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拉链式结构:父权制下的性别关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父权制是一种权力等级结构体系,其基本特征就是等级制。在父权制下,两性关系呈现出一种阴阳交错的拉链式等级结构模式:在同一社会等级中,男性地位比女性高,男尊女卑,性别不平等非常明显;在不同等级中,上尊下卑,等级高的女性地位比等级低的男性高,在地位或职务比自己高的女性面前,男性也必须低下尊贵的头。不存在超越等级鸿沟的性别不平等。将父权制等同于男权制,等同于男人的统治,是一种理论误导。  相似文献   

2.
都市女性心理问题有六多.一是焦虑的多.担心、紧张,心里总是有种不安全的预感,这都是焦虑症的典型症状.二是抑郁的多.患抑郁症的女性比男性高出1倍.而在抑郁症患者里,有自杀企图的女性比男性要多一倍.三是失眠的多.女性失眠人数是男性的4倍,男人持久失眠的较多,但女性可能会经常反复出现失眠.四是厌食的多.  相似文献   

3.
陈文 《家庭科技》2007,(3):42-42
都市女性心理问题有六多.一是焦虑的多.担心、紧张,心里总是有种不安全的预感,这都是焦虑症的典型症状.二是抑郁的多.患抑郁症的女性比男性高出1倍.而在抑郁症患者里,有自杀企图的女性比男性要多一倍.三是失眠的多.女性失眠人数是男性的4倍,男人持久失眠的较多,但女性可能会经常反复出现失眠.四是厌食的多.  相似文献   

4.
眼下的男人委实不好当。 先说家里。家是社会的晴雨表。外面很精彩,轰轰烈烈,大把的银子不知落入谁手,首先引起女人的羡慕,当丈夫的只是暗中着急。有些女人不容易冷静,缺少洞察力,不知道发大财的男人都具备老鼠的狡黠和狼豺之凶残,便埋怨自己男人窝囊。男人忍受了。 再说床上。焦灼的男人因社会压力,床上也难能尽欢。女人又埋怨男人窝囊。殊不知眼下的社会多为女性拥有,从豪华乳罩到女性催情剂貌似吸引着男人,其实  相似文献   

5.
张玲 《家庭科技》2009,(5):12-14
据统计,癌症已成为国人的头号杀手,尤其是男性,死于癌症的比率高出女性10%. 男性为何更容易成为癌症的牺牲品呢?男人的先天弱点、生活方式与社会角色等难辞其咎,如男性的免疫力先天逊女性一筹、基础代谢的速度比女性快5%~7%、贪恋烟酒、争强好胜、社会压力大等.显然,男人更要重视对癌症的防范.  相似文献   

6.
萧红作品中的女权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红作品中的女权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她赞颂女性,在<呼兰河传>和<生死场>的女性描写中,她称赞:女性的人品高尚,性格坚强、刚毅,不向封建道德观念与黑暗恶势力屈服,敢于同命运抗争;另一方面,她鄙视男性,抨击和嘲讽男性,如在<逃难>和<马伯乐>中,对她的这种思想体现得尤为突出,她觉得:男人貌似强大,了不起的样子,其实思想卑微、自私自利.男人不仅胆小、怕事,而且比女性懦弱、愚蠢等等.萧红笔下的这些男、女形象的刻画都充分反映了她作品中的女权思想.  相似文献   

7.
文明的现代社会在废弃了女性为奴为婢的下等角色后,赋予了女性各种新的五花八门的社会头衔。女性获得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自由宽广的生存空间,许多人甚至以个人的聪明才智在社会上与男人并驾齐驱。但是,  相似文献   

8.
小丁 《家庭科技》2016,(5):11-12
正俗话说"糟糠之妻不可弃"。不过,现在在外奋斗的可不只有男人,女人也在很多领域走上了顶峰,"女强男弱"的家庭比过去大有增加。在这些优秀女人的背后,也会有"糟糠之夫"。糟糠之夫为女人、为家庭付出了很多,不可辜负。妻子逆袭了,丈夫却带不出去伍涓当初是个土妞,她有自知之明,找了个普普通通的男人结婚。后来她在职场上意识到女性的外表比她想象的重要时,才下决心要改变。丈夫非  相似文献   

9.
尽管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女权运动已方兴未艾,女性作为家庭主妇和男人附属品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女性争取解放的斗争常常以失败而告终。小说中的伊莉莎不满足于传统的女性角色,对沉闷单调的家庭生活深恶痛绝,但由于当时的社会局限,她的挣扎和努力一次次被击败。男人的世界排斥她,丈夫不理解她,作为女性的个体价值也受到无情地践踏。伊莉莎的形象充分展示了男权社会中女人遭受的失意和挫败,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贤妻良母,是中国人最熟悉不过的一个词,它规定着女性的价值,代表着女性的特征。它是社会、男人对女性的要求——好女人的标志。能否做到贤良是衡量女性的标准。这几乎是对一个女性最起码的要求,也是衡量合格女性与不合格女性的最低标准。贤妻良母,  相似文献   

11.
女性的真实自我──试析曼斯菲尔德笔下的女性心理王雅华世界的一半是女人。女性文静纤弱的外表下往往隐藏着比男人更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不幸的是,社会并没有按性别比例分配其所拥有的一切:财富、权力、特别是由此而产生的作为自身主人的独立、尊严和自由.同样不幸的...  相似文献   

12.
卢来新 《家庭科技》2006,(12):29-30
世界卫生组织不完全统计,男性罹患各种疾病的风险是女性的1.24倍,40岁的男人患癌症的几率比30岁男人高两倍。消化系统(检修指数★★★★★) 40岁的男人一般都事业达到了一定程度,工作量和压力加大,经常加班加点,饮食无规律;另外,频繁的交际应酬成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酗酒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3.
邵丽是当代中原作家群中富有创造力的女作家,她的女性身份让她的作品体现出明显的性别特色。其中,她的创作往往以女性的视角,形塑着男人的世界,在建构男人世界的同时,保持着对女性的书写。她的男人世界与女人世界隐约地存在着内在的融通性,作家似乎在以其女性的文化认知构建着一个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14.
许多已婚男士都有这样的经历:在打点行装、雀跃出门之际,妻子总是要发出一些类似于警告的劝诫。劝诫的方式可能千差万别,视女性个性特点而各有特色,但其中心意思不外一条:路边的野花不要采! 男人寂寞谈 据说出差在外的男人特容易误入“温柔的陷阱”。男人在家所得到的基本享受,特别是得自女人的关心,在出门期间主要以某种精神状态而非物质状态存在。这时候,男人内心最为空虚,正是外界的温柔得以乘虚而人的良机。出差在外的男人,心理上极大地放松,夜不归宿已经无须借口,地理上的距离使某些行为不被  相似文献   

15.
那天,一个多年未见的大学同学顺路来看我,他读了我写的一篇关于男人脆弱的文章之后对我说:“写得太残忍了!别把男人的灵魂都剥光,给我们留一点自尊。其实男人的感情也是很复杂的。” 是呵,从表面上看,男人比女人要强大,在情感方面他们也不像女人那般细腻隐秘,似乎要直白简单得多。然而事实上,恰恰是男人的这种表象给女人造成了一种错觉,使他们轻易地就相信或讨厌一个男人,轻易地就爱至骨髓或恨到切齿。其实在很多时候,男人根本不知道  相似文献   

16.
话说中国男女平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后,“男女平等”作为不容质疑的社会公理,成为妇女解放运动中女性为追求与男性同样权利而奋斗的一种准则。“男女平等”的口号在中国比西方更为宽泛化和绝对化,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我们自认为已经解决或已基本解决的问题又重新摆在了我们面前,到底是不是“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不一样”,女性在中国社会得到的是不是真正的平等,笔者谈几点看法。 一、中国“男女平等”的现状 本来,“男女平等”是一个不难说清的问题,按照《辞海》中解释道:“妇女和男子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各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在实际中,人们对“男女平等”的理解和运用远不如书上规定的那么简单。从权利运用上说,男人可以上学、工作,女人也可以,男人可以当教授、部长,女人也可以,这样在相当多的领域造成  相似文献   

17.
贤妻良母,是中国人最熟悉不过的一个词,它规定着女性的价值,代表着女性的特征.它是社会、男人对女性的要求--好女人的标志.能否做到贤良是衡量女性的标准,这几乎是对一个女性最起码的要求,也是衡量合格女性与不合格女性的最低标准.贤妻良母,不假思索地加诸在女性身上,长久地被认为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情.这是中国女性生活的一个准则,这个准则由别人规定,最后内化为女性的自觉,变成社会的潜意识.  相似文献   

18.
究竟什么样的男人是好男人?这是女性和男性都关心的话题。在不少女性感叹“好男人哪里去了”的今天,作为一个问题好好议议,确有必要。 这辈子有幸做了男人,且又闯荡了多半个中国,在几十年的自我实践中思考、感悟,在千千万万男  相似文献   

19.
何云贵 《天府新论》2001,4(2):79-82
女性命运一直是老舍关注与表现的重要命题.男人的强权与人格退化是女人依附受辱的根源.因此,修复男人,拯救女人,重建男女性际和谐,理应成为女性解放运动过程中必须思考和着手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张爱玲<十八春>中体现出来的中国现代女性命运主要表现为经济上或精神上的不独立,使女性作为男人的依附而存在;她们由于相似的生存境遇和利益争夺而互不相容;她们追求幸福,但命运却是悲剧性的.这些构成了张爱玲本人女性观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