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注重创设情境 ,激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教师要严把质疑的质量关 ;还要引导学生由“求同”思维向“求异”思维转变 ,由“他主学习”向“自我学习”方向转变 ,逐渐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应用传统的质疑方法,并在混凝土结构课后辅导中采用“作业问题加课堂讲授内容问题”的质疑方式,将当前的课后辅导答疑变成了课后答疑、质疑,从而杜绝学生抄袭作业现象,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质疑,是思维的开始,是创造的基础.也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起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课堂上学生不受约束提问题,教师相机点拨、指导,确实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效果。不过学生的质疑往往会在教师这不经意的包办代替中,使有效提问变成无效提问,甚至把问题的空间缩小至零,从而掩盖了问题背后所能引发的知识迁移。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该瞄准哪些“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呢?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设计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实施探究性学习和创造性阅读,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会求异思维,珍视学生的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5.
批判性思维主要是对已有的知识、思想、理论进行回顾、反思和质疑,发现问题所在,立足于“破”。它是识别谬误、探索真理的思想武器,是创新的必要条件,从而成为创新人才的核心素养。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造就创新人才,必须实现由“共性”到“个性”、由“求同”到“求异”、由“接受”到“发现”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注重培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在教学中提倡质疑求异,以良好的教育机智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7.
创造思维的核心是“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该项训练是培养创造型人才极为重要的一环。 “求异思维”具有三个特征:多端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下面就化学教学中进行“求异思维”训练谈点感受。  相似文献   

8.
类比思维的求异性在教学实践中已被不少人习用,而求同性却往往被忽视。思维规律告诉我们,人们在类比事物的时候,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表现为“同中求异”。“同中求异”的前提是“求同”,在“求同”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求异”。初学议论文的学生对议论文总有点神秘感,为了消除这种神秘感,正确地把握议论文的思维结构(如篇章结构),不妨采取求同的手段。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和《谈骨气》两篇课文的结构形式基本相同,都是“总——分——总”形式,是“三段论式”结构。在求同的基础上求异,学生就容易“知其所以然”了。  相似文献   

9.
正“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也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三大学习方式。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与主动探究知识的生动表现,是教师导读的重要依据。在质疑状态下的学生,有较高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强,思维活跃,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学习效率高。学生质疑的同时,能大胆地对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不但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由此可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步养成质疑的习惯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
马德美 《新天地》2011,(12):275-275
“求异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创作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一个广泛无比而又丰富多彩的心理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求异思维”是人类创造思维活动中的最高形态,因而最活跃、最生动、最奇特、也最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1.
宋磊 《新天地》2011,(12):177-17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所以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身边的生活情景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把数学内容与“数学现实”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境里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激发学生不断寻找数学问题,不断求异创新,不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如何让生活与数学“亲密接触”呢,结合实际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质疑是根据教材或课本的要求提出疑问,依据事实来问明或辨别是非。质疑有教师问,学生答;也有学生问,教师答。无论是哪一种,但目的只有一个,诱发学习兴趣,牢固掌握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应该把质疑看成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教师作为“指引者”,应启发诱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立志”、“存疑”、“精思”、知行并重。我们过去在教学中,往往只注重教师的质疑,而忽视了学生的质疑。因此,重视学生的质疑,应是当前教学改革,教学法研究中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中,让学生质疑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体现。但面对学生的问题,我们的一些老师是否也总是“心太软”,把所有的“问题”都自己扛呢?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的问题也是课堂的一种资源,是一种动态生成的资源。我们教师没有理由用自己简单而片面的解说把这种可贵的资源扼杀在课堂中,累了自己,又害了学生,而应该艺术性地看待它,处理它。  相似文献   

14.
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常发现学生作文题材雷同,结构模式化,观点陈旧,读起来索然无味。古人说过:“文似看山不喜平”,文贵创新。怎样使文章有新意呢?这就要求改变学生僵化的思维模式,因为它抑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力,扼杀人的创造精神。创造的本质是求新,求新就要进行发散思维,多角度、多层次地考虑问题。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求异思维…….……  相似文献   

15.
求异心理 ,是人对新事物的向往渴求并引起需要得到情绪体验。体育求异心理 ,大多表现为学生对体育内容与形式的一种特殊的关注与兴趣。不同学生的求异心理所表现出的时机、指向和程度不同。这与人的气质、性格等有关。一、学生体育求异心理产生的原因及求异心理的波动。某教师在教学实习时 ,曾以“你最喜欢的两门课”为题 ,抽样调查了二百名初一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 ,调查结果 :体育课被排到了第一位 ,为什么学生特别喜欢体育课呢 ?从客观上看 ,在众多的课程中 ,独有体育课在室外进行 ,一般文化课都在教室进行 ,周围四堵墙 ,前方一黑板 ,教学…  相似文献   

16.
闫育红 《新天地》2011,(9):135-135
提高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数学课堂怎样艺术地实施“问题教学”?本文从营造和谐氛围、创设问题情境成、保护质疑精神、引导自主探索等方面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形成,拓展问题思维空间,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一向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而且是一个重点。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课题,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呢?这就有赖于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并能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从而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同时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创造意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8.
在学生的写作中我发现一种倾向:一说到作文要有所创新,学生往往在文章的体裁、形式上大下功夫,却很少在对事物的思考认识上用心思,而思想恰恰是一篇文章的核心。这样写出的文章虽然在外在形式上各有不同,似乎是“新”了,但读后却给人千文一面,读一篇而可知全体的感觉。这种所谓“创新”实际上是对创新的曲解。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创新写作的引导、训练时,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确,所谓写作上的创新不是表现在对文章遣词用句的外在形式改造上,而是体现在思考分析问题的多样性与发散性上,体现在文字所传达的情感认识的独特性上。说到底,写作的创新还是要回归到对学生思考分析能力,即对学生善于思考,勇于质疑,敢于求异的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上来。  相似文献   

19.
陈允禄 《新天地》2011,(10):101-101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质疑的精神,即要有“问题意识”,并通过对问题的解决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大胆改革创新,把这事传播改为能力培养,变教学为铸魂,  相似文献   

20.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近几年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紧紧围绕“问题”,在“疑”字上下功夫,以“质疑、解疑、梳疑”为主线,以“解疑”为核心,开展了“三疑”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下面谈谈笔者实施“三疑”教学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