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知识经济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关键是一个民族的整体综合素质的竞争,尤其取决于民族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构成了国家的重要战略支点.教育承担着创新启蒙的重任,学校的创新教育不同于科学家、发明家的创造发明,它是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为目的.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体,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重新发现和认识对本人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创新教育是中学教育的主旋律,近年来高考物理试题通过对试题情景的创新、试题形式的创新和试题解法的创新,有效地检验了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有力地推动了中学物理创新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1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新教育,是把创造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学校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途径,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创新教育又是以全面,充分发展学科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是适应知识化社会发展的新的教育思想.化学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自我实践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4.
传统高等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变过程中,必须对学生的地位、教育制度、教育者的角色重新审视,建立创新教育新体制。  相似文献   

5.
高校深入开展“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服务转型的重要内容。以甘肃政法大学为例,分析该校学生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对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创新创业项目培训、高校服务学生创新创业的类型以及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等的认知情况。研究发现,“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把握互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原则、打造精准化学习模式,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新世纪的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维训练,以新的理念指导语文教学,指导学生写作,要对传统的命题方式、指导方法进行改革,探索写作指导的新思路、新方法,同时要发挥好教师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下面谈一谈进行创新写作指导,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旧的教育观念要求学生在家听话当好孩子。在学校听话当好学生.在社会上听话当好同志.以至于造成学生鹦鹉学舌,照本宣科、头脑僵化、墨守成规的学习方式。在教育模式上.运用灌输的方式,把知识看成是一成不变的绝对真理。在注重灌输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创新学习方法的指导。因此,陈旧的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不改变,就无法孕育新文化,就无法用新思维来应答时代提出的新问题,就会导致民族的落后。因此教育的创新乃是根本之根本,惟有教育创新才有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8.
基于四元自主教育观的高校创新教育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创新教育体系的构建,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本文阐述了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要素,教育观念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高校、教师、学生的责任和作用:提出以学生为教育主体,重视过程的四元自主教育观,深入分析其内涵和影响,对实施办法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职院校的创新性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学生潜力的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中,创新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各种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一句话,高职院校中的创新教育是高职院校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有关组织对各国创新能力的一次调查表明,我国的创新能力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还低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需要创新教育来培养.所谓创新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掌握创新技能,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种教育.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渠道.因此,作为肩负起培养人才的教师,应该责无旁贷地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下面就总结一下笔者在近年的化学教学中尝试创新教育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创新教育引入我国以后,经历了创新教育理念提出与试验、创新教育广泛研究与探索和创新教育改革系统化发展三个重要阶段。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创新教育的广泛开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创新教育改革的思路,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该计划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哈尔滨工业大学通过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强化精英教育理念、推行研究型教学方式、促进教学与科研互动、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深化创新教育改革,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2.
徐洁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3):103-105
保罗·弗莱雷是巴西著名的教育家,其对话教育思想是一种革命性的主张。弗莱雷对传统的灌输教育提出了尖锐的批判,认为灌输教育忽视了人的意识形态这一特征,忽视了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化了教与学、教师与学生的矛盾。弗莱雷提出了对话教育思想,并阐释了其实质和实现条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践行对话教育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开发和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等。时至今日,弗莱雷的对话教育思想对我国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已成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只有适时有效地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拥有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反之,则必将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一、忽视学生创新力培养的表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轻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是以教育者为中心还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是传统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分野。一些教师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比较严重,片面地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  相似文献   

14.
韩晓晶 《新天地》2011,(12):276-276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数学作为动l练思维的体操,对培养学生以创新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创新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目标教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是指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大学教育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化活动,更易于对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培养与实施。在分析国内外高等教育创新教育基础上,提出在大学生创新教育中借鉴企业管理中的目标管理思想,构建国家创新教育、学校创新教育、学生创新教育的目标化管理模式,达到最佳的创新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6.
1创新教育的内容 所谓创新教育是不断将旧知识进行新的组合,得出新的结果的一种挖掘人的潜能、完善人的人格、提高人的素质的活动.在中学阶段是围绕着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完满学生人格的多元目标展开的.它的运作呈现:结合学科特点,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动机和态度,  相似文献   

17.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不仅仅是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普通高中新课程化学教学要求》强调探究学习、创新学习,还强调了绿色化、环保化的思想.通过利用注射器对化学实验装置进行改进,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是教育的高级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在阐释创新与创新能力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传统教育对创新教育的制约性,从主体发展和环境营造两个层面上构建内外结合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其中主体发展层面注重: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训练、创新学习能力培养、创新人格发展;环境营造层面着重:学校培养、社会支持、家庭配合。  相似文献   

19.
<正>高职院校是落实创新创业教育政策、输出实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各大高职院校如火如荼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活动。然而,高职院校目前仍然存在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导致创新创业教育难以顺利开展。因此亟需研究与学生发展相适应、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深入贯彻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0.
创新教育的顺利实施离不开美育,美育是高校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创新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结构动力学的教学中,如何将枯燥的微分方程的求解过程变为形象生动的计算机图形表达,让学生体会到图形的美学价值是非常有意义的事,通过对非线性动力系统中美的存在和主要特征的分析,利用计算机生成非线性动力系统图形,具有整齐美、相似美、对称美、奇异美等的美学特征。通过对审美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形象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