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汉字的“字”与汉语的“词”单位不一致,给人脑和电脑的理解都带来困难。汉语另外有三种可能的文本:“汉字词式书写”文本、“纯拼音词式书写”文本、“拼音夹用汉字”文本。“拼音夹用汉字”文本最有可能成为走出汉语自动理解困境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2.
“历史创造者”并没有“创造”一切历史;“历史创造者”“创造”的一切并非都有价值。历史上并不存在什么“创造者”,而只有“书写者”。正因为如此,有必要用“书写历史”来代替“创造历史”,因为“书写历史”比“创造历史”更适用于来解释历史。“书写”是中性词,故而,它就比“创造”更有可能兼容那些更丰富的历史内容和更多样化的历史观点  相似文献   

3.
不能蔑视汉语词式书写改进的接力赛;不能混淆文言文语言和文言文记录的文化;不能用“粗鄙”形容规范化和现代化的语言;不能用临时心理感受代替事物的属性;不能用自己模糊的认识来否定别人的认识;不能用人们有解决困难的能力否定词式书写;不能用没有逻辑的个性代替语言共性;不要臆造似是而非的“句式书写”概念。  相似文献   

4.
写好字是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英语专业蒙古族学生入学水平比较低,英文书写普遍不符合规范。本文分析了蒙古族英语专业学生英文书写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五四三规范书写”教学探索性实践。良好的书写习惯要以使人终身受益,同时规范书写训练也是加强学生情感、意志、心理品质培养以及身体机能训练的有效手段,可以促进学生整体...  相似文献   

5.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对宫殿的书写与颂美,明显不同于传统赋作“彰圣主之威神”的书写策略.《鲁灵光殿赋》通过对大汉开国圣史的回溯以及对鲁灵光殿所有雕刻与壁画的流观、摹写,营构、证成了鲁灵光殿的神圣空间感.岿然独存的鲁灵光殿以“圣显”( hierophany)的具体空间形式承载了文化符号,铭刻着对大汉帝国辉煌历史的记忆,成为赋家新的空间经验、新的书写“中心”.王延寿这种以“宫殿”作为神圣中心的书写转变又具现在空间的书写策略之上,颇有深入探讨的必要.本文即从空间的角度切入,通过对作者视觉经验、身体游观的条分缕析,揭示出《鲁灵光殿赋》图写的空间形式所具有的文化意涵及该赋在辞赋宫殿书写传统中的承变.  相似文献   

6.
杜预藉《左传》总结的“三体五例”说包括“发凡正例”、“新意变例”、“归趣非例”三体和“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汗”、“惩恶而劝善”五例。其中“三体”是《春秋》的书写体制,“五例”是《春秋》的书写法则,书写体制制约、规范书写法则,书写法则遵循、表现书写体制,其特定的话语言说方式和话语解读方式对中国文论...  相似文献   

7.
一、蒙古语文献和契丹语 1、“蒙古语”得以有根据的研究始于13世纪。我们将13世纪至16世纪末或17世纪初期的“蒙古语”叫做“中世纪蒙古语”,在有关“中世纪蒙古语”的资料中可以见到一些性质不同的文献,它为蒙古语的研究提供了方便。这些文献是: ①用回鹘式蒙古文书写的早期古典书面蒙古语文献。②用汉字标音记录当时蒙古语的汉字蒙古语文献。③用元世祖忽必烈皇帝1269年颁布推行的八思巴字(又名“方体字”)书写的蒙古语文献。  相似文献   

8.
古代雕版刻书或文字书写最为常见的行列格式是下行左书,但仅从书写便利的角度考察其成因,将之归因于行为习惯的结论不足以服众;从简策书写的影响方面立论,又为时已晚。作为中国书法篆刻的源头,甲骨文契刻隐藏有汉字行款成因的重要信息,“用刀乃右手”、“自右向左或由上而下执刀直冲”、“将甲骨旋转,以便取势”等刀法特点,是形成古代汉字下行左行行款的更为久远、也更为直接的成因。  相似文献   

9.
沈约《宋书·乐志》收录了一些汉魏六朝时期的“声辞合写”的乐府古辞。所谓“声辞合写”就是将歌词与虚词(有声无义)以及音乐、舞蹈术语一起记录。原本是歌词用大字书写,“声辞”用小字书写;后来大小字不分,因此,无法解读,遂成千古之谜。另外,乐工在抄录时用了若干音同、音近的别字。现在这些乐府古辞大体上已经被解读出来,这就为汉语语音史研究,提供了非常珍贵的第一手语音资料。  相似文献   

10.
于海霞 《新天地》2011,(10):69-69
在中学阶段,掌握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是十分重要的。在学习燃料电池时,学生感到最困难的也是这部分内容,尤其是负极的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所有的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都是一样的,其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也同样是有规律可循的。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一些师范学校对学生“三笔字”书写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应从提高整个民族素质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出发,切实抓好“三笔字”教学。  相似文献   

12.
“爱欲书写”是当代女性写作的一个重要题材。它的凸现象征着人性的回归 ,女性个性的解放。当代女性爱欲书写经历了举步维艰的初始阶段 ,战胜自我的“一个人的战争”阶段 ,战胜“世界”的“颠覆爱欲”阶段 ,最后到达了爱欲的“疯狂体验”阶段 ,使得“爱欲书写”走向了其负面  相似文献   

13.
高雅 《山西老年》2011,(3):14-14
见过用中文写的传统春联,但你见过用英文写的洋春联吗?有网友在微博上发了一副“洋春联”的图片,不仅全用英文书写,而且对仗工整。  相似文献   

14.
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需要思政课教师做好“经师”和“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是新时代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更高要求。打造高精尖水平思政课,需要思政课教师强化守正意识和创新意识,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启迪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培养一代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思政课教师要强化资政意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要在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上下功夫,要吸收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积极成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不断书写教育事业的壮丽篇章。  相似文献   

15.
唐判发微--略论几则涉林判词的史料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判是盛行唐代官场,用四六骈文书写的司法文书,也是应试考生科举及第之后、授官之前“覆其吏事”的重要科目。判有官场堂判、应试之判的区分,而“文理优长”、短小精干,乃所有判词必具的特征。不少官场堂判、应试之判都有值得重视的史料价值。笔者在概述唐判的一般情况之后,侧重考察五则涉及林业的应试唐判,以期弥补史乘记述之不足,深化当代人对唐代林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言意之辩”与“以注合经”是王弼诠释文本时所用的基本方法。在“言意之辩”中,王弼用“得意忘言”来调和“言尽意”与“言不尽意”间的冲突,并用“以注合经”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玄学思想。在“以注合经”中,王弼又发展出“崇本息末”、“守母存子”、“执一统众”等新的书写形式来解决文本上的冲突。借助“言意之辩”的方法和“以注合经”的文本书写形式,王弼在本体论层面上较为圆通地融合了儒道思想。  相似文献   

17.
成都方言词“采怪教”的书写形式不固定 ,大致有“采 (扯 )怪教”、“踩 (扯 )怪叫”、“踩 (扯 )怪轿”几种。本文从语法结构入手 ,对上述不同书写形式一一进行分析 ,认为“踩怪叫”、“踩 (扯 )怪轿”的书写形式有待进一步商榷  相似文献   

18.
文中将大文学分为“现实文学”与“传世文学”两大类。前者采用口语书写方式,后者采用书面语书写方式,从而避免了对“文学”的笼统模糊的认识。现实文学与传世文学不仅书写方式不同,写作动机与写作手段亦不同。  相似文献   

19.
明代乡贤传“孝”的书写形式分为两部分,即明代以前孝子的“哭亲守墓”模式与明代孝子的“现世奉养”模式。“哭亲守墓”源于晋唐正史人物传记的书写手法,“现世奉养”则是明代士人对本朝孝子的“形塑”。这两种模式被乡贤传作者整合于一本传记之中,既统一于“孝”又具有各自的时代性。《金华先民传》对浦江郑氏孝义一族的书写正是“孝”表现形式历时性变化的代表。这种“孝”书写形式的变化,通过乡贤传记的传播及其教化作用影响了明代地方乡里实践。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理解德里达及后现代文化理论的关键——文字学理论作了三方面的探讨。作者指出,德里达的书写是解构式的书写,有别于传统的书写,是“文字学”。他的文字学“生造出许多符号”,这些符号相互蕴含,具有“家族相似”的特征,它们是“非语音的象形文字”,所谓“文字学的书写”只有在“痕迹”的背景下才容易领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