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社会的稳定发展,需要安定和谐的社会心理环境,即社会群体与个体的公平观感所形成的心里平衡.社会改革的目标是公平和效率.只有公平才有效率,才有社会心理平衡;只有社会心里平衡了,才有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才有工作、生产的效率.所以,社会改革不可不重视社会心理平衡.以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为内涵的社会改革,打破了十年内乱造成的万马齐喑的休眠状态.在这场巨大社会改革震荡中,既有类似飞机起飞时静与动的失衡.又有类似汽车急转弯突然转折的失衡;既有纵向攀比中的失衡,又有横向攀比中的失衡.由是,出现了种种心理上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约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分布在千百万个家庭中,他们能否健康成长,是家长和社会十分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如何培养他们成为建设四化的栋梁人才,要靠学校、社会,主要靠家长。然而,如何实施教育和进行培养?这要根据他们的特点,其中首先要看他们心理变化的特点。一中学生从初一到高一这一段时间,已经进入人生第二个生长高峰,正是青春时  相似文献   

3.
在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人们经常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许多人虽然对传统体制的弊端深感不满, 并且希望对其进行改革。但一到这种制度的改革正式进行的时候,却又表现得很不适应。特别是在诸如价格、就业、分配等与人们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上,稍有动作,就会产生强烈的反响。忧虑、担心、不满,种种情绪都会迅速表露出来。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  相似文献   

4.
于丽琴 《东岳论丛》2007,28(6):43-45
家庭教育中虐待儿童的现象,已成为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严重社会现象。心理虐待具有无意识、内隐、后果长期性的特点,是家庭教育中看不见的灾难。心理虐待往往是通过语言或态度等表现出来的,这种现象的发生既有社会因素,也有儿童自身的因素,而儿童的精神创伤首先且主要来源于家长对孩子的心理虐待。  相似文献   

5.
时尚现象的社会心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进入文明尤其是进入工业文明以来,丰富多采的社会生活中不断涌现的各种新潮时尚一直令人应接不暇,它就象引力巨大的漩涡毫不费力地将芸芸众生卷入其中,极少有人能够逃脱受时尚摆布的命运.从传统社会的帝王将相、皇亲贵族,到现代社会的影视明星、服装模特、体坛骄子、节目主持人、社会名流乃至一般社会大众,在时尚面前都不能不为之怦然心动.事实上,时尚的这种对人类行为的左右力量,不仅体现在一般大众对各种新潮现象趋之若骛的追随之上,同样体现在时尚的领潮者对已普及开的事物的毫不留情的舍弃之上,甚至也体现在那些独立行动者千方百计地不落俗套、体现个性的努力之上.这些行为尽管不相一致甚至大相径庭,但说到底,都是人们对时尚这一现象做出的符合自身特征的反应而已.  相似文献   

6.
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给我国各行各业职业道德的培育指明了方向。要贯彻好这一决议的精神,加强职业道德的建设,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分析,我认为有下列两个问题应当引起重视。 一、培育健康的职业心理,强化职业的主体意识 职业道德,是对职业行为进行道德调节的特殊领域,是从事某一职业的群体成员职业心理的结晶,体现了这一行业特有的职业社会责任、职业荣誉与职业良心,并由职业舆论来加以  相似文献   

7.
焦虑产生的社会心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认为社会心理因素对焦虑心境的形成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文章试图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入手 ,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对焦虑的产生进行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8.
历史证明,任何一次社会改革,都需要广泛的社会基础。其中,社会心理基础对社会改革的进程乃至改革的成败,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现在进行的改革,无论是始初阶段还是深化阶段,人们的心理总是处于不平衡状态之中。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人们对改革的理解程度,以及人们在改革中的利益感和使命感则是主要的原因。研究这些原因与改革的相互关系,对扩大参与改革的社会基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是在经济平面上进行,而是与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的变革配套进行的社会系统工程。在这个多元多维多变量多层次的巨大系统中,各种纵横交织的要素有着错综复杂的交叉效应,其中改革与社会心理的相互依赖、交互作  相似文献   

10.
王正荣 《东岳论丛》2000,21(4):67-69
教育是一个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构成的系统工程,在培养人的现代素质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关键。我国现有 3.2亿多个家庭。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虽有进步,但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思想观念陈旧、家庭教育的主要成员缺位、教育方法简单等。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1.
试论社会心理承受能力与社会心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全面论述了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心理的关系;从结构、功能和行为反应这三个角度分析了二者的交互作用;对二者是如何互为因果和彼此迭加,以及在形式和内容上是如何区别联系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论证了社会心理是社会心理承受能力活动的心理背景,对制约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主要社会心理条件作了逐一的剖析。  相似文献   

12.
徐光臻 《家庭科技》2021,(11):35-37
家庭教育中父母陪伴的常见误区将孩子委托给他人照顾将孩子委托他人照顾的情况通常出现在以下两种类型的孩子:一是农村留守儿童,二是城市父母双职工的孩子.农村留守儿童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父母双双外出,到城里打工,子女留在家中由祖辈照顾.由于老一辈人的教育观念落后、文化水平有限,只能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对孩子的学习难以起到辅导的作用.有些长辈一味溺爱孩子,致使孩子从小缺乏严格的管束,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相似文献   

13.
社会心理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对社会心理概念的辨析社会心理,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概念,它的含义一直含糊不清。需要做一番清理工作。关于社会心理问题,很早以来就为各派思想家所注视。十九世纪法国的批评家和文学家泰恩,曾经用“周围环境的性质”,表示普通群众的一般精神状况和流行的习俗,即某一时代和某一阶级的普通人的一般心理。他认为“这种心理是科学家最后靠山。”黑格尔从绝对精神出发,在探索历史人物活动动机背后的动力时,提出了民族精神的概念。按照他的解释,所谓民族精神是指民族的意识和意志。它渗透在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风俗以及科学和艺术各个方面。同时,这些不同方面的各种特点,都可以从民族精神中得到说明。实际  相似文献   

14.
对当前社会稳定有负面影响的社会心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当前社会稳定有负面影响的社会心理分析乐国安刘春雪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必然会出现各种群体从思想观念到实际行为的种种分化和重新排列组合。这种社会分化和组合给予人们心理的冲击是巨大的。由于受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的影响,人们普遍存在求同排异思...  相似文献   

15.
阻碍重建农会的社会心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会的必然出现是由市场经济的本性和农业的弱质性决定的。本文着重分析了重建农会所存在的畏惧心理、排斥心理和鄙视心理 ,认为政府部门应发挥引导、宣传作用 ,为农会的建立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运用对三峡第三期迁前移民的调查资料 ,描述和分析了这批迁前移民在已有两期移民搬迁的情境下的社会心理承受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根据调查分析的初步结论 ,就移民工作提出了完善移民社会保障、社区援助与服务等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有效的心理教育所体现的社会经济价值是多方面的。它不但能通过提高劳动者的心理素质,开发其心智潜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而且还能帮助管理者提高管理决策的水平,改善与劳动者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充分调动与有效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以更好地促进其劳动效率的提高。同时,还可以帮助整个社会成员改善与增强身心健康水平,以减轻因人的心理与身体健康问题给社会所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社会中的一些经济犯罪,帮助社会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注重在全社会开展广泛的心理教育,对于促进与发展社会经济具有重要的功能意义。  相似文献   

18.
心理教育的社会经济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的心理教育所体现的社会经济价值是多方面的.它不但能通过提高哌劳动者的心理素质,开发其心智潜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而且还能帮助管理者提高管理决策的水平,改善与劳动者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充分调动与有效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以更好地促进其劳动效率的提高.同时,还可以帮助整个社会成员改善与增强身心健康水平,以减轻因人的心理与身体健康问题给社会所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社会中的一些经济犯罪,帮助社会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注重在全社会开展广泛的心理教育,对于促进与发展社会经济具有重要的功能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加快,我国现存的社会利益关系必将受到触动,并且将发生很大变化。重视做好社会利益关系变化中的心理调适,关系到社会成员能否普遍以正确态度投入到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之中,关系到社会的团结稳定,极为重要。作为社会的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利益关系之中,极为关注自己在社会利益关系中的地位和变化。当社会利益关系出现大的变化吋,一方面由于心理定势,难免“用老眼光看新问题”,一方面则会直接看自己的得失如何,并因此形成自己的印象及相应的态度体系,社  相似文献   

20.
刘登翰 《东南学术》2003,(3):107-119
本文从闽台在历史上都曾是移民社会这一特定背景出发 ,指出在闽台移民社会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移民的“原乡”和“本土”认同、移民的拓殖性格、移民的社会组合方式 ,以及闽台的特殊历史遭遇和现代化发展等 ,是闽台特殊社会心理形成的历史、文化根源 ;这些主要由历史、文化积淀而来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心态 ,对当前现实仍然潜在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通过对闽台社会心理的历史、文化分析 ,是进一步深入认识闽台社会 ,把握社会行为的一项兼具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