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贾宁 《社区》2013,(21):52-53
与自信相对应的是自卑。自卑是一种自己觉得低人一等的惭愧、羞怯、畏缩甚至灰心的复杂情感。有自卑感的人,轻视自己,认为无法赶上别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自卑之中,他就选择了一条痛苦的人生之路;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自信之中,他就学会了快乐地生活。  相似文献   

2.
江丹妮 《社区》2012,(12):40
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活泼开朗、自信大方,但并非所有的孩子都能做到。有的孩子会比较内向、腼腆,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比较孤僻,在幼儿园也不敢举手回答问题,稍有不顺就大哭,这些都是胆怯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江丹妮 《社区》2012,(18):40-40
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活泼开朗、自信大方,但并非所有的孩子都能做到。有的孩子会比较内向、腼腆,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比较孤僻,在幼儿园也不敢举手回答问题,稍有不顺就大哭,这些都是胆陡的表现。对于孩子的胆怯心理,幼教专家表示,家长要多鼓励孩子,还要给孩子更多的尝试机会,不要在孩子一遇到挫折时就代劳。  相似文献   

4.
给孩子什么环境?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充满自信。嘉许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爱人爱己。接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胸广大。认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掌握目标。分享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维护正义真理。安定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信任自己,信任他人。友善...  相似文献   

5.
自信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支柱,也是良好心理素质的标志。儿童自信心的培养对其一生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其中最重要的方法是鼓励孩子相信自己。  相似文献   

6.
江南 《社区》2012,(2):37
女儿出生后,我有初为人父的喜悦,有缺乏经验的忧虑,但也有着天下父母同一个心愿,那就是愿女儿茁壮成长。随着女儿慢慢长大,我觉得,要注重让孩子赢在终点。俗话说,笑到最后才是笑得最好。面临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如何才能让孩子从容面对,在他长大成人后靠自己的努力,为自己生存、生活构建一个良好环境?如何才能让孩子坚韧自强,不被生活、困难所压倒,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打造出自己的灿烂人生?在我的意识中,孩子要赢在终点,从小就要有爱心、有亲情感、自信、乐观、勤劳……  相似文献   

7.
江南 《社区》2012,(3):37-37
女儿出生后,我有初为人父的喜悦,有缺乏经验的忧虑,但也有着天下父母同一个心愿,那就是愿女儿茁壮成长。随着女儿慢慢长大,我觉得,要注重让孩子赢在终点。俗话说,笑到最后才是笑得最好。面临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如何才能让孩子从容面对,在他长大成人后靠自己的努力,为自己生存、生活构建一个良好环境?如何才能让孩子坚韧自强,不被生活、困难所压倒,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打造出自己的灿烂人生?在我的意识中,孩子要赢在终点,从小就要有勃心、有亲情感、自信、乐观、  相似文献   

8.
言咏 《今日南国》2007,(22):33-36
当一代独生子女开始当上父母之后,他们和孩子的爷爷奶奶们都发现,他们当中不少人竟然"会生,不会养"了。他们变得很不自信:自己到底会不会科学地、高水平地爱孩子?人们失去了育儿的平常之心,也失去了育儿的从容不迫。  相似文献   

9.
如何与子女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可以说是父母 们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功"了。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是 一种双向的情感和信息交流。孩子只有在这种平等交流 中,才会打开自己的心灵窗户,才会感受到自己是真正 被父母所理解的,才能在心理上得到应有的满足和积极 发展,才能焕发出主动向上的精神。 美国心理学家柏顿·怀特指出:父母的教养态度,对 培养健康、自信、有创造力的孩子关系重大。在孩子身 上投资多少时间与金钱,送孩子上什么样的学校,以及 为人父母具有怎样的学历……都不是最重要的。唯有让 孩子感到被重视,并让他们了然于心,这才是关键所在。 而要让孩子能有此感受,沟通便是基础。 与孩子沟通有什么原则与方法吗?以下两个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也许会对家长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多次提及"自信"问题:一是德国人对德国现存专制制度的自信,二是黑格尔对自己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的自信,三是资产阶级对自己所从事的政治解放道路的自信。马克思正是通过对这三个"自信"的批判,以"高卢雄鸡的高鸣"这一借喻向世界昭示了对无产阶级所从事的人类解放道路、理论以及制度的自信。而在对无产阶级人类解放道路、理论以及制度自信中,又蕴含着人类解放的共同体伦理精神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提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我们将不断增强自己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其中,理论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理论自信并非深奥的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可以从回忆中、实践中和实际生活中真实感受到的现实话题。实事求是是理论自信的精髓,以人为本是理论自信的价值取向,改革开放是理论自信的方法论原则,中国特色是理论自信的现实形式,"五位一体"建设是理论自信的实践导向。  相似文献   

12.
随着离婚现象越来越普遍,由离婚而引起的家庭教育问题也随之凸显。离异家庭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引起父母的重视。离异家庭的家庭教育要从心理调适、行为教育、社会教育、兴趣教育等方面,帮助孩子重新塑造自信、坚强性格,使孩子自信有爱行为规范、兴趣广泛、敢于面对挫折,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成才与就业》2017,(6):60-61
“自信的人,从来都不必优秀或者完美,真正的自信源于无条件地自我接纳。”每个人部是不完美的,也许因为不善交际,也许因为容貌,也许因为还不够聪明……所以我们每个人都不必苛求自己完全优秀,学会自信,学会爱自己真实的样子,认可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和存在就足够了。  相似文献   

14.
自信,是对自己、对生活、对工作的一种态度和热情。记住,永远都不要认为自己不行。自信的同时,要认清自己的实力;坚定的同时,要学会辨别方向。  相似文献   

15.
现在对培育孩子感到苦恼、失去自信的父母正在增加。参加育儿讨论的母亲们诉说着孩子虽然很可爱,可培育孩子却是件烦事儿。她们对育儿不仅丧失了自信,而且还很焦虑。 作为慈爱的象征和能包容一切的温暖,母亲向来被喻为“大地”和“海洋”。可是近来却常常见到对培育孩子感到困惑,为此叫苦,甚至偶尔对孩子作出轻率言行的母亲,这样一来,孩子要得到大地般的安全感是困难的。近来的母亲常被指责为“丧失了母性”。但我认为,把对育儿感到困惑的母亲指责为“丧失了母性”是不妥当的,我想指出的是:如此的母亲观在社会上的蔓延才是逼迫母…  相似文献   

16.
现在的孩子小学毕业后,虽然是按规定电脑排名就近升中学,但实际上,有不少家长和孩子都愿意上知名度高一点的学校。那些家长认为多花点钱让孩子上个好学校,在学习上会有很大好处,而且即便孩子学习不好,对孩子也是个交代。孩子本身也愿意上好学校,能够增强自信心、自尊心。所以,每年在小学毕业  相似文献   

17.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儿童缺乏自信心主要是由于家长过度溺爱、过于严厉、过高期望等因素造成的。在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上,家长要营造民主型家庭的氛围,把孩子看作是独立的人,尊重孩子。幼儿园和家长合作,坚持各项原则,运用正确的方法,为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创设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最近,美国州一级评选出来的优秀教师在家庭教育方面向家长提出了以下十条建议: 1、尽量多表扬孩子。孩子具有一定的自信  相似文献   

19.
伏明霞又怀孕了,会在奥运年里生下自己的第三个孩子。当初,伏明霞的嫁颇具争议,她是23岁的跳水女皇,且年轻貌美;他是50岁的香港财政司司长,有才有钱有权有身份有地位。这样的结合,有说伏明霞是“下嫁”,也有说是“高攀”。但无论是怎样的说法,她嫁了,带着冠军领奖台上自信而知足的笑容。  相似文献   

20.
自信的概念、心理机制与功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学领域中有关自信的系统研究并不多见。该文尝试用系统分析的观点提出了自信概念 :自信是一个多维度的心理系统 ,是个体对自己的正面肯定和积极确认程度。自信是通过对认知过程、动机过程及身心反应过程等若干中介过程的调节实现其主体作用机制的。自信对个体行为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当前 ,自信研究在人才选拔与培养、健康人格塑造及具体教育实践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