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典的具有女性独立反抗意识的文本《简·爱》,主人公简爱形象被认为是一个要求平等独立的新型女性。而作品中的疯女人这一角色常常被忽略视为简的陪衬物,甚至被视为"贵族社会的一种象征"。而疯女人伯莎是一个进行复仇的大胆的抗争女子;同时伯莎是男权社会中另一个被压抑的简爱,是简爱的内心世界或者说是她性格的另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2.
小说《简爱》自19世纪问世以来一直备受各国读者推崇。主人公简爱是一位勇于追求自由、平等和公正的女性。在她的一生中遇到了很多的磨难和痛苦。当她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她总会做出明智的选择。不管她有如何的遭遇,不管她身处何方,她总是与这个不公的社会做斗争。她从未放弃追求自由、独立、平等和真爱。梅森伯莎,小说中的另一个女性,一个疯子。这个可怜的女人被无情的关在阴暗、肮脏的阁楼里,没有爱,没有自由。她通过极端的方式反抗这个残酷的世界,牙齿和尖刀都是她的工具,她是男权社会中另一个被压抑的简爱。她们都是男性压迫的反抗者,又同时是男权主义的牺牲品,其命运归宿是一致的。她们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伯莎是潜意识里的简,她的行为反映了简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3.
小说《简爱》自19世纪问世以来一直备受各国读者推崇。主人公简爱是一位勇于追求自由、平等和公正的女性。在她的一生中遇到了很多的磨难和痛苦。当她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她总会做出明智的选择。不管她有如何的遭遇,不管她身处何方,她总是与这个不公的社会做斗争。她从未放弃追求自由、独立、平等和真爱。梅森伯莎,小说中的另一个女性,一个疯子。这个可怜的女人被无情的关在阴暗、肮脏的阁楼里,没有爱,没有自由。她通过极端的方式反抗这个残酷的世界,牙齿和尖刀都是她的工具,她是男权社会中另一个被压抑的简爱。她们都是男性压迫的反抗者,又同时是男权主义的牺牲品,其命运归宿是一致的。她们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伯莎是潜意识里的简,她的行为反映了简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4.
小说《简爱》中的简爱与疯女人的人生态度是下层女性形象的意识与潜意识的艺术符号。这个艺术符号不是关于性别问题,而是社会阶级问题,尤其是社会阶级调和理想的诗性说明。它不但作为一面镜子生动地反映了一个下层女性形象的欢欣与痛苦、生存与死亡,而且通过女性的声音,表达了关于社会人生、历史发展的深刻见解。  相似文献   

5.
"阁楼上的疯女人"伯莎.梅森原本是小说《简·爱》里的一个毫不引人注目的人物,可是随着女性主义的发展,"她"却逐渐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名词,一个遭受父权制社会男性迫害的广大妇女的代名词。1964年,美国当代文坛巨匠索尔.贝娄一反传统男强/女弱的二元对立人物塑造模式,在他的小说《赫索格》中塑造了一个饱受女人欺压的"疯男人"形象。贝娄在小说中通过颠覆阁楼上的疯女人的故事灵巧机智地表达了他对美国六十年代女性主义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的焦虑和关注。他担心女性主义可能会走向人类社会的另一个极端,即用母权制社会取代父权制社会,从而反过来让女性压迫、统治男性。  相似文献   

6.
从《简·爱》中的伯莎到《雷雨》里的繁漪,疯女人逐渐走下了紧锁的阁楼,在窒息的男权社会里争取话语的主动权。相同的命运遭际,不同的反抗形式,历经一个世纪后的疯女人,在夹缝中蜕变,在蜕变中成长。她们的蜕变,揭示了女性意识由"他者"到"自我",从蒙昧到觉醒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7.
"疯女人"伯莎被《简·爱》的文本语境中的男权社会秩序和殖民话语权威树立为失语的"他者"。《藻海无边》以多重声音叙事模式,赋予了"疯女人"话语权,重构了"疯女人"的历史和疯癫原因。《最后旅程》突破性地将"疯女人"作为男权文化中自我追求难以实现的女性的集体象征,作者为"疯女人"规划了出路,但是文本对"泛性论"的滥用和男性文本话语强权成为败笔。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伯莎和繁漪两个"疯女人"的婚姻、"楼上"的囚禁、复仇烈火的比较,探询了"疯女人"生命轨迹,分析得出了"疯女人"的发疯原因,认为伯莎和繁漪"发疯",其实就是对于所属阶级和父权制现存统治秩序的反抗与嘲弄。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部英国早期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形象而又生动地塑造了一位敢于为正义、平等、人格尊严独立而与生活困境、社会歧视及男权主义进行坚决斗争的女性形象。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对主人公简爱不屈服命运,追求独立自由精神的描述,在读者面前呈现了一个自卑、不美、矮小的女孩成长为一个自强、自信的女性的蜕变历程。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部英国早期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形象而又生动地塑造了一位敢于为正义、平等、人格尊严独立而与生活困境、社会歧视及男权主义进行坚决斗争的女性形象。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对主人公简爱不屈服命运,追求独立自由精神的描述,在读者面前呈现了一个自卑、不美、矮小的女孩成长为一个自强、自信的女性的蜕变历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两个方面对疯女人伯莎形象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形象的表层意义是构成简·爱与罗切斯特结婚的障碍;其深层意义是伯莎作为一个不幸的女人、弃妇的代表,同简·爱一起,向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发起攻击,由此也使男主人公罗切斯特的形象得以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12.
“疯女人”一直是众多女性作家所钟爱和关注的形象。英美女性文学的疯女人形象从《简·爱》的伯莎·梅森到《黄色墙纸》的“我”再到《秀拉》的秀拉,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中,经历了被禁锢的“阁楼上的疯女人”、奋力解除禁锢“从黄墙纸后爬出来的疯女人”和不屈不挠将“疯狂”进行到底的疯女人三个阶段。疯女人所走过的从被禁锢到完全独立,从“他者”到“自我”的“疯狂”之路,正是女性自我意识由混沌到觉醒、由蒙昧到成熟的发展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3.
《简爱》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女性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不朽之作。以女主人公简爱的经历为主线,讲述了一个坚强,独立,自尊与自信的女性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位值得赞美,歌颂的女教师形象。文章讨论了简爱的反抗意识,集中反映在她为自由,平等,独立和女性尊重而战。在盖茨黑德,简爱由顺从到为生存而战,在劳渥德,她为女性尊重和平等而战,也为拥有平等爱而战。最后她赢得了罗切斯特的爱,过着幸福的生活。简爱的性格发展反映了维多利亚时期女性为获得自由和平等的梦想,与此同时,她为以后的女权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藻海无边》续写了《简·爱》中被幽禁在阁楼上的疯女人伯莎的故事。本文试图通过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文本视域,对《藻海无边》中女性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予以阐释,指出小说中女性的命运与土地的命运具有"复杂的关系",透视男性的行为模式如何影响父权体制下女性与自然同被宰制的命运。生态女性主义批评为解读该小说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阁楼上的疯女人伯莎和出没于森林里的巫婆希宾斯夫人的形象以及勃朗特和霍桑在处理疯女人问题上的态度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两位作家性别身份的不同以及时代背景的不同造成了勃朗特的局限性和霍桑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6.
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简爱》成功地塑造了一位生而不幸却又敢于与命运抗争的极富个性的"女英雄"式的人物。小说以四个生活场景展示了简爱反抗性格的萌芽、产生、发展和高潮四个阶段。作者通过简爱坎坷的经历宣扬了自己的社会主张,揭示了一个同时代的人们常常忽视的问题——女性问题,揭开了女性文学的新篇章,为女性争取平等、自由吹响了第一声号角,也为我们提供了无尽的话题,《简爱》是永恒的。  相似文献   

17.
简爱是一位通俗与高雅兼容的女性形象。自《简爱》问世以来,简爱的魅力就一直不衰,秘密就在于她追求独立与自强,在于她执着的维护个人的身份与尊严,在于她不懈地争取两性之间的平等,以及谋求两性之间的真正融合。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各地的父权制社会中,"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激起了轰轰烈烈的女性解放运动.许多文学作品塑造了种种具有抗争精神的女性形象.<简·爱>中的女主角简爱(Jane Eyre)一生中都在为自由、平等、独立和爱情而抗争,她具有超越女性传统性格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简爱是一位通俗与高雅兼容的女性形象。自《简爱》问世以来,简爱的魅力就一直不衰,秘密就在于她追求独立与自强,在于她执着的维护个人的身份与尊严,在于她不懈地争取两性之间的平等,以及谋求两性之间的真正融合。  相似文献   

20.
现代女性文学批评的独特价值及审美衍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女性文学批评是新文学史上一种独特的现象。它是泛指对女性文学的所有批评,而非狭义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现代女性文学批评是把“发现”被主流文学批评曾经掩盖了的另一半历史的真实、构筑女性美学体系作为最高理论指向。现代女性文学批评自把女性文学视为“值得被研习的艺术”时起,经历了三个历史层面的审美衍进:一、作为方法论意义上的一个新颖的研究角度;二、挖掘被传统的主流文学批评所掩盖了的原本就存在着的女性文学传统;三、确立女性文学独特的审美标准,构筑女性美学独立的审美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