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案例】:2007年2月17日,原告李菲与丈夫朱某某在日杂公司所属门市部营业。次日零时许,相邻同样经营烟花爆竹的门市部突然着火并蔓延到原告经营的门市部,致原告门市部燃烧爆炸,造成正在经营的原告及丈夫朱某某烧伤。经医院抢救,原告住院9天后出院,丈夫朱某某住院45天,经医治无效于同年4月1日死亡。2007年10月26日,人社部门作出《工伤认定决定书》,认定朱某某为工伤  相似文献   

2.
据报道,5月13日傍晚,奥美中国北京分公司员工李渊(化名)在办公室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死亡,年仅24岁。前段时间他就有些不舒服,但还在连续加班,甚至在他死后很久,他的工作QQ还挂在线上。15日,搜狐公司17173网站一位年轻员工,也因为病毒性心肌炎意外死亡。年轻白领的突然死亡,网上很多人将其归因为"过劳死"。但我国目前劳动法规中,并没有"过劳死"概念,员工的死亡、伤害,应由企业承担责任的只有工伤(包括视同工伤)和职业病  相似文献   

3.
咨询台     
第一天去上班途中遇车祸死亡,能否算因工死亡咨询台:我丈夫李某曾在一煤矿企业工作,后中断。2005年9月4日,该矿掘进组长张某问李某是否愿意再回煤矿工作,李某表示同意。9月8日,张组长打电话叫李某当天下午4点前赶到矿里。吃过午饭,李某带上工作服和入井证与其他工友一起骑摩托车向煤矿行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死亡。请问,第一天去煤矿上班的途中是否属于上班途中?李某的死亡能否按因工死亡要求赔偿?企盼给予解答。乐山沙湾读者胡秀蓉胡秀蓉读者:首先对你丈夫的不幸逝世表示慰问。来信咨询的你丈夫死亡性质认定的问题,经我们联系相关部门并查阅…  相似文献   

4.
13年前,重庆妇女董延书因家庭拮据给一家雇主当保姆,负责照顾三个小女孩.8年后,随着家庭经济好转,她辞去了保姆工作,前往在深圳工作的女儿家享清福.然而,就在她和丈夫刚到深圳几天后,前雇主家突然传来噩耗,男主人因疾病去世.董延书和丈夫立即赶回去帮其操办后事.可让董延书措手不及的是,女主人很快也突然失踪了.  相似文献   

5.
据扬子晚报网消息:2006年9月8日晚上8点多钟,30多岁的孙某骑电动车下班回家,突然连人带车摔倒。孙某随即被送往医院,经检查出现重度颅脑外伤等各种症状,后经抢救无效死亡。孙某的丈夫刘某认为妻子是在上下班途中出了事故,应当是工伤,于是到当地劳动保障局为妻子申请工伤。劳动保障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10年前我与丈夫结婚,两人均属二婚,继子女在我与丈夫结婚前就已成婚分家另过。现我丈夫去世,那么,在我生活不能自理时,能否要求继子女对我尽赡养义务?读者答:经与有关部门联系,现答复如下:我国民法通则所确立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民事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即对等原则。权利与义务的双方当事人,享受权利时相应地产生了必须履行的义务,反之亦然。继子女对继父母的赡养关系,当然也适用  相似文献   

7.
焦瑞芹是1974年4月结的婚。婚后一年半,丈夫在工作中受重伤住院。当时他们的儿子才两个月,她整天家里、医院来回跑。由于伤势较重,丈夫瘫痪了。试想: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突然瘫痪在床,会是怎样的心情!我想,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得到。当时,丈夫的心情低落到极点,不由产生轻生的念头。看着丈夫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折磨,焦瑞芹心如刀割。她该怎么办?在当时,对于一个女人来说,丈夫倒下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厦将倾,她的生活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她该如何面对。焦瑞芹哭了--命运为什么会对她如此苛刻;无情地将她与爱人的美好憧憬给撕破;让一个老实、憨厚、任劳任怨的人经受折磨;让这个原本不堪的家雪上加霜……她曾无数次地在心里渴求着:谁能告诉她该怎么办?谁能帮助她?看看身边无助的绝望的爱人,亲亲怀里的孩子,她找到了答案。“我知道你心里难受,我也一样。经过这一年多的相处,你已经成为我的依赖,有你在我什么都不怕。你放心,无论发生什么我绝对不会离开你!”于是,她打起精神,竭尽所能照顾丈夫。在当时,根本谈不上什么补品,吃上细粮就算是营养品了。为了给丈夫增加营养,在她丈夫住院的半年里,她没吃过一口细粮,把每人每月只供应的五斤细粮全都给攒了下来留给丈夫。她的一举一动无不让病床上的丈夫感动不已。她是搞土建的,干的都是力气活,下班走回家后也得不到休息,又是挑水、劈柴、又是洗衣服看孩子,到了晚上她把被子铺好,总是先把丈夫安顿下来,再哄孩子睡觉,孩子睡着后,还要给丈夫按摩双腿,有时半夜起来还得给丈夫接尿。丈夫的病情时好时坏,经常住院,她又得家里、医院、单位的三面跑。正是她不离不弃的精心照料、呵护,丈夫恢复得不错,基本可以自理,旁人看到无不惊奇地问:老楚你怎么好得这么快啊?其实大家都知道,因为她有一个好媳妇。在她二十年的精心照料下,丈夫终于离开了轮椅,重新站起来,他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孩子他妈,我根本活不到今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寒来暑往,焦瑞芹一直坚守着自己的那份爱,不仅为自己的爱人,更无私地奉献给亲人和友人。  相似文献   

8.
<正>问:我是一家公司的模具生产工,所操作的机器早已过了检修周期,甚至已经不时会出现一些小故障,但由于生产任务紧张,加之没有备用设备,公司一直让我继续使用。四个月前,我在工作中被突然脱落的飞轮击中右臂,导致七级伤残。而飞轮脱落是由于固定螺丝磨损严重,没有及时更换所致。事后,公司向我赔偿了医疗费用、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但就我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请求,公司却断然拒绝,理由是其支付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中含有精神损害性质,且《工伤保险条例》并没有规定精神损害抚慰金这一赔偿项目。请问:公司的观点对吗?  相似文献   

9.
争议焦点:职工因工外出期间突发疾病死亡,其性质能否认定为视同工伤死亡. 姚某妻子认为,丈夫是受单位指派到某市联系业务,因工外出期间突发疾病死亡,应当认定为视同工伤.用人单位则认为,姚某虽然因工外出工作,但其死亡是在休息时间突发疾病所致,不应认定为视同工伤.  相似文献   

10.
李桂茹 《新劳动》2002,(17):44-46
山东女子易方的丈夫孙永,在深圳当律师期间和二奶生了双胞胎。易方从家乡来到深圳,化装跟踪丈夫,历尽了千辛万苦,获得了丈夫和第三者生了双胞胎的证据。就在易方向法院起诉、追究孙永和第三者重婚罪的时候,孙永却销声匿迹了。易方打定主意一定要找到丈夫。她辞掉原来的工作,把儿子扔在家乡,只身一人到深圳打工……  相似文献   

11.
健康顾问     
血压必须认真服药 高血压是人类健康的最大“杀手”.它通常是悄无声息地发展,然后突然暴发,甚至导致死亡,令人防不胜防。我国约有高血压患1.2亿人,这一群体呈现出“三高”和“三低”的特点,即患病率高、死亡率高、残疾率高和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有效控制率低。  相似文献   

12.
我叫王清兰,今年35岁。多年来,我和丈夫一直在北川县城打拼,梦想成就一番自己的事业,然而,去年“5·12”那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顷刻间使我一无所有。  相似文献   

13.
谭德云 《劳动世界》2016,(25):70-70
早晨打扫卫生,我突然被电视上一个惊喜而兴奋的声音吸引:“58秒95?哈?我以为是59秒?哈?我有这么快!?我很满意!”“你觉得今天你有保留吗?!”“没有保留!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啦!”  相似文献   

14.
咨询台:我是一家企业的推销员.刚进企业时与企业签订了三年期的劳动合同。该合同期满时,我正在企业驻外省的一办事处当驻地代理商。由于当时双方都未提及和企业续签劳动合同的问题,就这样一直干了近半年。这时企业突然裁员,我被裁了下来.于是我提出了没有续签劳动合同这段时间应付我双倍工资的问题。企业以已在企业大门口贴出告示并在互联网上发布公告.要求员工到公司续签劳动合同.我没去续签后果应当由我自负。而我在外地工作既看不到企业大门上的告示.更不知道互联网上的公告,凭什么要我承担责任呢?我要求补发双倍工资不合理吗?  相似文献   

15.
案情简介 申请人夏某的丈夫周某在被申请人某煤矿三号井内作业时负伤,经医治无效死亡.事故发生后,在矿主要负责人主持下,夏某与租赁人汪某签了一份<关于周某死亡事故处理协议>:"周某的一切费用由汪某全部承担,某煤矿不承担任何责任".汪某出外打工至今未归,而某煤矿又置之不理,致使夏某母子3人无法生活,迫于无奈向县仲裁委请求依法裁决,享受工亡待遇.  相似文献   

16.
咨询台:我是成都某天然气化工公司的员工,今年44岁,按照公司与我签订的劳动合同,我一直在库房担任库管员,不久前,我突然得到公司通知,被调到化验分析室工作,不再担任库管员。我虽不愿意,却又害怕丢了工作.只好很不情愿地去新部门上班,由于业务不熟只能打打杂.换岗后头一个月我领到的工资就比以前少了许多,我向公司人力资凉部反映,  相似文献   

17.
案例     
正上班突发疾病,下班后病情加重抢救无效死亡,能否认定为视同工伤死亡案情简介2013年5月6日15时,某自来水公司职工谭某在巡查管网中身感不适,在同事陪伴下到药店购药,并坚持上班。晚上19点左右其下班回家,21点左右突然在家中昏倒,经抢救无效  相似文献   

18.
出国旅游需证明"我妈是我妈";出生证明丢失孩子要上学需证明"我爸是我爸";父子转账5万美元需证明"我儿是我儿";夫妻闹离婚妻子需证明"与丈夫常常吵架"……令人啼笑皆非的"奇葩证明"层出不穷,让群众无奈,让总理痛斥.  相似文献   

19.
正案情简介案情简介某服饰有限公司职工楼某,2011年7月8日10时左右在包装车间工作台边因病突然昏倒,送往医院诊断检查为继发性脑出血。7月9日11时左右医疗专家会诊楼某己处于死亡状态,楼某妻子同亲属协商后同意不再继续抢救。楼某近亲属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要求认定为视同工伤死亡。争议焦点楼某经医疗专家会诊无救治希望,其近亲属"放弃"抢救,其死亡性质能否认定为视同工伤死亡。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一个职场人工作时间长了总会有厌烦的情绪,我不知道那些工作狂或热爱工作的人有没有?反正我是有的,这好比就像吃蜂蜜一样,吃多了也会有腻的时候。人一有了情绪就容易产生一些异常,比如产生抵触心理。职场上,人们把抵触心理当做一剂毒药,因为你一旦有了对上司或同事有了抵触心理,你将会通过你的言行表现出来,而这种情感的外露会让别人感受到的。一旦被人感受了,大家都会远离你,让你陷入一种孤立无援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