社会制度,本文试图对它的习俗和宗教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唐兰冬 《中国民族》2008,(10):61-62
狩猎是一种原始而古老的生产方式,也是一种原始而古老的习俗,曾经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中国民族博物馆馆藏黎族狩猎工具为基础,结合古籍文献、田野调查资料、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以及上世纪80年代中国民族博物馆赴海南岛进行文物征集的有关材料,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的有关方法对黎族狩猎工具的演变、狩猎方式、分配方式进行阐述,继而分析、探讨与狩猎相关的社会活动及习俗、与黎族宗教的关系以及狩猎文化的社会功能,力图真实、客观地揭示狩猎文化曾在黎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杨嘉铭先生所著的<西藏建筑的历史文化>一书,是关于西藏建筑文化的学术专著.该书第一次对藏族建筑作了明确的历史分期,并论述了藏族建筑的形制、建筑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关系,使藏族建筑文化真正成为藏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本书的突出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回鹘藏传佛教文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汝极 《中国藏学》2002,(2):103-118
藏传佛教曾对回鹘(畏兀儿)佛教产生过重要影响,是回鹘人四大佛教来源之一。许多藏传佛教典籍曾被翻译为回鹘语并广泛流传。本文对16件回鹘藏传佛教文献作了概括总结,首先是对每件佛典简要说明,然后一一交代文献收藏地和编号、整理者及其成果、每件文献的参考文献等。这些佛教文献是回鹘与藏族文化交往的历史明证。  相似文献   

17.
论古越族     
在我国江南广大地区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战国时代,广泛分布着各有特色但又以几何印纹陶为共同特征的考古遗存。学术界一致公认几何印纹陶的创造者就是古越族。 越人从何而来?不少论者认为越族是三苗的一支后裔,然而“越为苗裔”说只是一种推测,因为任何古籍都未载明这一点。彭适凡先生根据苗和越部以蛇为图腾和都有文身习俗这两点认为“越族和三苗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同时又指出“关于古三苗和古越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共有15,489,630人。壮族分在的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岩溶地区,为天下少有的奇景。壮族历史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的“百越”民族,族称来源于部分壮族的自称,这些自称如“布壮”、“布土”、“布侬”等。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为南北两大方言。1300多年前,壮族曾出现“土俗字”。著名的“花山崖壁画”是壮族古老先民的伟大创造。在广西北流出土的云雷纹大铜鼓,号称“鼓中之王”。壮族有著名的创世长诗《布洛陀》、英雄史诗《莫──大王》等。壮族的传统音乐主要是各种山歌调,共1000种以上。古代壮族先民曾把凿齿当成是成丁礼(成人礼),还曾有文身的习俗。至今壮民崇尚蓝黑色,并将之用于服装的镶边和居室栏杆上,实际上是文身的延续存在。今天的壮族,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提高,教育与文化也适应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  相似文献   

19.
漆染牙齿是人类一种古老的体饰文化,历史上曾在亚太地区广泛存在。瑶族本无漆齿习俗,但有的支系———如越南保胜的白裤瑶(贺瑶),却在与越濮族系的黑齿民族接触中所濡染;受现代审美观念的影响,越南社会不再"以黑为美",瑶族黑齿习俗也随之变迁。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与相对保守的族群文化,使其成为这一习俗的最后持守者。从本质上看,越南瑶族对黑齿习俗的习得、持守或放弃,均是他们基于生活需要因应环境与社会变迁的文化策略。  相似文献   

20.
食人习俗,是人类童年时期曾广泛地存在于亚洲、非洲、欧洲等广大地区的一种习俗,是许多民族史前文化的特质之一。因此,对于这种习俗的研究,无疑地是对原始文化研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试图利用考古学、民族学、文献学及一些新兴的人类学边缘学科,对这一习俗的产生、发展、消亡及其存在功用作一初步的综合研究。不妥之处,望斧正。一十九世纪中叶以来,由于亚洲、欧洲、非洲等地区考古发掘工作的深入,由于大量后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